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应对方式、睡眠障碍、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6-12-27 12:03

  本文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应对方式、睡眠障碍、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南大学》 2013年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应对方式、睡眠障碍、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王云  

【摘要】:目的:了解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应对方式、睡眠障碍、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状况,探讨应对方式、睡眠障碍、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构建它们四者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为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2年11月在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4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676例,采用自编一般资料问卷、医学应对问卷(MCM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癌症疲乏量表(CFS)、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的一般量表第四版(FACT-GV4.0)进行调查,最终完成608例。资料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和AMOS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等。 结果 1本研究共发放问卷676份,回收有效问卷608份,有效回收率为89.9%。 2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情况,生活质量总分为(70.17±13.39),躯体维度得分为(19.53±5.46)、社会/家庭维度得分为(18.85±3.53),情感维度得分为(17.00±4.76),功能维度得分为(14.78±5.92)。 3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付费方式、居住地、肿瘤分期、预后是否有信心、治疗效果是否满意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居住地、肿瘤分期、治疗效果是否满意进入生活质量的回归方程。 4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 (1)回避维度得分与生活质量的2个维度得分(社会/家庭维度和功能维度)呈正相关(r=0.161;r=0.181,P均0.01),与躯体维度得分呈负相关(r=-0.099,P0.05);屈服维度得分与生活质量的3个维度得分(社会家庭维度除外)呈负相关(r=-0.477,r=-0.542;r=-0.332;P均0.01);睡眠障碍总分与生活质量的3个维度得分(社会家庭维度除外)呈负相关(r=-0.497;r=-0.322;r=-0.358;P均0.01);疲乏总分与生活质量的3个维度得分(社会家庭维度除外)呈负相关(r=-0.626;r=-0.503;r=-0.422;P均0.01); (2)面对维度得分与回避维度得分和疲乏分呈正相关(r=0.195,P0.01;r=0.081,P0.05);屈服维度得分与睡眠障碍总分和疲乏总分呈正相关(r=0.277;r=0.516,P均0.01);睡眠障碍总分与疲乏总分呈正相关(r=0.452,P0.01)。 5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面对的应对方式对癌因性疲乏有直接正向效应(β=0.067,P0.05);屈服的应对方式对睡眠障碍和癌因性疲乏有直接正向效应(β=0.277;β=0.425,P均0.01),对生活质量有直接负向效应(β=-0.364,P0.01);睡眠障碍对癌因性疲乏有直接正向效应(β=0.332,P0.01),对生活质量有直接负向效应(β=-0.286,P0.01);癌因性疲乏对生活质量有直接负向效应(β=-0.497,P0.01);面对的应对方式可通过癌因性疲乏间接影响生活质量;屈服的应对方式可通过癌因性疲乏和睡眠障碍间接影响生活质量。 结论 1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付费方式、居住地、肿瘤分期、预后是否有信心、治疗效果是否满意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2回避维度得分与生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屈服维度得分与生活质.量总分呈负相关;睡眠障碍和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均呈负相关。 3睡眠障碍和癌因性疲乏对生活质量均有直接负向影响;应对方式对生活质量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睡眠障碍、癌因性疲乏作为中介变量调节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473.7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五妮;赵艳;张莉;刘新亚;;胃癌术后患者应对方式及其因素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年05期

2 陈小平;;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相关性分析[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年12期

3 吴枫;;睡眠障碍概述[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8年09期

4 黄耀球,王凯;卵巢癌病人生活质量调查与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4年10期

5 陶巍巍;汪涛;王兰;王宜芝;;腹膜透析患者应对方式与社会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6年03期

6 杨萍;杨洋;于新颖;庞冬;金三丽;路潜;;肿瘤化疗病人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年06期

7 邵杰;;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广东医学;2011年21期

8 胡秀娟;刘贻娟;沙立民;邓卫警;;应对方式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年03期

9 蔡俐琼;王泽华;董卫红;刘登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调查[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1年04期

10 奚美丽;鹿欣;;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永刚;柳文;;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老年性失眠疗效评价[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4期

2 贝迎九;;瑜伽运动处方对治疗失眠症的疗效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3 王晓云,林玲;阴道全子宫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吕红梅;;102例产后出血的原因与护理[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宋瑰琦;陈桂榴;;动态心电监测38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护理干预[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陈苏荣;;40例子痫患者护理体会[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6期

7 屈秀芳;;42例重度子痫前期的护理[J];安徽医学;2011年06期

8 彭东风;何永华;焦庆红;杨桂荣;胡雪峰;;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与医学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医学;2011年09期

9 陆俊峰;;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甲亢引起失眠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08年10期

10 潘玉芹;宋江艳;李惠萍;;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J];安徽医药;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琦;谭布珍;高国兰;丰颖;胡辉;;HOXA11及ER在人良、恶性子宫内膜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高希言;陈岩;陈新旺;吕海江;任珊;马巧琳;;针刺背俞穴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3 张欣;刘明军;卓越;;抓痧调神法推拿干预失眠患者多导睡眠图(PSG)特征的临床观察[A];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1年

4 许维娜;骆宏;;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问题的健康行为干预[A];庆祝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粹2011[C];2011年

