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大师和玛格丽特》与中国当代先锋叙述的转型

发布时间:2017-09-16 19:44

  本文关键词:《大师和玛格丽特》与中国当代先锋叙述的转型


  更多相关文章: 《大师和玛格丽特》 中国先锋作家 转型 叙述连通现实


【摘要】:布尔加科夫的《大师和玛格丽特》最初进入中国时,一度未能进入先锋作家的期待视野;直至上世纪90年代伊始先锋叙述酝酿转型之际,方才成为其重要的影响源。《大师和玛格丽特》俨若"道路"与方法,将"先锋之后"的作家"带到了现实面前",使其渐次领悟叙述如何连通现实,如何在蹬地后自由"飞翔"。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大师和玛格丽特》 中国先锋作家 转型 叙述连通现实
【分类号】:I512.074
【正文快照】: 一、一部翻译小说的沉寂与激赏1987年,《大师和玛格丽特》的两个中文译本面世。1机缘凑巧的是,尽管有学者将1985年马原发表《冈底斯的诱惑》看作是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起点,但其真正集束出现的时间却正是1987年。这一年众多作家携其先锋之作联袂登场:有苏童的《一九三四年的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苏童 ,张学昕;回忆·想象·叙述·写作的发生[J];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6期

2 格非;长篇小说的文体和结构[J];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03期

3 余华,杨绍斌;“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J];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01期

4 林舟;;永远的寻找——苏童访谈录[J];花城;1996年01期

5 格非;李建立;;文学史研究视野中的先锋小说[J];南方文坛;2007年01期

6 残雪;;因何无缘经典——和友人谈论《大师与玛格丽特》[J];山花;2009年17期

7 张清华;;《山河入梦》与格非的近年创作[J];文艺争鸣;2008年04期

8 格非;胡彦;;格非访谈录[J];作家;1996年08期

9 贾平凹;;文学的大道[J];文学界(专辑版);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胜学;;论格非小说中神秘氛围的文化来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2 雷胜学;;乌托邦的修辞幻象——格非小说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胡军;论余华小说中的暴力与死亡叙述[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范国宁;贾玉婷;;先锋小说与中国道家文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张勇;;以写实方式展开对苦难的叙述、追溯和救赎——论余华长篇小说《活着》[J];巢湖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段斌;胡红梅;;艰难的救赎——《米》的新历史主义意蕴[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7 杨俊国;从“无我”的叙述到“有我”的介入——谈余华小说的转型及意义[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8 庞守英;寻找先锋与传统的结合部——余华长篇小说的叙事学价值[J];当代文坛;2003年05期

9 冯勤;;非议中的执守——从叙述立场几度转变看余华小说的先锋本质[J];当代文坛;2007年03期

10 刘军;;论苏童小说的女性叙述之演变——以《妻妾成群》、《蛇为什么会飞》、《碧奴》为例[J];当代文坛;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文贵良;;文学汉语:现代想像与当代生长[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景银辉;“文革”后中国小说中的创伤性童年书写[D];上海大学;2010年

2 郝敬波;论新时期短篇小说的艺术创新[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源;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龙慧萍;当代文学中的反乌托邦寓言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5 郝魁锋;先锋之后的文学踪迹[D];河南大学;2012年

6 傅晓微;艾·巴·辛格创作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坛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5年

7 黄伟;《日瓦戈医生》在中国[D];暨南大学;2006年

8 王丽霞;世俗化时代的文学镜像[D];浙江大学;2006年

9 宫月丽;从俄罗斯文学透视俄罗斯的宗教哲学理念[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谈凤霞;“人”与“自我”的诗性追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文杰;海岩小说与影视的互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陈春霞;苏童与麦卡勒斯小说的南方情结及呈现方式比较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张玲;余华《活着》中的死亡叙事及修辞处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颜晶晶;父亲形象的颠覆与回归[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朋飞;苏童小说创作死亡意象论[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耿雪芹;论苏童小说的放逐母题[D];南京大学;2011年

7 赵艳茹;论苏童小说中的“感伤”格调[D];暨南大学;2011年

8 张庆光;神秘:生命困境的诗意呈现[D];暨南大学;2011年

9 邓晶晶;格非小说创作转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胡蓉;论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形式之美[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婧;玛格丽特[J];布老虎青春文学;2005年02期

2 蔡青;高速平;;宗教诗人玛格丽特·艾维森简论[J];飞天;2010年06期

3 邱华栋;;玛格丽特的气味[J];作家;2003年01期

4 蒋光宇;;钢琴上的黑白左右手[J];才智(才情斋);2005年07期

5 刘祥文;;人魔神交融的“三位一体”——《大师和玛格丽特》中女主人公形象分析[J];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01期

6 张琼;;《茶花女》中玛格丽特悲剧形象浅探[J];文学教育(上);2009年01期

7 何光全;;玛格丽特·海琴斯·桑格[J];成人教育;2012年05期

8 徐金德;;丹麦的两位玛格丽特女王[J];上海集邮;2011年02期

9 紫不语;向右向左;;玛格丽特未成年·结局篇[J];今古传奇(奇幻版上半月版);2011年01期

10 刘恩艳;;《大师和玛格丽特》中玛格丽特的形象分析[J];金田(励志);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建刚;;狂欢:一种颠覆的基调——论《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的狂欢化主题[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程丽;改造重点项目提升商贸档次[N];绍兴日报;2006年

2 陈盈;英名校招生“挑肥拣瘦” 落选生家长索赔要求获准[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3 记者 杨玲玲;与中国合作尤其重要[N];中国医药报;2010年

4 何瑛;玛格丽特公主反叛与克制的一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5 范方俊;《大师与玛格丽特》的意蕴[N];光明日报;2003年

6 徐冰川;法国破获最大组织妓女卖淫案[N];检察日报;2002年

7 康慨;俄罗斯为《大师和玛格丽特》狂[N];中华读书报;2006年

8 徐则臣;玛格丽特·德·默尔和她的《灭顶》[N];文艺报;2011年

9 沈睿;玛格丽特——桑格:为女性生育权奉献一生[N];中国妇女报;2012年

10 本报特约编译 冯焱;寻找“沉睡杀人恶魔”[N];世界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大师和玛格丽特》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雅宁;试论《北与南》中女主人公的人物塑造:玛格丽特的多重功能[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董亚娟;论玛格丽特·德·瓦卢瓦[D];郑州大学;2010年

3 党兆颖;玛格丽特·沃克及其《欢乐》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吴雪梅;《大师和玛格丽特》人物的宗教文化阐释[D];西南大学;2009年

5 代鹏;论《大师和玛格丽特》的艺术创新[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鲁先牧;从玛格丽特.德.纳瓦尔的《七日谈》看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观[D];辽宁大学;2013年

7 陈雪;黑暗中孤独前行的骑士[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石莹;运用“二元对立”原则解读《大师与玛格丽特》[D];吉林大学;2012年

9 曲佳芮;小说《南与北》中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10 胡娇;论《南方与北方》中玛格丽特的女性社会空间[D];湘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65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865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a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