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歌对日本古代诗歌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白居易诗歌对日本古代诗歌的影响
【摘要】:日本诗歌上,中国古代诗歌对于日本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中晚唐诗人白居易的诗受到古代日本人的极大推崇,在其生前,著作就已传遍日本,对古代日本诗歌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几位日本古代诗人和诗集的比较研究,探讨了白居易诗歌在诗风、格律、意境等方面对日本诗歌的影响。
【作者单位】: 吉林市第二中学;
【关键词】: 白居易诗歌 日本古代诗歌 影响
【分类号】:I313.072
【正文快照】: 从现在文献和考古学的资料看,中日交往始于公元前二、三世纪,从一开始,中国文化就对日本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样,中国古代的诗歌也影响着日本诗歌创作。中国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作深受古代日本诗人的喜欢。白居易的诗在其生前就已传到日本,它像一股春风吹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东芹;;白居易诗歌对日本古典文学的影响[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2 高文汉;;道真文学与白居易诗歌[J];文史哲;2008年06期
3 萧瑞峰;论《本朝丽藻》的时代特征[J];文学遗产;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楠;;论禅宗民族作家——川端康成——兼评《雪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2 王向远;近20年来我国的中日古典文学比较研究述评[J];东疆学刊;2003年02期
3 尹允镇;;论“万叶假名”、“吏读文”与汉字间的关系[J];东疆学刊;2010年04期
4 张静;;日本学者太宰春台《诗》学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唐千友;;日本汉诗中的富士山形象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6 阎利华;;《万叶集》中的咏梅和歌[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7 陆越;绝海中津咏史诗中的中国历史文化[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高文汉;日本中世文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高文汉;日本古代汉文学的发展轨迹与特征[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高文汉;;朱舜水的思想及其对日本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同;山崎丰子文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俞成云;中国古代四大传说在东北亚的传播和影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柯卓英;唐代的文学传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毛妍君;白居易闲适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世响;日本对中国文化的接受[D];山东大学;2006年
6 杜文倩;文化汇流中的抉择与超越[D];山东大学;2006年
7 张小玲;夏目漱石与近代日本的文化身份建构[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8 崔颖;论志贺直哉文学创作中的人道主义精神[D];山东大学;2007年
9 刘芳亮;日本江户汉诗对明代诗歌的接受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吴松梅;《源氏物语》的家族意识[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萌;世事浮沉中的惊艳[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傅艳华;白居易诗歌意象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1年
3 高爱英;域外汉籍《菅家文草》词汇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4 赵海涛;菅原道真隐逸汉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三浦由利子;《源氏物语》与中国文化[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6 杜文倩;文化汇流中的抉择与创造[D];湘潭大学;2003年
7 潘怡良;日本平安朝时代白诗受容论稿[D];吉林大学;2009年
8 薛岚;试论梅花诗中的中国与日本[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焦春艳;《今昔物语集》中的生存意识[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陈孝娥;道家思想对19世纪前日本古代文学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文汉;论平安诗人菅原道真[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2年04期
2 姚亚玲;白居易和日本平安朝文学[J];日语知识;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小莉;从白居易诗歌看其思想的多元构成[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年03期
2 ;’05中国·洛阳白居易诗歌国际研讨会召开[J];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06年00期
3 陈丽芬;;白居易诗歌中的女性形象[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05期
4 乔立智;;《白居易诗集校注》商兑五则[J];图书馆杂志;2008年12期
5 吴冰洁;;颜色词以及在白居易诗歌中的运用[J];新学术;2008年01期
6 赵立学;;白居易诗歌的女性平等观[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年09期
7 闫敬芳;;闲适诗在白居易诗歌中的地位及产生的原因[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乔立智;;白居易诗歌三家校勘辨正[J];求索;2009年10期
9 黎爱群;;白居易诗歌的世俗化色彩[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黎爱群;;白居易诗歌“以议论入诗”浅析[J];百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超;;白居易诗歌词语拾零三则[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05中国·洛阳白居易诗歌国际研讨会召开[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3 邱敏;;介绍柴德赓先生的一篇史学短文——《天堂苏杭说的由来》[A];六朝历史与吴文化转型高层论坛论文专辑[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记者 孙利华邋通讯员 乔仁卯;我市举办白居易诗歌民生思想研讨会[N];洛阳日报;2008年
2 戴伟华;《白居易诗歌选注》:选笺精洽 新见迭出[N];中华读书报;2014年
3 许厚今;摹写声音至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4 记者 谢艳;闽南“北狮王”在创新中发展[N];石狮日报;2012年
5 贾作林;学术发展呼唤批评家[N];学习时报;2008年
6 博闻;盛来有佳色 咽罢有芳香[N];中国艺术报;2000年
7 王军;以水墨江南品质塑造人文吴中[N];苏州日报;2010年
8 悦悦;冬令时节侃火锅[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佳;白居易诗歌在南宋的传播与接受[D];广西大学;2007年
2 朱晓芳;白居易诗歌中的量词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3 赵二彩;白居易诗歌池塘意象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邱艳;白居易诗歌中的星象意象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5 郑慧;白居易诗歌在唐代的传播[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于美娟;白居易诗题地名疏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毛丽柯;宋代对白居易诗歌思想艺术的批评[D];河南大学;2008年
8 王域铖;宋诗对白居易诗的受容与超越[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邱美玲;中晚唐五代白居易诗歌接受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10 朴海燕;许筠对白居易诗之接受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61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761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