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论西娅女性空间的成长—《云雀之歌》空间批评解读

发布时间:2017-08-28 20:00

  本文关键词:论西娅女性空间的成长—《云雀之歌》空间批评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威拉·凯瑟 《云雀之歌》 空间理论 女性空间 空间拓展


【摘要】:威拉·凯瑟(Willa Cather,1873—1947)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她的早期作品主要书写美国西部边疆的拓荒生活,以及欧洲移民的生存困境和奋斗历史,其作品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云雀之歌》是威拉·凯瑟最长的一部小说,亦是她最具自传性的一部作品。小说描述了年轻的小镇姑娘西娅经历种种挫折后,最终踏上了艺术成功的道路。国内外对这部小说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生态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女性成长主题研究、原型理论、性别研究等方面,而空间批评视角下的研究相当少。本文运用空间批评理论对小说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旨在揭示出阻碍女性空间拓展的因素,以及拓展女性自我空间的途径,具有一定新意。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论部分介绍威拉·凯瑟的生平和作品《云雀之歌》的主要内容,当今国内外学者对威拉·凯瑟及其小说《云雀之歌》的研究现状,相关理论和论文结构;第二章从月石镇和芝加哥这两个重要的物理空间这一层面来讲,主要包括物理空间的变化,以及空间变化给女性带来的影响;第三章详细分析了《云雀之歌》中西娅的社会空间的拓展,从性别空间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阻碍女性社会空间拓展的意识形态,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因素以及女性如何突破传统家庭空间的束缚;第四章进一步分析《云雀之歌》中西娅心理空间的成长,主要包括在不同空间的生存体验下女性心理空间的成长,如身份的焦虑,艺术的顿悟,寻根的情怀等;最后结论部分对运用空间批评解读《云雀之歌》中西娅女性空间的拓展进行总结。本文运用空间理论的相关知识对《云雀之歌》这部作品进行解读,探讨文本中西娅这个虚拟的女性人物的空间的拓展,映射出文本外现实中的女性所面临的空间问题,旨在揭露父权制社会下传统女性的狭隘的生存空间,并呼吁女性冲破传统的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领域,获得精神的解放和自由,实现自我价值,为后来的研究者们提供一个研究方向。
【关键词】:威拉·凯瑟 《云雀之歌》 空间理论 女性空间 空间拓展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5-6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1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1-28
  • 1.1 Willa Cather and The Song of the Lark11-13
  • 1.1.1 About Willa Cather11-12
  • 1.1.2 About The Song of the Lark12-13
  • 1.2 Literature Review13-18
  • 1.2.1 Foreign Studies13-14
  • 1.2.2 Domestic Studies14-18
  • 1.3 Related Theories18-26
  • 1.4 Thesis Statement26-28
  • Chapter 2 The Shift of Physical Space28-38
  • 2.1 The Small Town—Moonstone28-34
  • 2.1.1 Class Division of the Town28-29
  • 2.1.2 Escape to Natural Landscape—Sand Hills29-30
  • 2.1.3 Longing for a Room of Her Own30-32
  • 2.1.4 Yearn for Mexican Village32-34
  • 2.2 The Big City—Chicago34-38
  • 2.2.1 Accommodation Space34-35
  • 2.2.2 Studying Space35-36
  • 2.2.3 Daily-life Space36-38
  • Chapter 3 The Expansion of Social Space38-63
  • 3.1 The Expansion of Gender Space38-46
  • 3.1.1 From Family to Society39-42
  • 3.1.2 From Private to Public42-46
  • 3.2 The Main Impeding Factors46-54
  • 3.2.1 Ideological Factors46-49
  • 3.2.2 Economic Factors49-52
  • 3.2.3 Social Factors52-54
  • 3.3 The Major Ways to Expansion54-63
  • 3.3.1 Economic Independence54-56
  • 3.3.2 Feminist Awakening56-60
  • 3.3.3 Personal Struggle and Pursuit60-63
  • Chapter 4 The Initiation of Psychological Space63-77
  • 4.1 Identity Anxiety of Thea63-65
  • 4.1.1 Attraction of Outside World in Small Town63-64
  • 4.1.2 Alienation and Loneliness in Metropolis64-65
  • 4.2 Epiphany of Art in Panther Canyon65-69
  • 4.3 Pursuit of Root in Memory69-77
  • 4.3.1 Home Dream69-72
  • 4.3.2 Memories in Childhood72-77
  • Chapter 5 Conclusion77-79
  • 5.1 Major Findings77-78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78-79
  • Bibliography79-82
  •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the Study for M.A.Degree8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从辉;;网络文本逻辑与城市想象——以70后、8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为中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张勇;;文学呈现与电影表达的地域差异——以小说《妻妾成群》与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3 杨会;;试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北京情结[J];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4 ;The Significance of Applying the Spatial Analytic Perspective in New Cultural Geography to the Post-Colonial Literary Study[J];Comparative Literature:East & West;2008年01期

5 韩启群;杨颖;;论福克纳后期作品中的法院意象[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12期

6 ;渝中区:向“内陆香港”挺进[J];重庆与世界;2012年01期

7 李丹玲;;性别与空间——《野草在歌唱》的女性主义地理学解读[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邵培仁;夏源;;文化本土性特点、危机及其生态重建——以媒介地理学为分析视野[J];当代传播;2012年02期

9 尹锐;;划界与跨界:空间批评视阈下的《郊区佛爷》[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汤黎;;城市空间下的知识分子体验——试析《洪堡的礼物》中的城市空间[J];当代文坛;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敬华;周怡;;城乡文化传播的空间建构:身体媒介行为的发生机制——“反右”与“知青”题材文学文本的传播学解读[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2 王欣然;;都市景观与消费怀旧——试析上海新天地“怀旧”的历史想象与文化认同[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1)——交往与沟通:变迁中的城市论文集[C];2011年

3 张进;;物质性、活态空间、地方意识与天气美学[A];第三届海峡两岸生态文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卫小辉;;论中国古代文论的地方性——以云南古代诗文论著为中心[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九辑)——中国文论的两轮[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3 庄佩君;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的港口城市—区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子;家园的踪迹:全球化上海的剧场与艺术空间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文奇;乡村影像的传播与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建飞;中国电影中的江南影像[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7 宋瑜;后现代语境下的传媒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8 许心宏;文学地图上的城市与乡村[D];浙江大学;2010年

9 王靖;城市区域空间的文化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吕小辉;“生活景观”视域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玲玲;浙江省现代乡村植物景观营造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史学荣;小说中空间的叙事功能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莉;《一位女士的画像》的空间叙事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冯秀林;《苍河白日梦》的叙事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覃健;地方叙事中的历史记忆与民族认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苏顽鹏;地域文化视野下的中国电视剧创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敏;媒介地理学视域下的中国舆论监督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8 曹兴;夜环境到夜文化—武汉城中村夜景观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9 王晓磊;山区乡村人居林小气候及空气负离子效应的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10 马康婷;逃离是救赎[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49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749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5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