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PDCA循环在血液透析中心责任制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6-12-18 21:29

  本文关键词:应用PDCA循环对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实施镇痛管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西医学

  • 期刊首页
  • 简介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本刊动态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 2016, 31(1): 128-130. doi:10.7507/1002-0179.20160036 PDCA循环在血液透析中心责任制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刘莉 , 陈林 , 曹晓翼 , 马康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血液透析中心(成都 610041)

    收稿日期: 2014-12-02;  修回日期:2015-12-03; 

    刘莉(1981-),女,四川成都人,护师,本科,Email:26344204@qq.com;

    关键词: PDCA循环; 血液透析; 患者满意度; 责任制整体护理

    Application of PDCA Cycle in the Holistic Responsibility Care in Hemodialysis Center

    , , ,

    Dialysis Center,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P. R. China

    Key words: PDCA cycle; Hemodialysis; Patients' satisfaction; Holistic responsibility care

    摘要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血液透析中心责任制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7月行血液透析的2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 2014年3月-4月行血液透析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护士责任制整体护理质量考核合格率。 结果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护士的责任制整体护理考核项目中的基本要求、基础项目和效果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DCA循环可有效改善血液透析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DCA cycle on the overall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in the hemodialysis center. MethodsTwenty hemodialysis patients between June and July 2014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another 20 hemodialysis patients between March and April 2014 were chosen as the control group. We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terms of patients' satisfaction and the overall care quality of the nurses. ResultsOne month after the intervention,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satisfaction rat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Nurse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chieved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in basic requirements, basic items and effect evaluation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PDCA cycl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in hemodialysis center and improve patients' satisfaction.

    终末期肾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患病率持续攀升[-]。血液透析是慢性肾病的替代疗法,应用于临床已有40多年历史。护理质量改进是医院管理者的永恒主题[]。PDCA循环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理论[]。该理论将护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分为计划(P)、实施(D)、检查(C)和处理(A)4个阶段[],已被诸多领域采用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护理教学、护理管理、社区护理等多个方面。血液透析中心相对于其他科室来说具有专业性强、风险大、技术难度大、设计知识面广等特点,因此在血液透析中心实施PDCA循环有利于护士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实施整体护理。本研究将PDCA循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6月-7月在本血液透析中心行血液透析的2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随机选取2014年3月-4月行血液透析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干预组男9例,女11例;年龄23~65岁,平均48岁,其中≥60岁3例,<60岁17例;疾病情况: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16例,急性药物中毒1例,其他1例。对照组男8例,女12例;年龄25~68岁,平均51岁,其中≥60岁3例,<60岁17例;疾病情况: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14例,其他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① 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诊断标准;② 行维持性门诊血液透析;③ 年龄≥18岁;④ 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 不能读书识字;② 精神疾患或意识障碍。

    1.2   方法

    干预组患者由20名护士实施PDCA循环责任制整体护理,对照组患者由20名护士行常规责任制整体护理。两组患者的责任护士不重复,其中本科22人,大专18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30人,护士8人;年龄20~50岁。

    1.2.1   常规责任制整体护理

    以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指导思想,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优质护理服务为原则,护理评估全面系统,病情观察内容细致,护理措施具体可行,健康指导实用性强。

    1.2.2   PDCA具体步骤

    ① 计划(Plan):A.明确护理目标;成立整体护理质量评价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和护理结果的量化标准以及评价指标;B.每周进行1次整体护理示范查房;C.预期目标:使患者满意度和整体护理质量考核分数明显上升。预计完成时间2014年7月31日。

    ② 实施(Do)。A.整体护理小组培训人员针对此次抽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学习,重点加强对新进护士的学习和培训,要求各级护理人员认真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B.通过组织业务学习,帮助护士转变护理理念,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使优质护理服务深入人心;C.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扁平化模式,使护士分工明确,责任到人;D.不定期抽查护士整体护理落实情况。

    ③ 检查(Check)。先由各组组内成员自查,再由PDCA循环小组检查,最后由护士长进行重点检查。

    ④ 处理(Action)。① 通过以上措施,效果良好,能达到预期目标;② 科室定期召开整体护理质量评价小组会议,将评价结果汇总到护士长,同时将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和建议反馈给各级相关人员,形成由下向上、再由上向下的反馈系统。该循环机制形成后,各级人员均明确了自己的职责以及需要完成的任务,护理工作有条不紊,避免了护理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通过一次次的循环,有效的管理方法得到认可和坚持,存在的问题和新产生的问题纳入下一个循环,从而改进和提高了科室的管理水平,使患者满意度和护士责任制整体护理质量考核分数均明显提高。

    1.2.3   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

    护理部结合本中心工作实际,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相关质量标准为依据,制定并完善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暨责任制整体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2.4   评价方法

    ① 患者满意度:根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患者满意度评分表由患者实施自评;② 优质护理服务暨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质量考核:根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暨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质量考核评分表从基本要求、基础项目、护理程序应用、效果评价4个部分由PDCA循环护理小组对护士进行考核评分。干预实施前与干预实施后1个月后,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与护士的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患者满意度

    干预实施前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92.00±2.15)、(93.50±2.4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50±1.40)分,与对照组 [(94.00±2.6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质量

    干预实施前两组护士的护理服务质量考核4个分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的基本要求、基础项目和效果评价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的护理程序应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实施护理服务质量考核4个部分的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PDCA循环在血液透析中心责任制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表1 干预实施前后两组护士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质量考核评分比较(n=20,<overline>x±s,分)

