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文化视角下的中日狐狸形象研究——以儿童文学作品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7-09-28 14:07

  本文关键词:文化视角下的中日狐狸形象研究——以儿童文学作品为中心


  更多相关文章: 本土思想文化观 民间信仰 审美意识 儿童文学 狐狸形象


【摘要】:本文以中日两国儿童文学作品中塑造的狐狸形象作为研究对象,试从信仰、审美等文化视角分析两国儿童文学作品中狐狸形象迥异之原因。阐明中日两国本土思想文化观的不同是导致两国人民产生各自独特意识形态的主要原因。强调追溯中日两国本土思想文化观的历史变迁是探究中日文艺、民俗等差异的主要途径,也是增进异文化间相互理解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本土思想文化观 民间信仰 审美意识 儿童文学 狐狸形象
【分类号】:I106.8-03
【正文快照】: 引言读者们看完后不禁拍手叫好,因为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在谚语、成语乃至神话故事中,狐狸常被人们赋予好猎手。还有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的优秀儿童一种神秘的色彩。例如,在中国就有“狐假虎威”、“狐文学作家沈石溪(1952年—今)通过对动物的行为方狸总要露尾巴,毒蛇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隽雪艳;;日本人的美意识与无常思想[J];日本学刊;2008年04期

2 张婷婷;;从日本茶道形成的历史看日本人的本土化创新意识[J];东北亚外语研究;2013年03期

3 李娜;;浅谈狐狸文化的历史流变和现代解读[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大千;;审死之美——以《情书》和《入殓师》为例谈日本人的死亡认知[J];电影评介;2011年21期

2 郑龙云;;人的时间性存在与美学的现代性课题[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3 高云球;王巨川;;东北沦陷区殖民统治下的强权文化机制论说[J];北方论丛;2014年05期

4 蓝泰凯;;石原慎太郎:从右翼作家到反华急先锋[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5 张群;;从牡丹和樱花看中日两国的审美意识[J];城市地理;2015年18期

6 刘凌;;“广岛——日本‘最具活力’的城市”中的文化冲击[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7 张曼;;文学性坚守:翻译由意义传达到诗意探索——以张爱玲自译小说The Golden Cangue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梁艳;;从牡丹和樱花看中日审美意识的差异[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9 余聪;;试论中日民间故事中狐狸形象的异同[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09期

10 李英英;;唐律令制在日本的传播[J];黑龙江史志;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强;;中国与琉球群岛及日本戏剧文化交流[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21辑——历史上中外文化的和谐与共生: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卢丽;南原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黎力;明治以来的日本汉字问题及其社会文化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3 孟磊;杨守敬对日本近代书风影响[D];中国美术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丰;扶桑之花画中绽[D];南昌大学;2010年

2 包来英;宗教浸润下的诗意想象[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于永丽;日本动画暴力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徐小荟;佛教对镰仓时代日本社会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3年

5 卞婧慧;试论《方丈记》中消极的无常观[D];苏州大学;2013年

6 刘芬;今道友信自然美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7 郭妍质;论古着和服纹饰在现代服装的运用[D];武汉纺织大学;2014年

8 黄咪咪;扬州—奈良佛教文化交流与中日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9 张铎;日本文化与战后日本外交的演变发展[D];辽宁大学;2014年

10 王云飞;中日文化差异与对日汉语教学中的应对策略[D];郑州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惠新;赵静;邹玲;陈锐;;奥运背景下的中国人形象研究[J];对外传播;2009年04期

2 李兴阳;;“流动农民”的个人现代性与多重文化体验——新世纪乡土电视剧中的“流动农民”形象研究[J];中国电视;2014年01期

3 王利红;形象研究的意义——评鲍绍霖著《文明的憧憬》[J];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03期

4 吴光辉;;日本的中国形象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探索[J];日语教育与日本学;2011年00期

5 叶小舟;;网络视频中的负面富人形象研究[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09年06期

6 张苏敏;;香港媒体中的天津城市形象研究——基于“核心要素契合度比较法”的分析[J];城市;2011年07期

7 钟新;彭大伟;;马克林谈国家形象的塑造与解读[J];对外传播;2012年11期

8 孙晓昕;;文艺复兴时期自画像中的“作坊”与“学院”形象研究[J];美苑;2014年02期

9 崔建勋;;基于文脉视野的区域旅游形象研究——以河南省旅游形象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10 岑卓妍;;框架理论视野下中美灾难片主角形象研究[J];东南传播;201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伟;;现代旅游产业形象研究[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孙霞云 潘明 周燕华;塑造[N];中国国门时报;2012年

2 记者 叶小静;创新世界温州人文化[N];温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晓冬;天马与中国汉代雕塑艺术中马的形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杉;电视女性栏目中女性形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张宛初;建国后中国大陆电影中的外国人形象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3 吴星;2008-2010年中国报纸媒体中的美国形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王珏;新时期军旅剧中军嫂形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5 李婧;《山海经》女性鬼神形象研究与思考[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6 刘苏宁;近年美国情节系列剧中国人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7 杨帆;法国右翼媒体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吕旭峰;中国当代流行文化中的“精英人物”视觉形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9 金明磊;汉代龙形象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

10 郭小照;传媒中的城市形象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36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936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5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