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追溯与死亡——从叙述手法看《伊利亚特》的悲悯关怀

发布时间:2017-08-20 20:35

  本文关键词:追溯与死亡——从叙述手法看《伊利亚特》的悲悯关怀


  更多相关文章: 追溯 《伊利亚特》 悲悯


【摘要】:在《伊利亚特》中,追溯是频繁出现的叙述手法,其中一类是沉痛、衷婉的回顾,主要包括对阵亡者身份背景或经历的介绍,以及对女性身世经历的追忆。作为对过去的回顾,追溯在今昔之间、战争与和平之间、生与死之间构成的鲜明对比,显示着当下的死亡对当事者各自生命历程的截断或改变。正是在这一层面,表面充满厮杀的《伊利亚特》展现出它的悲悯关怀。
【作者单位】: 广东金融学院;
【关键词】追溯 《伊利亚特》 悲悯
【分类号】:I545.072
【正文快照】: 在《伊利亚特》中,追溯是频繁出现的叙述手法,我们可以大致将其定义为对过去发生的事件、情境的回顾与交代。它通常用来介绍当事人的宗谱、家世背景以及个人经历。根据追溯的情感色彩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自豪的夸耀,往往是英雄对宗谱家世、先辈事迹的介绍,或回顾自身早年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西蒙娜·薇依;吴雅凌;;《伊利亚特》,或力量之诗[J];上海文化;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万华;;创作:跨越政治、历史的“分水岭”——对1949年前后中国文学转型的一种考察[J];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2 葛体标;;薇依论世界之美[J];基督教文化学刊;2013年01期

3 黄万华;;“人的文学”和“自由的文学”——论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传统[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广泽;《伊利亚特》价值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周弘;;论《伊利亚特》情节和性格中的必然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高峰;;史诗《伊利亚特》审美移情显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4 陈戎女;;《伊利亚特》中的女性[J];求是学刊;2008年03期

5 陈昶;李惠;;浅析《伊利亚特》的语言特色[J];文学教育(上);2008年07期

6 徐少邱;;论《伊利亚特》宗教祭祀中的神话精神[J];电影文学;2009年10期

7 蔺学才;;命运的创造、天神的杰作——解读《伊利亚特》的死亡主题[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8 张程;;从《伊利亚特》看古希腊社会生活图景[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9期

9 陈娴;;从《伊利亚特》和《左传》看中西古代战争文化之异同[J];江汉论坛;2011年04期

10 西蒙娜·薇依;吴雅凌;;《伊利亚特》,或力量之诗[J];上海文化;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道格拉斯·凯恩斯 爱丁堡大学 译者 吕厚量;《伊利亚特》中的自我与社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青年评论家 张定浩;一个诗人也就是一个翻译者[N];文学报;2014年

3 李晓兵 查尔斯·希尔;政治家为什么要读经典[N];中华读书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马兰;当代中国《伊利亚特》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明星;评《伊利亚特》第一卷中的“多重愤怒”问题[D];浙江大学;2008年

3 那日苏;《伊利亚特》与《江格尔》战争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商笑野;迪恩·海默的《伊利亚特》政治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5 周弘;《伊利亚特》和《诗经》中战争诗比较[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蔚;论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正义观及其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7 高峰;《江格尔》与《伊利亚特》审美比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8 扎西才让;史诗比较[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08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708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1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