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Ι型固有淋巴细胞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及机制

发布时间:2017-07-01 21:10

  本文关键词:Ι型固有淋巴细胞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及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固有淋巴细胞(ILCs)亚群如ILC1和ILC2(分别为适应性免疫应答中Th1和Th2的映像)对病原体感染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临床慢性乙肝(CHB)患者和健康对照外周血和肝组织,运用流式细胞术、定量PCR和ELISA方法,检测CHB患者中ILC1和ILC2的频率、Ⅰ型和Ⅱ型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水平,并与CHB患者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HB患者总ILCs中,ILC1转录因子T-bet、效应细胞因子IFN-γ、ILC1分化相关信号通路分子IL-12/IL-12R水平均显著升高。升高的ILC1亚群频率与CHB患者肝损伤显著相关,但与替比夫定疗效无明显关联。虽然ILC2相关的转录因子、细胞因子等在CHB中也升高,但升高的幅度均低于ILC1细胞。而且,ILC2细胞活性与HBV拷贝或肝损伤均没有显著关联。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了ILC1在CHB病理过程中的潜在促炎作用,以及ILC1及其相关分子可能是CHB诊断、预后甚至治疗的潜在干预靶标。
【作者单位】: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干休所;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全军免疫学研究所;
【关键词】固有淋巴细胞 慢性乙型肝炎 T bet GATA- 替比夫定
【分类号】:R512.62
【正文快照】: 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慢性乙肝(CHB)的主要原因,其可以引起肝脏持续性炎症,导致其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乙肝肝炎的主要机制包括宿主对HBV的免疫应答[1]。虽然CD8+T细胞被认为是介导HBV清除的主要效应细胞,但CD4+T辅助细胞(Th)被认为是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调节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见齐;;替比夫定预防放(化)疗后乙肝再激活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09年05期

2 张弘;宓余强;徐亮;;替比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J];传染病信息;2009年03期

3 张薇薇;袁学华;朱琳;谭华炳;占国清;李儒贵;;岩黄连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40例[J];陕西中医;2010年01期

4 宋伟峰;黄湛镰;林潮双;;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近期疗效分析——附57例报告[J];新医学;2010年06期

5 张彦芳;胡玉红;;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疗效和安全性[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0年03期

6 鲁有水;毛艳;李勇;;和络舒肝胶囊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45例临床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年04期

7 郑玉山;宗敏;陈少艾;;替比夫定治疗53例HBV DNA阴性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观察[J];肝脏;2010年05期

8 张禄;陈琳;张宏丽;杨微波;牛英;李武;;替比夫定治疗重型肝炎短期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3期

9 姚展成;陈明纯;廖文燕;张艳萍;吴毅;李丽燕;冯晶;林美珊;陈楚昂;郑定纲;庄见齐;;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效果和安全性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1年04期

10 王海燕;王煜;彭晓明;刘娅;;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丹;尹德辉;;替比夫定联合紫河车治疗经替比夫定治疗两年以上血清学应答不充分的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30例[A];第二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2 梁伟峰;刘鹏;;替比夫定临床应用初步观察[A];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暨2007年浙江省感染病学、肝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林丹;尹德辉;;替比夫定治疗30例慢性乙型肝炎24周临床疗效观察[A];第十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程丹;陈炎生;刘文涛;黄新造;;替比夫定耐药治疗疗效和安全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全国新发和再发传染病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江远;张玲;吴国庆;杨继源;;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肌酸激酶升高的多因素分析[A];第二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6 陈曦;梁冰;刘双燕;焦健;刘松涛;;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A];第6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林丹;尹德辉;;替比夫定治疗45例慢性乙型肝炎52周临床疗效观察[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彭保安;赵轶;杨小福;缪敏芳;诸林华;虞和永;;替比夫定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A];第三届全国妇产科药学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赵绪海;林丹;;紫河车联合替比夫定优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A];第二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10 姚展成;陈明纯;廖文燕;张艳萍;吴毅;李丽燕;冯晶;林美珊;陈楚昂;郑定纲;庄见齐;;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效果和安全性研究[A];第6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立新;乙肝治疗新药替比夫定将上市[N];健康报;2005年

2 黄芳;“替比夫定”可有效治疗乙肝[N];医药导报;2005年

3 致闻;替比夫定可有效治疗乙肝[N];医药经济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朱国旺;替比夫定帮助慢性乙肝患者达到“双达标”目标[N];中国医药报;2008年

5 记者彭丹;替比夫定效果优于拉米夫定[N];中国医药报;2005年

6 王雪飞;替比夫定抑制乙肝病毒更快更强[N];健康报;2006年

7 朱国旺;替比夫定:为乙肝患者带来更多希望[N];中国医药报;2007年

8 宋欣;慢性乙肝患者坚持替比夫定治疗病情较少复发[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徐述湘;替比夫定可促进乙肝病毒e抗原血清转换[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曾历;新研究带来新启示[N];健康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萍;替比夫定治疗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君;妊娠晚期应用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D];新疆医科大学;2014年

2 张庆英;替比夫定对乙肝病毒转基因鼠孕期的影响及对母婴阻断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张玮;慢性乙型肝炎接受替比夫定达完全应答后序贯普通干扰素巩固治疗疗效的临床观察[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4 潘家超;替诺福韦酯与替比夫定路线图疗法治疗HBeAg阳性慢乙肝临床疗效观察[D];山东大学;2014年

5 高淑春;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与相关预测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6 王红杰;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2年对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观察[D];吉林大学;2015年

7 毕少丽;替比夫定对慢乙肝患者TCR CDR3谱型的影响[D];新乡医学院;2013年

8 孟玉;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和线粒体毒性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医科大学;2014年

9 林青;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HBV RT区序列测定与替比夫定治疗1年疗效的相关性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10 丁坤;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抗HBV病毒疗效对比及不良反应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Ι型固有淋巴细胞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及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7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507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6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