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鲁舍夫斯卡娅故事创作中的互文性及语言独特性
本文关键词:彼特鲁舍夫斯卡娅故事创作中的互文性及语言独特性
更多相关文章: 柳德米拉·彼特鲁舍夫斯卡娅 互文性 语言独特性
【摘要】:柳德米拉·彼特鲁舍夫斯卡娅是当代俄罗斯文坛著名作家之一。人们在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注意到她的小说创作。而她的故事创作也是其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从互文性、语言独特性两方面分析作家故事创作的特点,以加深对其整体创作的了解。
【作者单位】: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西语学院;
【关键词】: 柳德米拉·彼特鲁舍夫斯卡娅 互文性 语言独特性
【分类号】:I512.074
【正文快照】: 柳德米拉·彼特鲁舍夫斯卡娅是俄罗斯当代作家和剧作家。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反主流意识形态主题、新自然主义和叛逆性的写作策略。作家的故事创作与小说创作风格截然不同,在这些“给全家人看的”、“给成年人看的”色调明快的故事中,作家展现的是善意的幽默、轻松的抒情格调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琳;;浅探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两类故事[J];俄语学习;2013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留春;各具琴心的两位缪斯——浅论普希金的《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和茹科夫斯基的《十二个睡美人》[J];外国文学研究;198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郦青;《一剪梅》英译的互文性对比解读[J];修辞学习;2005年03期
2 肖安法;词语的互文性与翻译困难[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3 沙家强;后现代主义的互文性美学特征探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徐涛;;语篇与语篇的“对话”──语篇互文性的理论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06期
5 陈小燕;;浅谈英汉翻译中的互文性关联[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张莉;;互文性与翻译[J];湘南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范胜福;;认知模式与批评式语篇分析中的互文性[J];科技信息;2009年04期
8 朱岚晖;;从原作的互文性看译作的互补性——以《李尔王》的三个中译本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董学文;崔柯;;克里斯特瓦的“互文性”理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祖利军;;《红楼梦》中俗谚互文性翻译的哲学视角——以“引用”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晶;;互文性在翻译中的丢失与体现——以红楼梦英译本(前四十回)中俗语翻译为例[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2 任东升;焦良欣;;《天路历程》互文翻译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互文性:摄影文学的精髓[N];文艺报;2001年
2 阎浩岗;互文性视阈中的《最后的生产队》[N];文艺报;2012年
3 张燕玲;张冲的困境:杨争光的互文[N];文艺报;2010年
4 ;也谈学术界的“互文性”问题[N];中华读书报;2005年
5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 文学院 赵雪 曹彦男;微博通缉令中的互文现象[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武建国;当代汉语公共话语中的篇际互文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侠;英汉“神舟五号”新闻报道中转述语的互文性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姚玲丽;误解的互文性分析[D];湘潭大学;2007年
3 王娟;中英文报纸新闻标题互文性对比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范胜福;批评式语篇分析中的互文性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5 霍清清;英语新闻的互文性阐释[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鄢克非;中美法庭判决书的互文性对比分析[D];云南大学;2011年
7 揭廷媛;基于互文性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D];西南大学;2010年
8 周励;对玛格丽特·德拉布尔《金色的耶路撒冷》的互文性解读[D];河南大学;2008年
9 林琳;中国产品英文广告的互文性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琛;《时时刻刻》的互文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29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829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