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大屠杀记忆与创伤书写:“第二代”叙事与以色列人的身份认同

发布时间:2017-08-21 13:37

  本文关键词:大屠杀记忆与创伤书写:“第二代”叙事与以色列人的身份认同


  更多相关文章: 大屠杀叙事 第二代 集体记忆 幸存者 身份认同


【摘要】:二战结束后的七十年里,大屠杀一直在以色列的社会政治生活与公共话语中占据着中心位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第二代"叙事文学逐渐发展起来。其创作队伍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首先是大屠杀幸存者的后代,或者说大屠杀"第二代";其次是父母并非幸存者的作家,但本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大屠杀给以色列社会和个人心理带来的冲击,于是选择"第二代"体验为描写对象。他们都经历了以色列国家重建大屠杀历史与大屠杀记忆的过程,并把大屠杀历史与记忆融入到个人身份的建构之中。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关键词】大屠杀叙事 第二代 集体记忆 幸存者 身份认同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希伯来叙事与民族认同研究”(14BWW024)
【分类号】:I382.074
【正文快照】: “第二代”(the Second Generation)指的是大屠杀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意指大屠杀幸存者的子女。这一术语最早见于反映幸存者在经历创伤后处于紧张状态并对其子女产生影响的心理文学中,用于形容与幸存者及其家人相关的心理治疗;但后来也逐渐用于与不需心理咨询的大屠杀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钟志清;;身份与记忆:论希伯来语大屠杀文学中的英雄主义[J];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04期

2 钟志清;;“艾赫曼审判”与以色列人对大屠杀的记忆 ——读阿伦特《艾赫曼在耶路撒冷》[J];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特约撰稿人 钟志清;[N];中华读书报;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顺春;;E.L.多克托罗小说《上帝之城》中的大屠杀后意识[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2 沈杏培;姜瑜;;奥斯维辛叙事视域下本土小说的文革叙事反思——当代小说文革叙事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比较文学;201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汪舒明;大屠杀记忆和美国外交[D];复旦大学;2011年

2 沈杏培;小说中的“文革”[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黄文凯;奥斯维辛幸存者文学书写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艾仁贵;“马萨达神话”的建构与解构[D];南京大学;2011年

2 穰宁;人就是人的生活[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钟志清;;旧式犹太人与新型希伯来人[J];读书;2007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公民1776;;《羚羊战略》:乌合之众的大屠杀[J];学习博览;2011年01期

2 王艳慧;;《战后》对大屠杀受害者形象的颠覆[J];学理论;2010年14期

3 阙诗涛;;从《罗莎》和《二手烟》看大屠杀后遗症[J];鸡西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4 李顺春;;E·L·多克托罗小说中的大屠杀后意识与犹太性[J];当代外语研究;2013年06期

5 吴晓东;“记忆的暗杀者”[J];读书;2000年07期

6 宋飞焱;美国“大屠杀后意识”小说散论[J];北方论丛;2003年06期

7 古力;;14岁女孩纳粹大屠杀日记首度披露经历催人泪下[J];新世纪文学选刊(上半月);2007年08期

8 王丽艳;;E·L·多克托罗笔下的犹太大屠杀[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3年02期

9 陶家俊;;耶鲁派大屠杀创伤研究论析[J];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04期

10 李顺春;;论E.L.多克托罗小说中的“大屠杀后意识”[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特约撰稿人 钟志清;写作是了解人生的一种方式[N];中华读书报;2010年

2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汪海;见证的危机与奥斯维辛后的文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钟志清;“艾赫曼审判”:以色列文学重建大屠杀记忆的转折点[N];文艺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越;身份与写作——德语国家年轻一代犹太裔作家叙事作品研究[D];北京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钰;善与恶:《白色旅馆》对于大屠杀的后现代主义反思[D];兰州大学;2010年

2 蔡玉文;去神话与“另一种”记忆中的“大屠杀”[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7132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7132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4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