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富芦花《不如归》的东方文化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德富芦花《不如归》的东方文化学研究
【摘要】:《不如归》是日本近代作家德富芦花的代表作,因其被视作明治时期的大众小说,极少受纯文学研究关注。小说创作中包含作者精心设计的各种机关,解开其构造有助于加深对小说的理解。从"不如归"与"月"两个意象入手重新进行解读,发现小说的创作与审美皆离不开东方文学的滋养。把握好此点,可更深入理解这部小说脍炙人口的原因。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
【关键词】: 德富芦花 不如归 月
【分类号】:I313.074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不如归》(简称《不》)是日本近代作家德富芦花(原名德富健次郎)的处女作兼成名作。小说一经出版,好评如潮,九年内重版百次,成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与尾崎红叶《金色夜叉》齐名的名著。小说讲述甲午战争时期,遭受封建家庭阻碍以及结核病所困的片冈浪子与丈夫川岛武男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楚永娟;;生命的挽歌——《孔雀东南飞》和《不如归》的婚姻悲剧比较[J];名作欣赏;2010年1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文瑜;日本近代小说《不如归》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雯;;历史与人:鲁迅小说的两个关键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王爱英;外国文学活动中身心疾病的影响与表达[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张春田;;民族·主义·文学——评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6年04期
4 张志梅;;鲁迅式“疾病符码”的解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程诺;;仙子何为——《彼得·潘》中的仙子“叮叮铃”形象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6 邓丹;陈芝国;;陆志韦新诗节奏试验综论[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7 张宏;;从文化政治看鲁迅笔下的“乡土中国”[J];创作评谭;2005年10期
8 姜燕;程诺;;《边城》的自然景物描写与古典和谐美[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徐杨;;发现“第三者”:中国现代文学婚恋叙事片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李卫涛;;中国现代视野中“自然”的发生和“自然之死”——以五四时期郭沫若的“自然”观念为例[J];当代文坛;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彬彬;;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杂论[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冯雷;;“佳期已过”的记录与慨叹——论王夫刚的诗[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王夫刚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宗先鸿;;《爱弥儿》的传入及对中国近现代作家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4 谭以诺;;後a鱾
的屒本主┏鞘,
本文编号:713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713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