5 郭宏昌;;神磁香枕治疗失眠症80例临床观察[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6 张江容;雷方慧;韩全容;;不同年龄妊娠妇女体重变化的临床观察[A];第二届西部地区(12省区)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孙玉娥;孙军华;翟晓燕;;PDCA循环护理模式干预老年脑卒中住院恢复期患者睡眠质量的研究[A];第二十五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八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张君梅;;运动性睡眠障碍的研究概述[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赵春辉;马世超;;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编制的验证性因素分析[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翠莲;;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A];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学俊;怒致病条件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冯彦;喉癌外科疗效的系统评价及TopoⅡ-α表达与喉癌临床特征的相关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闫雪;平和、阳虚、阴虚和痰湿体质人群夜间睡眠生理参数的比较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张静;基于胜任力的灾难护理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5 黄春华;名中医诊疗经验研究:阳虚型失眠症中医诊疗方案的初步构建与优化[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粟胜勇;颈椎病颈痛与失眠相关性及针灸干预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晏晓颖;银屑病患者病耻感及其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肖亚洲;湖南某县农村留守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卫生服务利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刘克菊;男性海洛因依赖者社区康复训练疗效研究及海洛因渴求问卷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3年

10 滕晶;择时顺势,燮理营卫治疗失眠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亮;抑郁症睡眠障碍特点及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其干预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伟珍;高中艺术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赵倩;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归因风格对大专生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海琼;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技能考试成绩的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徐春艳;新疆某肿瘤专科医院肝癌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6 甫拉提.吐尼牙孜;EORTC QLQ-C30,QLICP-GM生命质量量表在维吾尔族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评价[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7 姚金慧;影响癌症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心理因素及护理模式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0年

8 吕娟;慢性紧张型头痛风痰候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王雪娟;失眠症惊悸不安状态量化指标的构建及病因病机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张慧媛;失眠症中医证候与个性特征及心理状态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朝阳,冼慕慈,冯惠珍,何曙云,龚素茹,林穗卿,谭悦,洪明晃;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介绍一种新的QLQ-C30问卷[J];癌症;1998年03期

2 吴晴,王崇顺,周小寒,陈怀红,巫协宁;癌症患者抑郁情绪的调查分析[J];癌症;1998年05期

3 赵艳;田丽;秦保玲;刘五妮;张莉;刘新亚;;影响宫颈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年06期

4 罗金英;高文;王化虹;迟雁;姜长青;;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0年04期

5 魏永长,南克俊,周芙玲,马现仓,吴明霞,惠凌云,魏元龙,高成阁;焦虑和抑郁障碍对消化道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细胞免疫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6 赵恩锋,鲍嫘,李超,宋磊,李亚里;近50年宫颈癌的发病趋势和临床特点分析(英文)[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 韦旭芳;黄美珍;兰香;;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分析与干预对策[J];临床医学;2008年06期

8 方文,陈永彤,诸蕊玉,伍雪冰,梁继娟;直肠癌术后人工肛门患者生活质量调查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2年07期

9 黄耀球,王凯;卵巢癌病人生活质量调查与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4年10期

10 江华,郑修霞,陆虹,宫玉花,朱秀,侯睿;认知行为治疗对妇科癌症患者化疗间歇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5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格敏;;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年08期

2 李亚玲,王耕,王明华,时云,王桂云;乳癌病人癌因性疲乏的评估与处理[J];护理学杂志;2004年10期

3 廖春萍;;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0年19期

4 孟丽娜;周郁秋;李英丽;张全志;;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09年04期

5 陈小平;;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相关性分析[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年12期

6 于新颖;杨萍;孙红娟;欧阳涛;张凌;丁玥;;癌因性疲乏对乳腺癌病人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0年03期

7 黄彩辉;钱耀荣;姚晚侠;;癌因性疲乏初探[J];现代肿瘤医学;2006年05期

8 张红英;刘青青;肖敏;;姑息护理在癌因性疲乏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年04期

9 李亚玲;王耕;冯晓敏;王明华;;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家庭干预[J];护理学杂志;2010年04期

10 解婧;李睿;钱建新;武清;王湛;原凌燕;焦晓栋;王杰军;;恶性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质性研究[J];中国肿瘤;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翠莲;;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A];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王爱梅;李浮;;癌因性疲乏的护理现状及展望[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李兰生;马俊婷;;有效护理干预对癌因性疲乏病人的作用[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刘爱琴;;癌因性疲乏的现状及护理进展[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李静;;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张翠莲;;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A];全国第13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胡君娥;;整体康复干预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都三平;;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A];全国妇产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张红革;;癌因性疲乏的中医辨证论治及护理[A];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程慧莲;张智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中的中医药三步调治法暨减毒增效的疗效观察[A];第九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力;[N];保健时报;2004年

2 编译 尚东;[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3 覃晓夏;[N];安阳日报;2007年

4 中新;[N];中国环境报;2007年

5 侯娟;[N];福建工商时报;2007年

6 记者 王泽远 谭勇;[N];河南日报;2006年

7 严凌;[N];黄石日报;2006年

8 连玉明;[N];杭州日报;2007年

9 马海邻;[N];解放日报;2007年

10 白国志;[N];健康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硕;癌因性疲乏病因机制的初步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2 罗兴伟;慢性乙肝患者和配偶的疾病认知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病情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3 焦岚;心理生活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李淑霞;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自我照顾及主观幸福模式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5 刘晶;城市居家老人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谢高强;中国一般人群生活质量量表的编制及呼吸功能对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7 明中强;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8 王虹祎;足太阳经背部穴位按摩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之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钱希明;主动脉瓣不匹配对老年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10 杨华祥;马来西亚癌症状况及双参饮对癌症放疗病人免疫调节与生活质量的理论和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应对方式、睡眠障碍、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D];中南大学;2013年

2 冯雪民;大肠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3 孙铭;有氧运动对乳腺癌所致癌因性疲乏影响的研究[D];辽宁医学院;2013年

4 马贞;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证候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李娜;复方阿胶浆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边丽;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淼;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及围手术期自我管理干预效果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8 王国妃;瑜伽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和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刘华玉;肿瘤科护士癌因性疲乏知信行调查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覃霄燕;温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应对方式、睡眠障碍、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8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28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8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