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为一组特殊人群,由于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发育不成熟,控制甲状腺激素代谢的脱碘酶不成熟及甲状腺结合蛋白的相对缺乏,生后易发生暂时性低甲状腺素血症(transient hypothyroxinemia of prematurity,THOP)。其特点为血中T4水平低而TSH水平正常,多数于数月内恢复正常。胎龄越小,THOP发生率越高。本研究是在测定早产儿生后3~5天足跟血T4、TSH的基础上了解早产儿THOP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对早期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并对胎龄≤32 w或出生体重≤1500g的THOP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应用左旋-甲状腺素(优甲乐)早期干预,观察其对早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研究1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THOP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方法: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系统测定208例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生后3~5天足跟血T4、TSH水平,计算THOP发生率,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 1.THOP发生与胎龄和出生体重相关。T4<77nmol/L,TSH<20mU/L者诊断为THOP。按胎龄分组观察,不同胎龄组THOP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2 w组THOP发生率高于>32 w~组及≥37 w组,>32 w~组与≥37 w组THOP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按出生体重分组观察,不同出生体重组THOP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出生体重≤1500 g组THOP发生率高于1501~2499 g组及≥2500g组,而1501~2499 g组与≥2500 g组发生率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 2.THOP发生与母婴疾病相关。母亲疾病中,产前感染为THOP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减少了THOP的发生率。新生儿疾病中,红细胞增多症、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败血症均为THOP发生的危险因素。 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HOP发生的影响因素,新生儿出生体重、呼吸窘迫综合征、红细胞增多症及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入方程中。 结论:胎龄≤32 w或出生体重≤1500 g的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THOP发生率分别为64%及80%。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呼吸窘迫综合征及红细胞增多症是THOP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减少THOP的发生率。 研究2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THOP的早期临床观察 方法: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系统测定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生后3~5天足跟血T4、TSH水平,研究1的208例婴儿中胎龄≤32 w或出生体重≤1500 g、住院时间>7天、未应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者72例进入本研究的临床观察。对THOP组与对照组新生儿期发病情况、早期生活质量及体重增长进行量化观察比较。 结果: 1.THOP组与对照组新生儿期疾病比较T4<77nmol/L,TSH<20mU/L者诊断为THOP。本组资料中THOP组49例,对照组23例。THOP组与对照组中窒息、颅内出血、反复呼吸暂停、RDS、BPD、红细胞增多症、低钙血症、低血糖症、败血症、PDA、心功能不良及先天畸形的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2.THOP组与对照组早期生活质量观察THOP组较对照组需氧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增加、规则自行排便时间延迟、高胆红素血症持续日龄延长、恢复出生体重日龄及热量达100 kCal/(kg.d)日龄延长、达到出院体重日龄及住院天数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HOP组较对照组恢复出生体重后增长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对于胎龄≤32 w或出生体重≤1500 g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THOP与新生儿期疾病无关,但降低了早期生活质量。 研究3干预THOP对新生儿期发病及早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系统测定胎龄≤32 w或出生体重≤1500 g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生后3~5天足跟血T4、TSH水平。将THOP组82例中完成所有临床观察的6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于生后5~7天开始给予优甲乐8μg/kg.d 4~6周,另一组为对照组。对治疗组与对照组新生儿期发病情况、早期生活质量及体重增长进行量化观察比较。 结果: 1.治疗组与对照组新生儿期疾病发生率的比较治疗组新生儿期颅内出血、反复呼吸暂停、BPD、低糖血症、败血症、PDA及心功能不良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治疗组低钙血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 2.治疗组与对照组早期生活质量观察治疗组较对照组需氧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规则自行排便时间、高胆红素血症持续日龄、恢复出生体重日龄及热量达100 kCal/(kg.d)日龄、达到出院体重日龄及住院天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恢复出生体重后增长速率增快,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生后应用左旋-甲状腺素(优甲乐)干预THOP未能明显改善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早期生活质量,并且治疗组低钙血症的发生率增高,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
【学位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R722.6
【文章目录】:中文摘要
ABSTRACT
论文目录
本文中缩写字母中、英原文
前言
研究1
对象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研究2
对象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研究3
对象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艳可;陈泗虎;王楸;池美珠;钱燕;;早产儿甲状腺功能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年04期
2 Dooley K J;黄薇;;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处理[J];滨州医学院学报;1986年04期
3 李祥民,刘仲熊;早产儿的营养及骨代谢障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0年04期
4 汤广宇,万莉;早产儿的喂养与并发症[J];中国基层医药;1994年04期
5 菲琳;;早产儿补充鱼油可提高视敏度[J];国外医学情报;1994年05期
6 马玉珠;分娩方式对早产儿酸碱平衡的影响[J];现代妇产科进展;1996年01期
7 张弘,石磊,李旭,孙春启;早产儿暂时性低甲状腺素血症[J];中国医刊;1996年11期
8 沈丽萍,李菊荣;产前运用地塞米松预防早产儿并发症50例分析[J];镇江医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9 朱敏;极早早产儿的自发性皮肤斑萎缩[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7年04期
10 王爱云;刘晶晶;;济南地区174例早产儿临床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丽;早产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与语言发育及自主性眨眼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曾凌空;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基因多态性与早产儿肺部疾病易感性的关系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黄海娟;早产儿脑血流动力学与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李志华;早产儿MLS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特点及缺氧对诱发电位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5年
5 曾凌空;肺表面活性物质B基因多态性与早产儿肺部疾病易感性的关系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施亿赟;正常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特征及其成熟规律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蒲杰;TNF-α、TNFRⅡ及其基因多态性与早产的相关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李玖军;卡托普利对高氧致CLD新生大鼠肺组织纤维化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9 胡月;高氧致新生大鼠CLD肺组织VEGF和PDGF表达动态变化及其对肺发育影响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10 李鸣;早产儿铜及其他营养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庄元华;早产儿暂时性低甲状腺素血症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李鹤虹;早产儿痉挛性脑瘫形态学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D];暨南大学;2005年
3 吴苔;婴儿抚触对早产儿血瘦素、IGF-1及骨SOS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4 王欣宁;小于32孕周早产儿静脉用布洛芬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疗效及影响因素[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5 耿琳琳;血液及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8的水平与早产儿脑损伤预后关系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6 龚元杰;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影响的Meta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7 刘春丽;双胎早产儿脑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8 赵子艳;脂联素与早产儿骨密度的关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袁海琳;947例早产临床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10 廖承琳;NICU出院早产儿神经发育预后及影响因素的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
2856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856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