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明威作品的创作特征——以存在主义为视角
本文关键词:论海明威作品的创作特征——以存在主义为视角
【摘要】:以往关于海明威作品的创作特色的研究主要从冰山理论视角入手。从存在主义视角分析发现,海明威的作品主要有人物刻画上的"存在先于本质"、以"荒谬"和"痛苦"为基本主题、人物行动上的"自由选择"以及"他人即地狱"的环境描写四个典型的存在主义特征,这一特征与存在主义文学具有高度一致性。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
【关键词】: 海明威 作品 存在主义 特征
【基金】:2013年度广西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SK13YB110)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一、存在主义与海明威的创作哲学上的“存在”概念是指由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丹麦著名神学家、哲学家基尔克加尔(1813—1855)在19世纪率先提出了“存在主义”,并奠定了宗教存在主义思想体系,后来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对该概念进行改造,创立了存在主义哲学[1]。这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覃承华;;死亡主题与硬汉人物:海明威的焦虑呈现与消解[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10期
2 滕永文;;试析海明威早期小说作品中的死亡意识[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3 覃承华;罗显克;郭小娟;;从存在主义视角解读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J];绥化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覃承华;;死亡主题与硬汉人物:海明威的焦虑呈现与消解[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10期
2 黄文丽;;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女性主义倾向[J];名作欣赏;2014年11期
3 陈周云;;海明威短篇作品中的死亡体验[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4 曹曦颖;;《第22条军规》中小人物的生存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5 覃承华;;论海明威小说的空间性[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芦莎莎;存在主义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体现[D];西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覃承华;;哈代“幻灭”主题成因论略[J];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覃承华;;基于人格结构理论的作家创作过程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滕永文;;试析海明威早期小说作品中的死亡意识[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4 董衡巽;海明威短篇创作模式探求[J];美国研究;1988年03期
5 朱莉;试论海明威的死亡哲学[J];国外文学;2003年03期
6 于冬云;对海明威小说的重新阐释[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更祥;海明威研究综述[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马云飞;海明威作品的主题批评[J];龙岩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3 孙小洁;海明威的标题艺术[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刘定远;席欢明;;抗争:解读海明威的另一主题[J];新余高专学报;2006年03期
5 苏顺强;;海明威小说的对话功能[J];文学教育(上);2007年11期
6 郭元波;唐爽;;激发和唤醒沉睡的意识——再读海明威[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江松强;普丰广;;简论海明威小说的简洁性[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2期
8 叶青;;理想与现实共存——浅析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形象[J];新余高专学报;2008年02期
9 郑颖;;海明威《在异国》的战争悲剧精神[J];艺术广角;2009年01期
10 黄俏;;从记者到作家———试论海明威小说的“新闻”性写作[J];新闻爱好者;2009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薇;;海明威小说的电影化[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2 韩星;;硬汉精神是如何炼成的——略论海明威小说中的死亡主题[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3 韩晴;;论海明威小说《雨中的猫》中“冰山原则”的体现[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辑)[C];2012年
4 李慧敏;于建华;;漫谈海明威的笔和枪及其死亡意识[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冉利华;论海明威小说的“冰山”风格[N];文艺报;2005年
2 陶洁;作家的名字与经济价值[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兰晓萌;永别了,武器[N];华夏时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峰;“渔”行为与海明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薇;海明威小说的叙事艺术[D];苏州大学;2003年
3 于冬云;厄内斯特·海明威与现代性的悖论[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能维;海明威笔下的女性世界[D];苏州大学;2008年
2 赵若纯;海明威作品中的两性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颖;解读海明威的死亡主题[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李华琳;海明威的性别观[D];山东大学;2009年
5 田瑛琦;战争与海明威的文学创作[D];山东大学;2009年
6 方轩;海明威小说的叙述艺术与策略[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晓霞;论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中的叙事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李坤;[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于洪军;从接受美学解读海明威战争小说的社会功能[D];黑龙江大学;2009年
10 张心嘉;敢与命运抗争的“准则英雄”[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281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928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