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第七次全国妇科内分泌学术会议纪要.pdf 全文免费在

发布时间:2016-10-07 14:08

  本文关键词: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第七次全国妇科内分泌学术会议纪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网友tiros009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第七次全国妇科内分泌学术会议纪要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生殖医学杂志2013年9月第22卷第9期·会议纪要·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第七次全国妇科内分泌学术会议纪要【关键词】妇科内分泌;会议纪要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第七次全国妇科内分泌学术会议于2013年4月13日~14日在山东省济南市隆重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内分泌学组主办,山东省医学会承办。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全国妇科内分泌领域的知名专家教授和妇产科医师、来自国外和台湾地区的专家、山东省卫生厅领导等。现将其内容回顾性总结如下。开幕式上,本届大会主席陈子江教授总结了妇科内分泌的发展历史,妇科内分泌专业发展到现在,是一代又一代妇产科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郎景和院士和前任妇科内分泌学组组长张以文教授虽未亲临现场,却都发来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视频贺词。开幕式结束之后,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庄广伦教授做了题为“妇科内分泌——我们知多少”的讲座,的确,虽然早在我国古代对妇女的一生所发生的周期性和阶段性变化就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未知的东西也很多,比如月经周期与卵巢周期、卵巢生物学年龄、高龄妇女卵巢周期的调节、降调节对中枢生殖轴的内外影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仍然神秘等。美国著名遗传学家JoeLeighSimpson教授做了题为“生殖医学和研究的未来方向”的精彩报告,探讨了生殖内分泌研究领域中的一些热点和前沿问题,尤其是基因检测在生殖内分泌中的意义,如研究发现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基因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有关,FIGLA(factoringermlinealpha)基因与卵巢早衰(POF)有关。通过基因检测早期发现存在患POF风险的妇女,根据对过度刺激的易感性不同做到个体化促排卵治疗,评估培养中的胚胎,对非整倍体常规行胚胎活检。如确定携带导致POF基因突变的妇女后,可以检查其亲属是否也携带相同的突变,如果发现突变,可以计划使初次妊娠的时间提前,或低温储存卵母细胞。种植前遗传学诊断(PGD)时行非整倍体检测,就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胚胎移植。并研究发现,微小RNA在胚胎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调节作用。所以在未来的生殖医学和遗传可以通过无创的方法检测胎儿游离DNA或RNA,治疗上调或下调的基因,为胎儿筛查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就整合医学(HIM)做了生动精彩的演说,深人浅出,旁征博引,激起了在座医生的共鸣,引来了阵阵掌声。他强调医生一定要有整体观念,同样一个癌,人不一样,结局不一样,如果医生缺乏整体观念,只注重“自管”器官和病变,一边做“好事”,一边做“坏事”,最后病人却死了。最后呼吁需加强HIM实践的推进,因为它包含了全科医学、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来自上海仁济医院的狄文教授就妇科肿瘤患者的生殖健康问题进行了深入解析,如卵巢癌保留生育功能的相关问题: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术后辅以化疗;解决生育问题后,尽早行根治手术,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适应证有:1.年轻有生育要求。2.卵巢交界性肿瘤。3.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4.上皮性卵巢癌(Ia期~Ic期)。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相关问题中,治疗方法有宫颈锥切术和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并保留卵巢辅以助孕技术,前者的适应证为:年轻未育的原位癌患者,宫颈微小浸润癌,切缘无病变,无血管或淋巴侵犯,宫颈管诊刮阴性;后者的适应证为:渴望生育的年轻患者,宫颈肿瘤<2cm,不存在其他不育因素,临床分期为IA2~IBl,鳞癌或腺癌未发现区域淋巴结转移,***镜检查未见宫颈内口上方有癌浸润,新辅助化疗可对病灶不小于2cm者在盆腹腔淋巴切除后进行宫颈广泛切除。严【收稿日期】2013-7—21万方数据生殖医学杂志2013年9月第22卷第9期格掌握适应证才可以做到既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又不影响其生存。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杨冬梓教授讲述了卵泡发育理论的进展及其临床意义,首先介绍了一些概念,如所谓“波”是指一群直径不小于5mm的卵泡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同时其中的卵泡生长至少有两个直径≥6mm,“波”出现日是指“波”中最大卵泡直径达到4~5mm之日。对人类卵泡发生理论的深入认识将带来辅助生育治疗和生育保存的新进展;在黄体卵泡过渡期采用药物控制FSH升高,可能使下一个卵泡波发育同步化;自然的或药物引起的黄体期FSH升高可以使黄体期出现卵泡周期募集从而可能获得成熟卵;人类卵泡生长发育的调控仍有很多未知数值得深人研究探讨。山东省立医院陈子江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田秦杰教授分别对中国和美国的不孕症诊断标准和诊治流程进行了精心解读,供国内医生参考、评价。陈子江教授强调了不孕症的诊断应采用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标准,乃是行业内需遵循的最低标准,具体内容会在卫生部的网站上发布。不孕症的诊断步骤评估可分三级:一级评估即高危患者识别,识别有提示意义的病史、症状和体征;二级评估即病因分类,包括女性不孕症(排卵障碍和盆腔因素),男性不育症和不明原因不孕症;三级评估即病因诊断,要求明确具体病因。来自美国的妇产科教授RichardS.Legro报告的题目是“口服避孕药(OC)与多囊性卵巢综合征(PCOS)”,他认为尽管用OC的妇女比不用OC的妇女发生血栓、心梗、中风的风险增加,但如果选择好PCOS病人,使用OC避孕、调整月经周期、治疗高雄激素血症和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等收益大于风险。PCOS病人服用OC对代谢影响很小,同时,连续应用与周期应用OC相比对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H—P—O)轴的抑制更完全。上海红房子妇产科医院的林金芳教授指出青春期PCOS的诊断应同时符合鹿特丹诊断的三个指标:初潮后2年仍存在月经稀发或闭经、超声下PCO改变(包括卵巢体积>10cm3)和高雄激素血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乔杰教授报告了对PCOS的代谢组学进行的深入研究:应用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一飞行时间质谱两种互补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对PCOS和对照组的血浆代谢物水平进行分析,除了糖、脂代谢紊乱外,PCOS患者血浆中氨基酸水平严重失调,其中支链氨基酸水平与PCOS的发生特别是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随着PCOS代谢组学的研究深入,将代谢组学数据与以往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等数据进行整合,将可以获得更完整的机体生物学图像和功能性的生物标志物,对PCOS的早期预防及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梁晓燕教授做了闭经与骨质健康关系的专题报告。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可作用于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上的雌激素受体,抑制破骨细胞活动,减少骨吸收,从而巩固骨质,维持骨质量。在青春期及生育期出现低雌激素闭经的妇女,因由闭经导致的骨质丢失出现时间早,若未经适当的干预会引起不可逆的骨损伤,故年轻闭经患者的骨质丢失问题需得到生殖内分泌工作者的重视。如对于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患者,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包括负荷运动、钙剂、维生素D的补充及合理的激素替代治疗改善骨密度。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刘嘉茵教授就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在诱导排卵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诱导排卵方案近年来朝着更为安全、“友好”的方向发展,其中拮抗剂的应用是“友好

12>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系统无法检测到您的Adobe Flash Player版本
建议您在线安装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 在线安装


  本文关键词: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第七次全国妇科内分泌学术会议纪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28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328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1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