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赫金狂欢化视角透视《黑暗的心》中的俄国人形象
本文关键词:从巴赫金狂欢化视角透视《黑暗的心》中的俄国人形象
更多相关文章: 狂欢化 小丑与傻瓜 讽刺性模拟 复调 加冕与脱冕
【摘要】:康拉德小说《黑暗的心》的论者多就马洛、库尔兹等"中心人物"视角进行小说批评,而忽略边缘人物——俄国人在小说中的声音。文章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从俄国人出现的环境,小丑加傻瓜的人物设定挖掘其身上的狂欢化特征,并从俄国人身上体现出的讽刺性模拟色彩、对小说复调体系构建的参与和对库尔兹的加冕与脱冕三个方面说明这一形象在小说叙事学上的重大意义。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狂欢化 小丑与傻瓜 讽刺性模拟 复调 加冕与脱冕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康拉德的名篇《黑暗的心》自问世以来,引发了学者们极大的研究热情,从传统的殖民主义到后殖民主义,从女性主义到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从存在主义到西方叙事学,小说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解读过程,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研究者的着眼点大都集中在小说中的中心人物,即“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2 唐晓芹;赵慧尔;;《黑暗的心》的复调特征探析[J];山花;2013年20期
3 李晶然;;谈康拉德《黑暗的心》中人物的狂欢化功能[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璨;;“火星文”的非语言特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方国武;;试析巴赫金小说时空体理论的诗学特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郭松;;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互文性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陈莹莹;;《沐浴在阳光中》:对话与狂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夏薇;;浅析重庆方言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2期
6 苏宁;;多维叙事视角与人生反思——从叙事视角谈王蒙的《杂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4期
7 唐妮亚;;浅谈文学的对话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4期
8 周述波;;革命时代的女性悖论与多声表达——试论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的复调叙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9 史敏;;灵魂的文本 异度的空间——《我弥留之际》和《宠儿》的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10 龚婷;;僭越与颠覆——狂欢化理论视野中的《超级女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放鸣;张儒雅;;地方审美文化研究:一个亟待重视的美学领域[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文丽;;邓小平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政治话语的形成——对《邓小平文选》第2卷的重新解读[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3 郭华;;从“就近入学”到“初中建设工程”——关于北京市初中阶段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思考[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4 刘可铄;;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二次改革:“公共新闻”——有节制的多元对话[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5 牛光夏;;电视媒体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的民间影像[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蓝若宇;;我们都是“恶搞者”:从文化的身份认同看恶搞[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杨双;;汉画像“乐舞百戏”图中“狂欢化”的文化解读[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顾颖;;乐舞图中怪诞现实主义审美品格的狂欢化世界感受[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刘晗;;双重批判与反思中的理论建构——巴赫金话语理论研究之一[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徐放鸣;张儒雅;;地方审美文化研究:一个亟待重视的美学领域[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波;“第三代”诗歌论[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孟欣欣;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华金余;从赵树理到赵本山[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美芸;诗学与政治:聂绀弩思想与创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袁瑾;绍兴舜王巡会会货表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高亚斌;藏族当代汉语诗歌:本土经验的现代表达[D];兰州大学;2011年
9 贺夏蓉;多重视角下的女书及女书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贵禄;高地上的文学神话[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柏久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与中美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符熠;生——梦——死:尤金·奥尼尔艺术世界的狂欢化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涛;现代与传统的交织[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海燕;非言语交际手段与语文课堂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邹锐;论语文教师积极教学情绪对课堂教学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0年
6 韩爱丽;论汪曾祺小说的诗性美[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梁昱;从“五要素”角度看《明朝那些事儿》[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乔丽华;论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亚文化及其价值意义[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庞红蕊;节庆祭祀与替罪羊之死[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10 李靖;卜立德英译中国散文中的“自我”重建[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长亭;;存在的迷惘——论康拉德作品中人物的命运选择[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姜礼福;石云龙;;康拉德小说的音乐性[J];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俊峰;论康拉德小说中的“狂欢化”人物[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莉;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研究在俄国[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龙溪虎,王玉花;论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喜剧精神[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3 张彩红;;孤独的狂欢——论狂欢化理论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异化[J];咸宁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杨仁敬;李琼;;狂欢化手法的运用和弱化——评坡的《焦油博士和羽毛教授的疗法》[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宁东;;《麦克提格》中的狂欢化特点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邹赞;;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大众文化[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李勇梅;;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对现实生活的启示[J];科技信息;2010年32期
8 董春春;;《从莫斯科到彼图什基》的狂欢化因素[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9 谢欣然;;浅谈巴赫金狂欢化理论[J];青年文学家;2012年09期
10 田俊武;李霞;;《扶桑》的狂欢化特征[J];社科纵横;2007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宁;狂欢化理论的渊源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熊奕;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狂欢化精神[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马涛;论21世纪知青题材影视作品的“狂欢化”[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年
4 麻雪冬;解析《巴塞罗缪市场》中的狂欢化特征[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莉;来自民间广场的狂欢化美学[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6 秦艺m";论安吉拉·卡特《明智的孩子》中的狂欢化特征[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7 胡凤娟;《狐狸》的狂欢化特点[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刘亚平;论网络文学的“狂欢化”特色[D];吉林大学;2006年
9 戴春梅;论巴赫金狂欢化思想的文艺学意义[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10 于燕;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看《查泰莱夫人的情人》[D];内蒙古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498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749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