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审美现代性视域中的英国浪漫主义文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1 08:12

  本文关键词:审美现代性视域中的英国浪漫主义文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审美现代性 浪漫主义 文学本质 创作者 创作过程


【摘要】:本文从审美现代性的视域考量英国浪漫主义文论,通过对英国浪漫主义自身特征的分析来对其审美现代性进行研究。浪漫主义,作为在启蒙运动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文学思潮,在某种含义上来说具有着跨时代的意义。18世纪末的西方社会经过启蒙运动的洗礼,全民都陷入了启蒙理性的狂潮,社会已经被铺天盖地的理性理论所控制,此时,浪漫主义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本文从审美现代性的角度分析了这一时期的英国浪漫主义文论,论述了英国的浪漫主义文论是如何从审美角度反抗与超越社会既定的现代性。全文共分三章,分别从文学的本质、文学的创作者及文学的创作过程出发,阐述了英国浪漫主义在审美现代性中的特征,并探讨了英国的浪漫主义文论对现代性的批判与拯救。最后,本文提出了英国浪漫主义文论在其理论建构中出现了审美乌托邦的概念,探讨了英国浪漫主义的意义与价值所在,肯定了英国浪漫主义文论对19世纪以后的文学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借此希望人们能重新关注对浪漫主义的研究。
【关键词】:审美现代性 浪漫主义 文学本质 创作者 创作过程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561.06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6
  • 绪论6-12
  • 第一章 表现论12-25
  • 第一节 浪漫主义前的文学本质观12-16
  • 一、古典哲学对文学本质观的影响12-14
  • 二、对古典文学本质观的理论分析14-16
  • 第二节 从模仿到表现:英国浪漫主义文论的审美现代性16-20
  • 一、文学表现说的萌芽16-17
  • 二、英国浪漫主义文论的表现说17-18
  • 三、审美现代性视域中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本质论18-20
  • 第三节 反叛与救赎:用审美建构世界20-23
  • 一、反叛20-21
  • 二、救赎21-23
  • 本章小结23-25
  • 第二章 天才论25-38
  • 第一节 古典时期的创作主体观25-29
  • 一、古典的创作主体观25-28
  • 二、对主体性的抹杀28-29
  • 第二节 天才与个性:英国浪漫主义文论的审美现代性29-33
  • 一、天才创作论的萌芽29-30
  • 二、英国浪漫主义文论的天才创作论30-31
  • 三、审美现代性视域中的英国浪漫主义创作主体论31-33
  • 第三节 “无意识”与对创作主体的新的审视33-37
  • 一、“无意识”问题33-35
  • 二、对创作主体新的审视35-37
  • 本章小结37-38
  • 第三章 想象论38-51
  • 第一节 关于想象的历史解读38-42
  • 一、浪漫主义前对想象的讨论38-40
  • 二、理性框架内的想象40-42
  • 第二节 想象:英国浪漫主义文论的审美现代性42-46
  • 一、英国浪漫主义文论中的想象42-44
  • 二、审美现代性视域中的英国浪漫主义想象说44-46
  • 第三节 对现实生活的批判与超越46-49
  • 一、批判46-47
  • 二、超越47-49
  • 本章小结49-51
  • 结语51-53
  • 参考文献53-5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56-57
  • 致谢57-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宪;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J];文学评论;2002年05期

2 周宪;社会理论语境中的审美现代性[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陈鹏;理解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4 陈瑞红;审美现代性中的纨绔主义[J];学术研究;2003年12期

5 陈瑞红;纨绔主义与审美现代性[J];文史哲;2004年01期

6 侯新兵;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钟芸梅;蔡元培与审美现代性[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03期

8 代迅;身体:一个审美现代性事件[J];文艺评论;2005年03期

9 周宪;“审美现代性的叙事”研究[J];江汉论坛;2005年11期

10 李应志;两种启蒙现代性:差异与冲突的立场——评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J];文艺研究;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寇鹏程;;文明差异与中、西审美现代性的区别[A];2004生态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黄裳裳;;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美现代性[A];2003年安徽省文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周宪;;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4 郑崇选;;审美现代性的追求与缺失——兼及对当下文学发展的一种批评[A];东方丛刊(2004年第4辑 总第五十辑)[C];2004年

5 钱中文;;我国文学理论与美学审美现代性的发动——评梁启超的“新民”、“美术人”思想[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6 宋一苇;;转型期中国美学与审美现代性问题[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7 张建永;;沈从文文学理论的审美现代性问题[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金惠敏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审美现代性的三个误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刘林 黑龙江大学哲学院;反思现代性:在审美的视野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潘公凯;20世纪中国美术的审美现代性[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姜涛 (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北大);“踪迹”背后的位置[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5 金惠敏;图像时代的文论碎片[N];文艺报;2005年

6 马佩林;美学研究的“关键词”[N];学习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傅其林;阿格妮丝·赫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董燕;林语堂文化追求的审美现代性倾向[D];山东大学;2005年

3 陈雪梅;审美超越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张军;阿多诺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6 李火秀;审美现代性视阈中的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果;中国新时期审美现代性问题讨论的述评与反思[D];山东大学;2014年

2 王燕平;审美现代性视域下席勒美育思想的辩证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3 张悦;审美现代性视域中的英国浪漫主义文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4 刘瑶青;审美现代性视域中的当代视觉文化[D];山东大学;2008年

5 侯新兵;新时期审美现代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赵佳音;审美现代性视域中的斯达尔夫人美学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7 田婷婷;审美现代性视角下的“上海怀旧”[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任湘琴;《永别了,,武器》中的审美现代性[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9 邹玲;《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的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郭少丹;消费与审美的对话[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709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7709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6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