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定家“拉鬼体”和歌的美学风格
本文关键词:藤原定家“拉鬼体”和歌的美学风格
【摘要】:藤原定家的"拉鬼体"和歌在语言风格上与江西诗派的"瘦硬"诗风相似。"瘦硬"是相对于"肥软柔媚"而言,表现为拗折佶屈的词法句法、含蓄粗疏的意象以及阔大壮美的诗境。"拉鬼体"是和歌形式主义美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正如江西诗派注重法度是对"有法之法"的超越,"拉鬼体"是中世和歌对王朝和歌的一种超越、一种"活法",它折射出新古今时代的妖艳歌风开始转向中世和歌的平淡美这一时代风尚。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 和歌 拉鬼体 瘦硬 平淡美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一般规划项目“日本中世歌学歌论核心观念‘幽玄’的诗学阐释”(项目编号:12YJA752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I313.072
【正文快照】: 1藤原定家(1162-1241)在《每月抄》等歌学著作中将和歌文体分成十种,其中“拉鬼体”的独特名称引人注目,《古今集序》说和歌“动天地,感鬼神”、“未用力而感动鬼神”,藤原定家也许是受此启发。日本学者佐佐木信纲《日本歌学史》认为“拉鬼体”是“以刚健为宗旨”[1];久松潜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吕肖奂;从“法度”到“活法”──江西诗派内部机制的自我调节[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2 王向远;;日本古代文论的生成、发展、特色及汉译问题[J];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3 木斋;;论宋初体[J];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04期
4 木斋;论张先词古今一大转变及“始创瘦硬之体”[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李东军;晚唐诗的浓丽美与新古今的歌风[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年04期
6 祁志祥;;江西诗派的形式美论[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黎;;论《诗林广记》对宋诗宋注的摘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杨明;;古代文学批评对于女色和男女情事描写的态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王金花;;论陈师道诗文理论的双重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4 苏丹桂;;新世纪以来张先词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5 贾先奎;;论夏竦的应制诗[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查明昊;;唐五代宫廷诗僧群体诗风的流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陶文鹏;;论胡宿的诗学观与诗歌创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胡建次;;清代诗学理论批评视野中的诗气论[J];北方论丛;2009年02期
9 王树海;刘春明;;佛禅与五代的诗风变易[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沈时蓉;咏物诗的情节链与李商隐的《锦瑟》诗[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伟;明前韦应物接受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明华;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常德荣;南宋中后期诗坛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傅绍磊;唐代后期政治与士风文风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李良;论诗绝句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黄莹;生的极限与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新;宋代杜诗艺术批评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9 邱晓;唐代登高诗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陈才智;元白诗派成立之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何丽;两宋的僧诗批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晓利;南宋词社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郑国武;王安中诗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X;南宋“中兴四大家”词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蒋郭晶;辛文房《唐才子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松;魏野及其诗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孔令敬;周弼诗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玉;韩琦诗歌中人与诗的互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任朋利;宋祁与仁宗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向远;;道通为一——日本古典文论中的“道”、“艺道”与中国之“道”[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6期
2 木斋;论张先词古今一大转变及“始创瘦硬之体”[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王向远;;论“寂”之美——日本古典文艺美学关键词“寂”的内涵与构造[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王燕;;“东方文学:观念与现实”学术研讨会综述[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王向远;;中日“文”辨——中日“文”、“文论”范畴的成立与构造[J];文化与诗学;201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希颖;挣脱与被缚[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各国文学[J];全国新书目;1994年11期
,本文编号:944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944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