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论《诗学》中的“发现”与“突转”

发布时间:2017-09-13 18:40

  本文关键词:论《诗学》中的“发现”与“突转”


  更多相关文章: 《诗学》 发现 突转


【摘要】: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了"发现"与"突转"两个概念,指出两者在悲剧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从《诗学》中的"发现"与"突转"的释义及作用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阐释。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关键词】《诗学》 发现 突转
【分类号】:I106.3
【正文快照】: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西方美学的开山之作,对西方戏剧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诗学》主要讨论了悲剧,认为“悲剧中最能打动人心的成分是属于情节的部分,即突转和发现”1。可见“突转”和“发现”在悲剧中的重要地位。一、《诗学》中的“发现”和“突转”释义“发现”,亚里士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健生;“发现”与“突转”在中国古典戏曲艺术中的运用[J];民族艺术研究;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铭;;《林兰香》的成书年代考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王晓琴;;笑永远是自觉的——论老舍的幽默创作风格[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游飞;;电影叙事结构:线性与逻辑[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蓝天;;论李渔叙事美学中的市民意识[J];北方论丛;2008年06期

5 关伟;;沈德潜对“温柔敦厚”诗教的再阐释[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刘晴;论李渔商业化戏曲创作的理论意义[J];当代戏剧;2005年04期

7 姜耕玉;艺术形式:线条、动作、声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王佳佳;;论中国艺术理想境界的特征[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吴艳萍;;李渔以叙事为中心的戏曲理论成因探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龚德全;陈玉平;;布依戏与传统戏曲审美[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储著炎;晚明戏曲主情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黄大宏;唐代小说重写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艳琪;祁彪佳及其《远山堂曲品·剧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王仙瀛;苏州弹词《西厢记》文学探源[D];苏州大学;2002年

5 王琦;袁于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军;文类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7 勾艳军;日本近世小说观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高源;李渔的整体戏剧观念及其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吕辉;陆游七言律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志宏;明清传奇叙事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高峰;论苏轼散文理论的继承与创新[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恒存;走向困境的讽刺文类[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季芳;董每戡“中国戏剧史学”理论体系初探[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4 李亮亮;蔡}[《西清诗话》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龚德全;布依戏艺术审美论[D];贵州民族学院;2010年

6 王U,

本文编号:845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845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6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