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家庭创伤与身体创伤记忆——解读《天使,望故乡》中的创伤书写

发布时间:2017-09-21 05:13

  本文关键词:家庭创伤与身体创伤记忆——解读《天使,望故乡》中的创伤书写


  更多相关文章: 天使 望故乡 家庭创伤 身体创伤 创伤记忆


【摘要】:创伤书写是《天使,望故乡》的重要写作特征。沃尔夫以甘德家庭为社会基本单位,刻画了甘德家庭成员行为的反常、举止的怪异、家庭创伤与身体创伤记忆以及身份焦虑,创造了颇具典型意义的创伤家庭人物。以创伤理论为视角,运用文本细读方法,分析小说主人公尤金·甘德的创伤经历,有助于挖掘《天使,望故乡》在创伤历史记忆、创伤身份塑造、创伤文学写作方面所具有的重要理论与现实价值。来自家庭的创伤造成了甘德家孩子们的身体创伤记忆。创伤记忆塑造了南方人的自我,沃尔夫和其他南方作家一起,开始了漫漫时间长河中对过去的反思和自我探寻之路。
【作者单位】: 安徽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天使 望故乡 家庭创伤 身体创伤 创伤记忆
【基金】:安徽科技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SRC2014411) 安徽科技学院人文社科项目(SRC2014355)产出论文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托马斯·沃尔夫(Thomas Wolfe,1900~1938)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山区小镇阿什维尔。《天使,望故乡》(Look Homeward,Angel)是她的处女作,被列为美国南方文学的经典著作,和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一起开启了南方文艺复兴时代,在美国南方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天使,望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艳兰;;《天使,望故乡》中的孤独[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王洁非;;《天使,望故乡》中的迷惘亲情[J];芒种;2014年04期

3 杨艳兰;;《天使,望故乡》中无家可归的孤独[J];文教资料;2008年12期

4 刘炜;;《天使望故乡》中母亲的“美国梦”解析[J];长城;2013年10期

5 刘积源;;论《天使,望故乡》中的畸形情爱[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王晓光;姜艳;;《天使,望故乡》的解构性评析[J];大家;2011年03期

7 郑军;;流浪的心,漂泊的魂——解读《天使望故乡》中的流浪情结[J];作家;2012年22期

8 杨艳兰;;论《天使,望故乡》的抒情风格[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买琳燕;;《天使,望故乡》中的意象呈现[J];名作欣赏;2008年02期

10 严文珍;;流浪的精神气质与矛盾的家园情结——读托马斯·沃尔夫的小说《天使,望故乡》[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文珍;《天使,望故乡》中的对话缺失和失衡的人际关系[D];兰州大学;2011年

2 李孟漪;解析《天使,,望故乡》主人公成长过程中引导性人物形象[D];吉林大学;2009年

3 王芸;从理想主义到实用主义:论《天使,望故乡》及其续篇的主人公形象[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晶然;论《天使,望故乡》中的追寻主题[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闫文芳;《天使,望故乡》:尤金的成长和恋母情结[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林夏莉;从《天使,望故乡》中“门”的意象分析其人物的精神成长[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凤娟;追寻自由之路[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8 陈海峰;存在主义视角下汤姆斯·沃尔夫《天使,望故乡》的解读[D];河南大学;2009年

9 江爱钦;孤独与矛盾中的成长[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董静娟;在艺术中重获失落的天堂——试析《天使,望故乡》中尤金对自由的追求[D];河北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892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892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5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