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眼睛——从视觉优先性看俄狄浦斯的悲剧
本文关键词:为什么是眼睛——从视觉优先性看俄狄浦斯的悲剧
【摘要】:视觉在古希腊文化中占据着引人注目的优先地位,甚至被提升到人类存在本体的高度。古希腊人对不朽声名的追求以及对敌人尸体的虐待,均与此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视觉意象大量出现于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一剧中,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而且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考与文化意味。可以认为,《俄狄浦斯王》是一出眼睛的悲剧。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眼睛 视觉 形象 俄狄浦斯的悲剧
【分类号】:I106.3
【正文快照】: 《俄狄浦斯王》的读者绝不会忘记俄狄浦斯最后自毁双目那骇人的一幕[1]95。虽然它没有直接呈现给观众,而只是经由报信人之口道出,但其血腥与恐怖仍然引起了后来诸多剧作名家的非议。人类自我惩罚的方式有很多种,俄狄浦斯王为什么偏偏选择了自戕?进一步说,人类选择自戕的身体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小枫;“这女孩儿的眼睛为我看路”——纪念罗念生先生逝世十周年[J];读书;2000年12期
2 刘慧儒;俄狄浦斯的眼睛[J];读书;2004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明;;《凤阳士人》情爱模式的叙事伦理学诠释[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2 李占伟;;视觉霸权反思与多重审美感知重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林颐;;“自我”的两个维度——读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窦晓光;浅析邓小平关于时间的看法[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6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7 李霞;论儒道生命观的理性精神及其历史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8 曾裕华;;论古希腊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9 赵光旭;;诠释学与华滋华斯的“化身”诗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李孟国;;海德格尔的“伦理”论题与存在之真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存勇;;俄狄浦斯何罪之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2 张洁;孙世友;;浅析俄狄浦斯悲剧命运的成因[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39期
3 蒋承勇;走向文明的艰辛——从俄狄浦斯的“弑父娶母”谈起[J];名作欣赏;2001年04期
4 王昌树;“俄狄浦斯”情结的消解——兼谈艺术价值的生成[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5 刘慧儒;俄狄浦斯的眼睛[J];读书;2004年08期
6 孟德群;俄狄浦斯的错误及其人生启示意义[J];名作欣赏;2005年12期
7 杨德煜;关于索氏俄狄浦斯悲剧的几点澄清[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刘洪涛;;与荒诞的人生对抗——从《俄狄浦斯》到《等待戈多》[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9 聂珍钊;;伦理禁忌与俄狄浦斯的悲剧[J];学习与探索;2006年05期
10 王银辉;;“后殖民”理论视阈下的俄狄浦斯神话[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唐卉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村上春树作品中的俄狄浦斯主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王以培;冉瞎子与俄狄浦斯[N];中华读书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程竹;话剧《俄狄浦斯城》:看得懂,,可借鉴[N];中国文化报;2013年
4 张杭;《俄狄浦斯城》:权力寓言[N];北京日报;2013年
5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崔增宝;俄狄浦斯只是精神分析的钥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伟;经验的断裂与重建:论俄狄浦斯的悲剧性存在[D];西南大学;2011年
2 陈颖;《俄狄浦斯王》的符号学解读[D];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
3 崔兆磊;从命运悲剧看人的有限性[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齐松梅;斯芬克斯的“谜”与“密”[D];海南大学;2013年
5 杨业花;悲壮的胜利—从尼采的酒神精神研究《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的无辜性与崇高精神[D];云南大学;2015年
6 梁瑞;中西方文化影响下的恋母情绪[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栗萍;质疑埃利卡的身份[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551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855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