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后殖民女性主义视阈下的《皮格马利翁》

发布时间:2017-09-20 17:07

  本文关键词:后殖民女性主义视阈下的《皮格马利翁》


  更多相关文章: 《皮格马利翁》 后殖民女性主义 殖民压迫 性别压迫


【摘要】:后殖民女性主义认为除了父权制,压迫妇女的因素还有很多。鉴于此,该理论倡议将性别问题放在国家、种族、殖民与被殖民的各种因素中去探讨。在反抗父权制的同时,必须反抗殖民主义及帝国主义。通过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读萧伯纳的剧作《皮格马利翁》,我们可以看到:伊莉莎遭受了源自阶级差异、男权意识和父权制思想的殖民压迫,同时也遭受了源于性别差异的性别压迫。
【作者单位】: 昆明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皮格马利翁》 后殖民女性主义 殖民压迫 性别压迫
【基金】:昆明学院教学改革及教学质量工程创新项目“英语专业基础阶段阅读类课程改革实验”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I561.073
【正文快照】: 乔治·伯纳德·萧(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即大家熟知的萧伯纳,192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是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其对社会问题的写实主义风格影响了后世许多作家。他的作品被归入了那个时代能使人兴奋、使人着迷和使人气愤的少数剧作之列,同时也进入了国际保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翠翠;;论香港怀旧电影的后殖民主义倾向[J];文教资料;2013年29期

2 袁羽;;中美电影的后殖民性[J];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3 蔡新乐;后殖民状况下还有翻译吗?——“翻译”的再概念化简论[J];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04期

4 陈亚明;;电影《撞车》的后殖民阅读[J];电影文学;2008年20期

5 王富;欧宗启;;论权力与后殖民语言现象——兼与罗世平先生商榷[J];社科纵横;2009年11期

6 庞芳;;后殖民视阈下晚清与五四时期的翻译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1年23期

7 韦朋;;《窈窕绅士》的后殖民意味[J];飞天;2012年14期

8 葛校琴;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阈——对国内归化/异化论者的一个提醒[J];中国翻译;2002年05期

9 宋德发;刘昭君;;为什么是库切——读高文惠《后殖民文化语境中的库切》[J];德州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关晶;;不再沉默的“他者”——《接骨师之女》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J];电影文学;2008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斌;;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后殖民视野中的方言电视剧[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匡钊;后殖民[N];光明日报;2002年

2 王腾飞;与后殖民说再见[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聂馥玲 内蒙古大学;科学在后殖民时期[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邱家和;重新认识全球化时代的“本土”价值[N];上海证券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闫正坤;后殖民伦敦的身份策略[D];厦门大学;2007年

2 聂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下《午夜之子》的主题解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林苑;《午夜之子》中的后殖民身份构建与混杂[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4 刘庆楠;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看托妮·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5 李怡青;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看《道德经》的三个英译本[D];苏州大学;2010年

6 高彩娥;论《耻》中的后殖民创伤[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893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8893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8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