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有》:以侦探小说形式呈现的元小说
本文关键词:《占有》:以侦探小说形式呈现的元小说
更多相关文章: A.S.拜厄特 《占有》 玄学侦探小说 元小说策略 颠覆
【摘要】:《占有:一段罗曼史》的出版奠定了其作者拜厄特在世界文坛的地位。评论界对这部作品的关注主要聚焦在后现代主义文学,历史小说及女性主义文学等方面。然而《占有》作为一部以侦探小说呈现的元小说之特征,或其玄学侦探小说特征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在玄学侦探小说的理论框架下阐释《占有》。本文作者首先回顾了侦探小说的起源与发展并分析了《占有》这部小说中蕴含的文学探案特点,进而讨论拜厄特在作品中运用了仿作,戏拟及戏中戏等元小说策略,将读者的关注由探案转移至小说创作本身。最后本文作者从侦探身份的迷失,失败的侦探及案件无结局三个方面讨论了《占有》对传统侦探小说程式的颠覆与重构。经过以上的分析,本文作者得出结论:《占有》是一部以侦探小说形式呈现的元小说,即玄学侦探小说,它应用并颠覆了传统侦探小说的模式,表现了拜厄特对小说的虚构与真实及其创作过程的独特见解。
【关键词】:A.S.拜厄特 《占有》 玄学侦探小说 元小说策略 颠覆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561.074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6-7
- Abstract7-8
- 摘要8-10
- Introduction10-12
- Chapter One A Survey of A. S. Byatt and Possession12-21
- 1.1 A. S. Byatt:Life and Works12-15
- 1.2 Possession15-18
- 1.3 Literature Review18-21
- Chapter Two Possession and the Paradigm of Detective fiction21-33
- 2.1 Detective Fiction: Origins and Development21-26
- 2.2 Metaphysical Detective Fiction26-30
- 2.3 Possession: a Metafictional Literary Detection30-33
- Chapter Three Exemplary Metafictional Strategies Highlighting MetaphysicalDetective Fiction33-44
- 3.1 Pastiche34-36
- 3.2 Parody36-39
- 3.3 Mise-en-abyme39-44
- Chapter Four Subversions of Detective Fiction44-58
- 4.1 Detective the Missing Person44-49
- 4.2 The Defeated Detectives49-54
- 4.3 The Non-solution54-58
- Conclusion58-60
- Notes60-64
- Bibliography64-69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志远;;Public Libraries in U.S[J];初中生之友;2003年Z3期
2 Charles N. Brown;;Genre Fiction; Science Fiction; The Quest for Utopia[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6期
3 Corinne Bricmaan;;Tintin[J];法语学习;2011年06期
4 高敏;黄波;李亚可;;Science-fiction Color in Gulliver's Travels[J];海外英语;2012年11期
5 ;An Eye for Sci-Fi[J];Beijing Review;2012年29期
6 ;The Arts and Entertainment Market in China[J];China & World Cultural Exchange;1994年04期
7 Elizabeth Anne Hull;;Science Fiction as a Manifestation of Culture in America[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6期
8 ;UN PR鋭SENT 鋭TERNEL[J];法语学习;2007年02期
9 李磊;;On the Black Humor of William Faulkner' s Work——As I Lay Dying[J];海外英语;2012年10期
10 ;Restless Souls:Romantic Fiction of the May Fourth Period[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198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惠红利;;Symbols of Entrapment and Freedom in The Awakening[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续斌;《占有》:以侦探小说形式呈现的元小说[D];兰州大学;2015年
2 赵坤;爱与和谐之美[D];天津理工大学;2013年
3 赵牧;丽塔·海华斯背后[D];山东大学;2007年
4 邓健;从多元系统理论看1900-1919年科幻翻译对中国的影响[D];重庆大学;2007年
5 吴桂兴;怪诞之中见真实[D];厦门大学;2001年
6 甘彩虹;小说对话翻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7 郭看;想象力之蛇[D];苏州大学;2014年
8 鲍玉君;从《黑奴吁天录》到《汤姆大伯的小屋》翻译、重译及其社会历史背景的描述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9 陈欣欣;威廉·加斯《在中部地区的深处》的元小说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马丹;论《无形人》中超越性的统一[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880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788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