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黑人女性主体的追寻

发布时间:2017-09-10 19:00

  本文关键词:《外婆的日用家当》中黑人女性主体的追寻


  更多相关文章: 爱丽丝·沃克 妇女主义 黑人女性主体


【摘要】:《外婆的日用家当》作为爱丽丝·沃克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充分体现了她深邃的思想。本文从爱丽丝·沃克的妇女主义出发,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三位女性形象,探讨黑人女性主体从缺失、意识的觉醒最后至主体建构的艰辛过程,以及爱丽丝·沃克对身处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女性同胞的人文关怀。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爱丽丝·沃克 妇女主义 黑人女性主体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引言爱丽丝·沃克(Alice Walker,1944—)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女性作家之一,其大多作品描述了黑人女性在白人文化与男权思想的双重压迫下的悲惨生活与命运以及一些新型女性寻求自我解放的艰辛历程。代表着她创作史上最高成就的《紫色》(The Color Purple,1982)淋漓尽致地展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涂红芹;;以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看《日用家当》的写作特点[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张瑛;;艾丽丝·沃克《日用家当》中的人物解读[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3 孟利;徐建纲;;《外婆的日用家当》的叙事美学蕴含[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4 李政杰;;《外婆的日用家当》中艾丽斯·沃克的文化传承观[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5 甘文平;彭爱民;;《日常家用》中母亲多重性格评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李洁平;;《日用家当》中女性形象解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婕丽;;对短篇小说《外婆的日用家当》的人物解读[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何其亮;;Everyday Use中人物的评价性解读[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陈建平;李秀琴;;非裔美国人的文化遗产意识——《日用家当》解读[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赵晓囡;;艾丽丝·沃克的“妇女主义”情结——解读《日用家当》中母亲一角[J];电影文学;2008年23期

5 刘千凤;;《外婆的日用家当》中女性意识的解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07期

6 贺亚男;;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自我”与“他者”——以《日用家当》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6期

7 马冀明;周敏;;《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姐妹情谊[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22期

8 黄丽丽;;黑人民权的实践者——《外婆的日用家当》中迪伊形象的再解读[J];滁州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9 谷松林;;关于艾丽斯·沃克《日用家当》中的顺从与叛逆[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01期

10 陈丹霞;方敏惠;;《日用家当》的修辞构建[J];安顺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尚关yN晴;《外婆的日用家当》的新历史主义解读[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2 邢哲希;女性视角真的存在吗?[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丹;叙事形式与性别政治——女性主义叙事学评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张晔;黑人文化与白人强势文化的撞击——沃克《外婆的日用家当》小说解读[J];北方论丛;2002年06期

3 季静芬;艾丽丝·沃克的感叹──试析《奶奶的日用家当》的思想内涵[J];常熟高专学报;1999年05期

4 赵莉华;逃避伤痛文化,寻根非洲文化——从艾利斯·沃克的《外婆的日用家当》看美国黑人文化认同[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胡忠青;蔡圣勤;;《外婆的日用家当》中女性人物的象征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6 张丹旭;;从《日用家当》中的迪伊看美国黑人的文化遗产观[J];金田(励志);2012年06期

7 李静;;“被子”在艾丽丝·沃克作品中的意义[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黄炳瑜;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艾丽斯·沃克《日常使用》中的女性形象[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刘俊娜;;从《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隐喻看其主题[J];文教资料;2008年15期

10 王晓英;论艾丽丝·沃克短篇小说“日常用品”中的反讽艺术[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铌;阎立君;;黑人女性的大众文化批评[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12期

2 曲肖玉;;命运在她们掌握之中——《她们眼望上苍》中黑人女性对自我身份的认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6期

3 霍侠;;《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中的新黑人女性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4 卢亚男;;试论《对抗的力量》中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5 石骞;;西莉的新生——从《紫颜色》探析黑人女性走向新生的原因[J];中国报业;2012年12期

6 黄佳佳;;玛雅·安吉罗诗歌中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10期

7 王飞;;国内新世纪以来美国黑人女性文学身份认同研究述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8 邹惠玲;;美国文学中的黑人女性形象简论[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9 郑茗馨;王军;;黑人女性作家的自传体小说与黑人女性主义批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年01期

10 周绍斌;;《最蓝的眼睛》中对黑人女性命运的关注[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项星;;从《最蓝的眼睛》中的叙述者看黑人女性身份构建的困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孟令娟;;论《宠儿》中黑人女性的主体构建与自我解放[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翁珲珲;;莫里森笔下弱小黑人女性的叛逆声音[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报道员 柯楠;贫困是美黑人女性乳癌死亡率高之因[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当黑人女性走向成功[N];中国妇女报;2003年

3 邵敏;“被子”与黑人女性自我重塑[N];文艺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康慨;黑人女性首次荣获龚古尔奖[N];中华读书报;2009年

5 陆志城;出生体重影响高血压治疗效果[N];医药经济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燕;重塑黑人女性形象[D];苏州大学;2010年

2 谢莉莉;20世纪美国文学中黑人女性形象的嬗变[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周珊;白人主导文化下黑人女性两种响应之对比[D];安徽大学;2004年

4 妥玉娟;探析《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对黑人女性文学的继承和发展[D];新疆大学;2012年

5 孙一博;《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女性身份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6 彭莹;从沃克的创作艺术看她的黑人女性意识[D];黑龙江大学;2008年

7 沈娟;艾丽斯·沃克对黑人女性艺术创造力的寻找[D];武汉大学;2005年

8 宋媛媛;黑人女性之歌[D];西北大学;2010年

9 傅兴丽;黑人女性的觉醒之旅[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良红;爱的扭曲与回归:解读小说《爱》中黑人女性的成长[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26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826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8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