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异化:《嘉莉妹妹》与《美国的悲剧》的伦理解读
本文关键词:伦理异化:《嘉莉妹妹》与《美国的悲剧》的伦理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伦理异化 婚姻伦理 嘉莉妹妹 美国的悲剧 德莱塞
【摘要】:《嘉莉妹妹》和《美国的悲剧》中的主人公违背婚姻伦理,进行错误的伦理选择,导致了他们的悲剧,小说揭示了社会转型期异化的伦理对人们行为的消极影响。以婚姻伦理为切入点,分析两部小说中主人公的伦理选择,可以看出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的伦理异化,揭露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过分追求物质财富、追求个人享乐对于人性的摧残,折射出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剧变给普通民众带来的冲击。
【作者单位】: 安徽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伦理异化 婚姻伦理 嘉莉妹妹 美国的悲剧 德莱塞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课题(sk2012a040)~~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一、对婚姻伦理的违背(一)嘉莉对婚姻伦理的违背《嘉莉妹妹》最初的标题为《灵与肉》,它更为直观地向我们展示了小说中的矛盾关系,即道德与物欲、肉欲的对立关系,换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术语来说,即人的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之间的斗争。小说开始,作者写道,“一个十八岁的姑娘一旦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振武;;生态伦理危机下的城市移民“嘉莉妹妹”[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德胜;;道德的迷失与梦想的幻灭——试析嘉莉的悲剧人生及其当代生活的启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2 范森;;生态和谐观下的《嘉莉妹妹》[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4期
3 丁大勇;;电影《嘉莉妹妹》的生存论解读[J];电影文学;2010年18期
4 肖潇;;德莱赛笔下的旅馆[J];大众文艺;2010年15期
5 史立英;张润;;19、20世纪转折时期的美国社会——读德莱塞的《嘉莉妹妹》[J];飞天;2010年10期
6 马惠琼;;嘉莉妹妹无尽欲望背后的社会驱动力[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汤世中;;论嘉莉妹妹悲剧人生的根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年07期
8 王任傅;陈桂花;;《嘉莉妹妹》的当代启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9 沈露儒;一个被扭曲和被损害的人——试析的《嘉莉妹妹》中汉森的悲剧性格及其成因[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庞宝平;;探析《嘉莉妹妹》之赫斯特伍德的悲剧[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惠琼;;《嘉莉妹妹》中的意象探析[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三卷)[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生珍;尤金·奥尼尔戏剧生态意识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礼艳;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视角下德莱塞小说主题探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甘应霞;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嘉莉妹妹》[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王一飞;论《美国悲剧》的欲望主题[D];浙江大学;2011年
4 韩卫卫;《美国悲剧》中的命运决定论[D];汕头大学;2011年
5 杨奇;笃信、质疑到重构:论德莱塞小说中的“强者”意识[D];江南大学;2011年
6 周颖;《嘉莉妹妹》中的永恒性与非永恒性解读[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许银霜;德莱塞自然主义文学的叙事艺术[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陈双莲;孤独的开拓者[D];吉林大学;2008年
9 张华英;德莱塞长篇小说的悲剧意识[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10 彭江浩;论德莱塞小说中的城市书写[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露儒;一个被扭曲和被损害的人——试析的《嘉莉妹妹》中汉森的悲剧性格及其成因[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路旦俊;复原与再现——评《嘉莉妹妹》的两个版本[J];学术界;2005年04期
3 陈静宜;;消费语境下《嘉莉妹妹》解读[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陈文铁;郝利群;;浅析“决定论”在《嘉莉妹妹》中对人物的影响[J];戏剧文学;2006年05期
5 熊绚;;试析《嘉莉妹妹》[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年05期
6 张晓辉;;浅谈文化因素在德来塞艺术创作中的体现——《嘉莉妹妹》作品解析[J];电影文学;2007年24期
7 张美琳;吴格非;;《嘉莉妹妹》的伦理学解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胡波;;论《嘉莉妹妹》中的父权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年03期
9 王蓉;;《嘉莉妹妹》中的象征艺术[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8期
10 任冰;;试析《嘉莉妹妹》中的悲观宿命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红;;“文献”小说——《嘉莉妹妹》[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黄尾珍;;论《嘉莉妹妹》中的实用主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余梅娴;;从妖妇到新女性——试析嘉莉形象之变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麦妮卡(Melnyk Tetiana);自然主义批评视域下的托尔斯泰与德莱赛—《复活》与《嘉莉妹妹》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荟;对《嘉莉妹妹》的文化视角分析[D];西南大学;2007年
2 马宗敏;《嘉莉妹妹》—消费文化的一面镜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伟;消费文化视角下的《嘉莉妹妹》解读[D];山东大学;2010年
4 岳晓翠;[D];郑州大学;2009年
5 袁婧;以场域和惯习的角度分析《嘉莉妹妹》的结构[D];安徽大学;2012年
6 刘威;文化剖析:《嘉莉妹妹》中有闲阶级的生活方式[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徐晓燕;从消费文化视角下解读《嘉莉妹妹》[D];辽宁大学;2012年
8 李翮;空间批评视阈下《嘉莉妹妹》的异化主题分析[D];郑州大学;2013年
9 甘应霞;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嘉莉妹妹》[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周颖;《嘉莉妹妹》中的永恒性与非永恒性解读[D];黑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575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757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