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芥川龙之介的《桔子》与鲁迅《一件小事》
本文关键词:试论芥川龙之介的《桔子》与鲁迅《一件小事》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学比较 芥川龙之介 《桔子》 《一件小事》 鲁迅 交流
【摘要】: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文坛作家中的杰出代表,鲁迅在中国是首屈一指的大文豪。生活在同时期却不同国度的两位文学大家,同在1919年创作了《桔子》和《一件小事》。本文试从两作品主人公的选择,作品相似故事情节下的不同艺术表现手法,故事对作家所表现出的不同深度的影响及原因等方面进行拙析。
【作者单位】: 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文学比较 芥川龙之介 《桔子》 《一件小事》 鲁迅 交流
【分类号】:I106.4-03
【正文快照】: 1.两篇作品在选择主人公方面的异同及原因《一件小事》选择人力车夫作为小说的主人公,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这篇小说中的故事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一件小事》中提到“S门”,“所谓S门当然是北京的宣武门,这门在会馆与教育部的中间,马路宽阔,向北走去是相当得冷的”。这篇小说写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中强;;自由人格与社会生态——胡适寓沪期间的人格行为及其政治经济背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刘蕊;;解读《弟兄》中张沛君的梦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3 李一鸣;;鲁迅《过客》中的虚无与死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4 张红燕;试论刘承^y为中国藏书文化所做的贡献[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5 温儒敏;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探求与焦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赫牧寰;荒诞作为一种美学范畴的发生[J];北方论丛;2001年04期
7 曹禧修;;《示众》:独异的杰作[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8 肖国栋;;论《野草》的悖论语境与人学意义[J];北方论丛;2009年04期
9 吴华峰;;梁代折衷诗学思想的演进与影响——以《诗品》和《文选》为中心[J];北方论丛;2012年03期
10 陈晖;中国现代主义的民族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芮;;北洋政府时期警察对北京人力车夫的管理[A];近代中国(第二十四辑)[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丁海波;鲁迅小说的人学思考与文化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于景莲;民国时期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物质生活状况研究(1912-1937)[D];山东大学;2011年
4 康建强;中国古典小说意境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巴杰;民国时期的店员群体研究(1920-1945)[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宫富;民族想象与国家叙事[D];浙江大学;2004年
8 王印焕;1911-1937年冀鲁豫农民离村问题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
9 钱雯;人学重建与小说[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郭谦;民国时期统治者对城市下层社会的社会调控[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跃华;对人与社会的批判与拷问[D];河北大学;2007年
2 赵炜中;试论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建设[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冉;灵魂的叩问与救赎[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陈云;饱饫薰习下的自觉传承[D];南昌大学;2010年
5 张金林;论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的改造国民性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富山;语文教学中的影视资源开发[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余宗艳;《孽海花续编》探微[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霍静;唐代人鬼相恋小说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刘佳;《红楼梦》中“愚”的美学意蕴探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姚秀锋;多疑与鲁迅的精神个性和文学创作[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如意,温荣姹;从《南京的基督》中解读芥川龙之介对中国社会的认识[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于天yN;;中国对芥川龙之介文学的影响[J];齐鲁学刊;2007年03期
3 陈永红;;浅析芥川龙之介作品的写实特性[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张艳杰;;从《湖南的扇子》看芥川龙之介的中国观[J];东南传播;2008年04期
5 孙亚南;;芥川龙之介与书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赵波;;对芥川龙之介《基督徒之死》的双重解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9期
7 沈日中;;芥川龙之介在华译介版本考录:1921-1929[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9年03期
8 赵群;;浅析芥川龙之介小说中的旁观者形象[J];科技信息;2009年34期
9 于天yN;;试论中国文化对芥川龙之介创作的影响[J];学术交流;2009年12期
10 孙秀云;;比烟花更寂寞的她——以《舞会》为契机,解读芥川龙之介及其小说中的女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淼;那个时代、那个中国[N];光明日报;2007年
2 陈应年;芥川龙之介作品的中国译本[N];中华读书报;2005年
3 施康强;1921,,芥川龙之介的中国[N];东方早报;2008年
4 林少华;芥川龙之介:“恍惚的不安”[N];中华读书报;2005年
5 汤祯兆;《平成猿蟹合战图》中的“猿蟹”隐喻[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洁;论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旅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2 于天yN;芥川龙之介文本中的中国情结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杜文倩;文化汇流中的抉择与超越[D];山东大学;2006年
4 木村泰枝;西方·日本·中国—日本人的“上海梦想”[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杰;芥川龙之介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达博;芥川龙之介的文学作品与中国情结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琳琳;论芥川龙之介文学作品中的生死观及演变[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车才良;从《齿轮》看芥川龙之介晚年的心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孙延永;关于芥川龙之介的不安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8年
6 左银林;芥川龙之介历史小说的艺术表现[D];云南大学;2010年
7 周倩;芥川龙之介の『偷盗』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郭林秀;芥川龙之介文学主题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婷;芥川龙之介小说的艺术特征探微[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孟雪;芥川龙之介小说中的佛教思想[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73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773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