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羊口疮病毒重庆株的分离鉴定及其F1L基因原核表达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5 08:44
【摘要】: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属于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成员,为有囊膜线性双股DNA病毒,是引起绵羊、山羊发生以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皮肤、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以及结成疣状厚痂为主要特征的接触性、嗜上皮性、人兽共患传染病病原。国内外的研究已证明该病毒是一种变异性较强的病毒,各地分离的病毒在致病性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基因组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表明也存在差异。2013年10月重庆市江津县某羊场羊只出现疑似羊口疮疫情。为了获得地方流行毒株,分析主要抗原基因F1L基因的分子变异特点以及为羊口疮防控的研究奠定基础,本实验开展了以下研究:1.羊口疮病毒重庆株(OrfV-CQ株)的分离鉴定:采集病羊口唇部痂皮,提取核酸,PCR鉴定为羊口疮病毒阳性,以阳性病料接种MDBK细胞分离病毒,通过透射电镜、间接免疫荧光、PCR方法扩增、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和动物感染试验鉴定病毒。结果:阳性病料接种MDBK细胞后,F1至F3代并无明显CPE现象,F4代MDBK细胞于48 h开始变圆、聚集、融合、拉网甚至脱落;透射电镜观察感染细胞的胞浆中有大量成熟与未成熟的病毒粒子;在接毒MDBK细胞浆中观察到了亮绿色的免疫荧光;提取F3~F13代接毒细胞悬液DNA,PCR方法均能扩增出特异性目的片段(708 bp),该序列与GenBank中38株OrfV-F1L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7%~99%;测定F6代细胞毒TCID50值为10-4.25/0.1 mL;细胞培养物人工接种宿主动物山羊,能复制出与羊口疮相似的临床症状。2.羊口疮病毒重庆株(OrfV-CQ株)F1L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GenBank上收录OrfV基因序列(No.AY040083),应用Premier Primer 5.0软件设计针对OrfV-F1L基因全长引物,对OrfV-CQ株F1L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应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DNAStar,SignalP 4.1等)分析序列同源性,绘制遗传进化树,预测二级结构及B细胞抗原表位和信号肽。结果显示:F1L基因PCR扩增产物大小为1023 bp,编码340个氨基酸;与Genbank收录20株相应序列核苷酸同源性为93.9%~98.4%,氨基酸的同源性仅与shanxi株(登录号HQ221964)同源,为95.0%,与其余序列氨基酸同源性为12.2%~13.1%;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β折叠较少,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较多,预测此蛋白可能存在13个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无信号肽区域。3.羊口疮病毒重庆株(OrfV-CQ株)F1L基因的原核表达研究:提取OrfV-CQ株病毒核酸为模板,扩增F1L基因,并将其克隆至pET-32a载体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F1L,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优化表达条件,SDS-PAGE及Western bloting检测目的蛋白表达情况及其反应原性。结果:PCR扩增出F1L基因全长1023 bp,pET32-F1L在BL21工程菌中最佳表达时间为5 h,IPTG诱导浓度为0.2 mmol/L,融合蛋白大小为57.4 kDa,表达S-Tag融合蛋白与Anti-S antibody发生了特异性反应。结论:从发病山羊分离到1株羊口疮病毒,命名为Orf V-CQ株;Orf V-CQ株F1L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F1L基因核苷酸序列比较保守,但存在碱基缺失和突变,F1L蛋白具有众多的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构建了OrfV F1L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5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新敏;张强;;羊口疮病毒的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检疫;2008年11期

2 闫丰超;邵佳;窦永喜;;羊口疮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科学;2013年01期

3 于永忠;佟春玉;宋佰芬;安红波;余丽芸;于力;崔玉东;;羊口疮病毒干预宿主细胞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分子机制[J];病毒学报;2013年06期

4 王光祥;尚佑军;陈江涛;吕占禄;张克山;刘湘涛;;湖北省羊口疮病毒的分离鉴定[J];动物医学进展;2012年11期

5 于永忠;谭强;赵文博;包凯;崔玉东;;羊口疮病毒黑龙江省分离株的分离鉴定[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3年08期

6 李瑞芳;李国华;孟仁;乔军;张辉;陈创夫;;新疆羊口疮病毒分离鉴定及B2L基因分析与表达[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3年03期

7 向智龙;卓建华;程振涛;欧德渊;鲜思美;尹传宝;黄璐;禾彩红;;贵州地区羊口疮病毒B2L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载体构建[J];中国畜牧兽医;2011年07期

8 邱进杰;张素辉;沈克飞;徐登峰;卢茵;;重庆地区山羊羊口疮病毒的PCR鉴定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年05期

9 孔汉金;张克山;刘永杰;尚佑军;刘湘涛;吴斌;;羊口疮病毒ORF125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预测及其在真核表达质粒转染细胞中的定位[J];畜牧兽医学报;2014年08期

10 孔汉金;张克山;刘永杰;尚佑军;刘湘涛;吴斌;;羊口疮病毒B2L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J];中国兽医科学;201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何水林;陈杰;蔡玉书;姚龙涛;;羊口疮病毒的分离与鉴定[A];第四届中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刘远;李文杨;林仕欣;高承芳;张晓佩;董晓宁;;福建省羊口疮的流行病学调查与PCR诊断[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12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华坪县畜牧兽医站 杨永军;不可小视羊口疮病[N];云南科技报;2013年

2 张国华;浅析山羊口疮的综合防治措施[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3 ;综合防治山羊口疮[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铭;羊口疮病毒文登株和石林株毒力致弱及毒力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2 杨钰;羊口疮病毒重庆株的分离鉴定及其F1L基因原核表达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3 李雯丽;陕西白绒山羊和奶山羊羊口疮病原调查及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评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4 涂明亮;羊口疮病毒生物学特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5 田婷婷;羊口疮疫苗研制及其免疫效果评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6 张瑜;羊口疮病毒杨凌株和泸西株的分离鉴定及毒力致弱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7 张立强;羊口疮病原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蜂胶佐剂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8 高晶晖;羊口疮病毒威海株和昆明株的分离鉴定及毒力致弱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9 贾云晓;富平某奶山羊养殖场羊口疮分子病原学调查及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评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10 刘方;杨凌地区羊口疮流行病学调查、病毒分离鉴定及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2719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2719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9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