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疑似低致病性禽流感的诊断及防治

发布时间:2018-06-08 02:49

  本文选题:低致病性禽流感 + 蛋鸡舍 ; 参考:《畜禽业》2017年04期


【摘要】:正2014年3月初—4月初,某蛋鸡场2号、3号、4号蛋鸡舍发生了以呼吸道症状(张口呼吸或尖叫、咳嗽、喷鼻、甩头)、消化道症状(粪便为绿稀便。绿便少而碎,灰黄稀便)和产蛋率下降为主要症状的疫情,其中:4号蛋鸡舍的蛋鸡疫情以呼吸道症状为主,3号蛋鸡舍的蛋鸡疫情以消化道症状为主,2号蛋鸡舍的蛋鸡疫情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和产蛋率下降都十分明显。经该场专业技术人员对发生疫病的蛋鸡的临床检查、病理
[Abstract]:From the beginning of March to the beginning of April 2014, the symptoms of respiratory tract (mouth breathing or screaming, cough, nasal spray, head flick, digestive tract symptom) occurred in a hens' house No. 2, No. 3 and No. 4 (feces were green stool). The main symptom of the epidemic is that the green stool is small and broken, the grey yellow stool is dilute) and the egg production rate is decreasing. Among them, respiratory symptoms were the main epidemic situation in No. 4 layer house, digestive tract symptom in No. 3 layer house, respiratory tract symptom, digestive tract symptom and egg laying rate in No. 2 layer house. Clinical examination and pathology of laying hens with epidemic disease by professional technicians in the field
【作者单位】: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金江镇动物防疫检疫站;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农牧局;
【分类号】:S85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日本鸭出现低致病性禽流感[J];饲料工业;2004年07期

2 ;美国在野禽中发现低致病性禽流感[J];中国动物检疫;2006年11期

3 ;国内首个低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在河南问世[J];北京农业;2007年09期

4 马述臣;;低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特点与防控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09年11期

5 ;韩国再次暴发低致病性禽流感[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0年06期

6 吕玲;;老鼠可向家禽传播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J];中国家禽;2012年13期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农业部《关于防止美国纽约州低致病性禽流感传入我国的公告》[J];中国食品;2013年05期

8 崔保安,苗维进,杨明凡,丁聪,王学斌,张素梅,苗舜尧;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河南的分离[J];中国家禽;2001年09期

9 ;在肉鸡产品中还未发现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J];饲料广角;2004年04期

10 ;韩国中部地区再次发生低致病性禽流感疫情[J];中国禽业导刊;2008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慧娟;;低致病性禽流感的特征、危害与防治[A];2009新华杯迎国庆60周年畜牧兽医科技论文集[C];2009年

2 王丹;;低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病特点与防治措施[A];“创新技术与管理,迎接畜牧业面临新挑战”论文集[C];2013年

3 高崧;彭大新;焦新安;甘军纪;吴艳涛;石火英;刘慧谋;刘金彪;张如宽;刘秀梵;;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与禽病原性大肠杆菌的联合感染试验[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会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刁有祥;;低致病性禽流感对养禽业的危害与控制[A];山东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彭军;李顺成;王树明;牛钟相;;孔雀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的分离与鉴定[A];山东农业微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彭宜;张伟;薛峰;汪文斌;李彦芳;孟春;张文俊;刘秀梵;;2006-2008年华东地区家禽中不同HA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原学监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陆新浩;陈秋英;刘鸿;黄建勇;吴勇;任祖伊;刘友生;;近三年宁波及周边县市禽病发生与流行规律的调查[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我国首个低致病性禽流感疫苗问世[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7年

2 李丽静、訾红旗;低致病性禽流感疫苗问世[N];人民日报;2007年

3 吴启发 齐明 伍永久;低致病性禽流感的特征、危害与防治[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4 刁有祥 丁家波;警惕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变脸”暗藏“凶险”[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5 北京AA公司销售服务部 周景忠;关于新城疫及低致病性禽流感的预防[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国华;宁夏中卫县鸡低致病性禽流感防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曹丽萍;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与禽源大肠杆菌的协同致病作用[D];扬州大学;2003年

3 张桂新;动物疫情风险下养殖户防控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940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9940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4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