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关于外国文学学科史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9-12 11:33

  本文关键词:关于外国文学学科史建设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外国文学 通史 学科史


【摘要】:外国文学史的编著是外国文学学科史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一代学人的外国文学史研究的成就和经验的一种总结方式。然而,截至目前,我国虽有为数众多的作为教材的《外国文学史》,也有若干种具有较高水平的、内容丰富的国别文学史,而没有作为学术专著的、对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进行总结的、具有权威性的外国文学通史类著述。这种现状必须改变。美国批评家韦勒克、沃伦指出,应当编写一部综合性的、超越民族界限的文学史;我国外国文学研究和译介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也表明,编写这样综合性的外国文学史很有必要。这种具有权威性的外国文学史著述,也可以称为"科学院版"《外国文学史》。这种外国文学史在篇幅上应当是一种大型的、多卷本的、纵览古今的著述,在内容上应当涵盖世界各地区的各主要民族和国家的文学,在编写观念上应当体现宏阔的文化视野和为人类语言艺术的发展立传的意向,其作者队伍则应由素有研究的学者构成。我们呼唤这样的"科学院版"《外国文学史》早日问世。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外国文学 通史 学科史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诗学视域中的帕斯捷尔纳克小说研究”(12BWW024)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I109
【正文快照】: 外国文学学科史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即是外国文学史的编著。一部涵盖广阔的外国文学史著作,乃是对一代学人的外国文学史研究的成就和经验的一种总结。近百年来我国的外国文学史编撰(包括作为教材的《外国文学史》和外国国别文学史),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和进展,但截至目前仍缺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兵;;史蕴诗文之心——钱钟书《左传》研究发凡[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陈文钢;;“任性”的叛逆与“坎普”的颠覆——论苏珊·桑塔格的“风格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3 李成玉;;符号中的艺术——简析卡西尔《人论》中的艺术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潘啸龙;朱瑛;;潘岳人品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王娟萍;;西方电影中的隐喻修辞[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赵春霞;;试比较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与雕塑作品的存在方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7 王丽;;被诅咒的家族——论尤金·奥尼尔家族的悲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8 林芳;荣吉;;论戏剧艺术中的独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9 李岩;;关于“经典问题”的几点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10 苗吉友;蒋雪丽;;转变我们认识文学本质的思维方式——几种文学本质观批判[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立群;;历史的“观念”、“叙述”及其他——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A];“中国当代文学史:历史观念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进;;活态文化及其对文艺学的挑战[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3 泓峻;;文学对语言的影响——一个重要的文学价值论研究维度[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4 陈学广;;从语际翻译看文学语言的特性——也谈诗的可译与不可译[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5 周惠;;接受视阈中的经典建构——以现代文学史及相关研究对茅盾的接受为例[A];茅盾研究(第12辑)[C];2013年

6 慕晓东;;风景园林批评的可能性:兼论历史理论、实践与批评的关系[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4年

7 项念东;;“诗学考据学”:一个值得关注的诗学问题[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九辑)——中国文论的两轮[C];2009年

8 吴中胜;;有意义的声音——乾嘉诗学谈声韵[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四辑)——中国文论的思想与情境[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崔绍怀;中国鲁迅《野草》研究史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宁;一体与异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董美含;90年代后美国华裔女性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晓辉;史蒂文森主要小说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代丽君;论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史观[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雪花;论《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4 许丽;论新时期我国社会历史批评的转型[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明;荒诞极处见真实[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韦继丰;现代性视野中的打工诗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李本加;藏族文学语言学及其艺术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王佳佳;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徐庆侠;论阎连科小说的“寻找”主题[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亚男;论严歌苓小说中的日常生活叙事[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建文教授与外国文学翻译及研究[J];社科纵横;2003年02期

2 严蓓雯;"外国文学与本土视角"研讨会综述[J];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04期

3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2006年年会在乌鲁木齐召开[J];国外文学;2006年04期

4 ;本刊将与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理论与阐释:新世纪外国文学研讨会”[J];国外文学;2007年01期

5 吴春生;王占峰;张佐娟;王慧玲;徐洁;;外国文学多媒体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05期

6 ;外国文学畅销书目录[J];外国文学动态;2007年02期

7 ;外国文学畅销书目录[J];外国文学动态;2007年03期

8 胡小英;;试论外国文学课堂小组合作研究学习教学[J];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9 备闻;;走近经典——中国外国文学年会第九届年会召开[J];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04期

10 杨光子;高颀;;回顾·探索·展望——“外国文学理论六十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外国文学动态;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守仁;;序[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2 ;序[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3 何方;;绿原与外国文学[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忠祥;;“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学术研讨会开幕词[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永健;;“我不停地滚动我的桶”——论绿原与外国文学[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郝雁南;董桂君;;《圣经》基本词汇漫说[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7 邹建军;;外国文学的网络化与文学教育的大众化[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先霈;;“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学术研讨会闭幕词[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钱志富;;曾卓与外国文学之关系初探[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聂珍钊;;论科学文化素质与外国文学教育[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曾艳兵;外国文学遭遇困境[N];社会科学报;2008年

2 韩国外国语大学 林大根;对外国文学采取受用态度[N];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石海峻;专家探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与外国文学”[N];光明日报;2002年

4 世文;反思20世纪外国文学[N];文艺报;2003年

5 郭秀媛;外国文学研究应拓展接受对象群[N];文艺报;2008年

6 王长国;现代化进程与外国文学[N];社会科学报;2008年

7 吴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首席专家、浙江大学教授;外国文学经典研究的转向与拓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禾泽;外国文学奖评选不乏争议[N];中国文化报;2014年

9 章祖德;外国文学出版:市场压力下的舞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10 何其莘;全国英国文学学会第三届年会的开幕词[N];中华读书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奚念;翻译在外国文学经典建构中的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日莉;我国外国文学翻译出版现状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5年

2 张林华;北大学生与外国文学翻译[D];北京大学;2007年

3 沈倩倩;中华书局外国文学译著出版研究(1914~1949)[D];南京大学;2012年

4 马芳;中学语文外国文学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容美霞;论外国文学对余华创作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丽莉;余华与外国文学[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36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836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b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