    下载CSV

    表1 干预实施前后两组护士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质量考核评分比较(n=20,<overline>x±s,分)

    组别 基本要求 基础项目 护理程序应用 效果评价

    干预组

    干预前 8.00±0.69 37.20±1.58 22.80±0.99 22.48±1.06

    干预后 9.85±0.33*# 40.00±1.08*# 24.15±0.78*# 25.00±0.71*#

    对照组

    干预前 8.15±0.65 36.95±1.47 22.93±0.92 22.78±0.91

    干预后 8.20±0.72 37.25±1.12 23.95±0.86 23.35±0.81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干预前比较,P<0.05

    3   讨论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综合的、全面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理念,旨在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来实现组织的长期成功,维护组织全体成员及全社会的利益[]。PDCA循环是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能使工作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有助于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工作模式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PDCA循环则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标准最基本的方法。自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后,本中心将PDCA循环管理方法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实践:① 通过组织业务学习,帮助护士转变了护理理念,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密使优质护理服务深入人心;② 建立服务于患者的职业文化,主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深切感受到护理行业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护士高品质的护理服务;③ 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扁平化模式,使护士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1个月,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该研究结果与方水芹[]对门诊患者及张淑敏等[]对住院患者的研究类似,提示PDCA循环责任制整体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延续健康教育过程中还能不断收集反馈信息,以达到医院、患者、家属三赢的效果[],实现了护理零投诉的目标。

    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其他专科中应用取得了满意效果[-],并可持续提高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实施PDCA循环责任制整体护理组护士的护理服务质量考核中的基本要求与基础项目两项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制定的PDCA循环护理流程明确界定各层级护士的岗位职责与基础护理的服务内容,将基础护理工作常规化、流程化,确立各时段工作重点;同时本研究制定的干预措施加大对基础护理工作的随机检查力度,将基础护理质量作为质量控制的必查内容,这些措施均可有效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基础项目得分。

    本研究结果亦表明,干预后两组护士的护理程序应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护士的护理程序得分干预后高于干预前,提示PDCA循环管理可提高护士对护理程序的掌握程度,该研究结果可能与护士经PDCA循环管理干预后,护士对患者的病情更加熟悉,护理记录更为准确规范,护理计划和措施切实可行有关。

    此外,研究结果显示,经干预后干预组护士的效果评价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本研究中责任制整体护理质量考核的第四部分效果评价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包括患者知晓自己的责任护士,了解治疗期间的安全注意事项及主要检查用药,患者掌握相关护理知识和家属掌握照顾患者的注意事项,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态度满意与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模式的改变,患者对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护士自我提升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不仅要做好基础护理、执行医嘱等,更需要做好心理护理、康复指导等[]。因此,PDCA循环理论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健康教育中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患者建立和形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加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综上所述,PDCA责任制整体护理可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满意度,提高血液透析中心护士的优质护理服务质量,今后可在进一步临床推广。

    后 ,请手动点击查看全文内容。 没有账号,

    后 ,请手动点击查看图表内容。 没有账号,

    组别 基本要求 基础项目 护理程序应用 效果评价

    干预组

    干预前 8.00±0.69 37.20±1.58 22.80±0.99 22.48±1.06

    干预后 9.85±0.33*# 40.00±1.08*# 24.15±0.78*# 25.00±0.71*#

    对照组

    干预前 8.15±0.65 36.95±1.47 22.93±0.92 22.78±0.91

    干预后 8.20±0.72 37.25±1.12 23.95±0.86 23.35±0.81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干预前比较,,P<0.05

    下载CSV

    参考文献

    1. 余雯雯, 陈林, 刁永书, 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劳程度相关因素分析[J]. 华西医学, 2015, 30(5):851-854.

    2. Castner D. Understanding the stage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J]. Nursing, 2010, 40(5):24-31; quiz 31-32.

    3. 邵卫红, 朱生娣, 俞江英, 等. PDCA循环管理对血透患者护理质量和并发症的影响[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 1(2):60-62.

    4. 武蓓, 王梅, 赵慧萍, 等. 持续质量改进在减少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中的作用[J]. 中国血液净化, 2010, 9(10):534-537.

    5. 王平, 卢岩, 徐朝艳, 等. PDCA循环在我国护理领域应用的进展[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 20(4):47-49.

    6. 赵惠芳, 李沛强. 管理学[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34.

    7. 宋世麦, 倪佃芳, 仲崇翠, 等.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肌梗死病人进行健康教育[J]. 现代医药卫生, 2005, 21(1):17-18.

    8. 方水芹. PDCA管理在病人满意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护理研究, 2013, 27(10):928-930.

    9. 张淑敏, 贾宇静, 孙敏. PDCA循环在提高病人满意度中的应用[J]. 现代护理, 2005(2):92-93.

    10. 王世英, 李敏, 陈春花, 等. 出院患者延续健康教育的做法及体会[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 27(18):1422-1424.

    11. 杨菊花, 贺伟, 彭守华. 应用PDCA循环对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实施镇痛管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5):421-422.

    12. 王旭. 运用PDCA循环管理提升普外科非计划性拔管风险患者安全[J]. 中国医学创新, 2013(13):144-145.

    13. 张欣. 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持续提高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效果[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30):1-3.

    14. Mchugh MD, Lake ET. Understanding clinical expertise:nurse education, experience, and the hospital context[J]. Res Nurs Health, 2010, 33(4):276-287.

    15. 朱丽, 丁晓仙. 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30):137-139.


      本文关键词:应用PDCA循环对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实施镇痛管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95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195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8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