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精神世界的象征意象解读
本文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精神世界的象征意象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麦田里的守望者》 象征意象 实物 颜色 命名
【摘要】:塞林格在其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成功运用大量象征主义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在特殊时代背景下、内心充满矛盾的具有独特性格特征的主人公形象。本文通过对小说中实物、颜色、命名等一系列象征意象的解读,帮助读者更为细致、全面地理解霍尔顿复杂的精神世界。
【作者单位】: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麦田里的守望者》 象征意象 实物 颜色 命名
【基金】:湖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资助重点课题(2014A132)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一首诗中的意象就像一系列放置在不同角度的镜子,当主题过来的时候,镜子就从各种角度反映出主题的各个侧面。但它们不仅仅反映主题,还赋予主题以生命和外形,它们足以使精神形象可见。”诗歌中的意象如此,小说中的象征意象亦如此。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运用象征主义手法,极力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瞿云婕;;《霍华德别业》和《印度之行》意象体系的嬗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2 李方亮;;废墟中的还乡——师陀短篇小说中的意象解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3 翁菊芳;;精彩纷呈的意象——以施蛰存荒诞小说《魔道》为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高岭;;月与日的辉映与逆变——《金锁记》的整体意象模式[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5 王晓娟;王欣;;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西风颂》的象征手法浅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阮霄羽;;《本杰明·巴顿奇事》中倒运式象征运用研究[J];长城;2010年02期
7 李跃力;论郁达夫小说中的自然意象[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周小英;;李商隐“无题”诗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意象主要表现形式之比较[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丁颖;论《呐喊》、《彷徨》的意象设置与情感特征[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罗晓燕;荒原上的传奇和西进史的挽歌——论《与狼共舞》中象征手法的运用[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曼琼;翻译家卞之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翼;中国现代散文诗的诗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彦利;先锋叙事新探[D];山东大学;2005年
4 李蕾;建筑与城市的本土观[D];同济大学;2006年
5 陈晨;现代人文视野中的乡土体验与文学想像[D];山东大学;2006年
6 刘芳;诗歌意象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高建青;作为政治的文学语言[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王大桥;中国语境中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视野及其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谢锡文;边缘视域 人文问思[D];山东大学;2008年
10 付丹;从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三次转型看文学语言的发展模式[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刚;刘长卿诗歌意象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张宜琳;茨威格与施蛰存小说女性人物心理探析[D];江南大学;2010年
3 李亚栋;论阎连科小说的魔幻意象[D];河南大学;2011年
4 谭红;艾默斯特镇的雏菊与明水泉畔的江梅[D];西南大学;2011年
5 王丽敏;莫言小说意象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马俊丽;论张爱玲作品中月亮意象的传承与超越[D];暨南大学;2011年
7 张莉娜;论日本汉学界的唐诗意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璐;论翟永明近期诗歌创作中现代与传统的融合倾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范岩炎;论《哈利·波特》中蛇意象的功能[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静;门意象与“屋里的天使”—乔治·艾略特小说中女性观解读[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影秋;;《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个性及其成因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1期
2 刘瑶;李黎;;霍尔顿·考尔菲德:矛盾的孤立者——解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复杂个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3 李文星;;霍尔顿的认知障碍——再评《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3期
4 郎晓娟;;霍尔顿:美国三喻文化的一面折射镜[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周丹丹;;霍尔顿在自我孤立中成长[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3期
6 李佳芩;;成长路上的迷茫与顿悟——解读影响霍尔顿成长的因素[J];科技信息;2012年35期
7 刘芳;;生活的逃兵——记《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8 玉策;霍尔顿教授谈科学的想象力[J];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06期
9 刘景华;霍尔顿“后封建”社会理论述评[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10 杨双菊;;霍尔顿的烦恼[J];作家;2008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阮倩;;霍尔顿“误读”出的虚假人生[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洁;;从叛逆到妥协——用心理分析法解读霍尔顿[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籍琰;;从抗拒到和解——评《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精神成长历程[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4 蔡娴;;无声的抗议 遥远的呼唤——《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心理解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甘婷;;追求人性的真、善、美——霍尔顿与贾宝玉精神世界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6 彭朦朦;;《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二元对立的消解[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阮倩;;“童贞”观念的初始——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解构主义批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武炳新;霍尔顿:生活在程序之外[N];中国邮政报;2002年
2 王平;快速开新店的秘密[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3 儿童文学作家 徐鲁;男孩子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董国超;“麦田守望”与“解救兔子”[N];文艺报;2011年
5 ;威尔士:大不列颠王冠上的明珠[N];国际商报;2008年
6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梁永安;有一种生存叫“霍尔顿”[N];解放日报;2010年
7 宫敬才(本报书评人);超越科学与人文两极对立的“第三条道路”[N];中华读书报;2006年
8 年月;青春小说唤醒青春记忆[N];厦门日报;2005年
9 刘兵(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技所);远离爱因斯坦的科学与反科学之争[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瑛;霍尔顿形象解读[D];南昌大学;2006年
2 董晓飞;《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考菲尔德人格的弗洛伊德式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李玉晶;《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精神成长[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4 肖岚;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心理症状及根源[D];山东大学;2010年
5 赵恩鹏飞;霍尔顿的困境[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方平;孤独的守望者——霍尔顿精神世界解析[D];吉林大学;2004年
7 李兰冬;从青年心理学角度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考菲尔德[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贾菲菲;论《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异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郑春华;从尼采的虚无主义角度解读霍尔顿的“迷失”[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夏丹;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弗洛伊德式精神分析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426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842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