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多途径超声动态监测的临床价值
发布时间:2020-08-19 09:24
【摘要】:目的:探讨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多途径超声动态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APM)的患者169例,围手术期分别或联合应用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经直肠超声、腹腔内超声的动态监测。首先,术前,经腹部超声监测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脐部穿刺孔下方是否有肠管粘连;阴道或联合腹部超声评估子宫肌瘤的数目、位置、大小等特征。其次,在手术过程中,应用阴道超声或联合腹腔内超声监测肌瘤位置、指引找到腹腔镜下无法发现的肌壁间肌瘤并予以剔除。同时,应用阴道超声监测术中特殊位置肌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减少内膜损伤、宫颈管损伤、监测肌瘤创面血肿的形成等。最后,应用经阴道超声评估残留肌瘤情况。如果患者无性生活史,应用经直肠超声替代经阴道超声途径。结果:169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共剔除肌瘤721枚,其中非超声引导剔除肌瘤431枚,超声引导多剔除肌瘤282枚。对于超声评估的0型或部分1型肌瘤,术中结合宫腔镜剔除8枚。此外,在超声引导下避免穿透子宫内膜患者37例,发现肌瘤部位血肿3例,发现盆腔隐匿病灶5例。术前对穿刺部位行超声评估发现2例患者第一穿刺孔下方肠管活动受限,提示有粘连存在,更改了穿刺部位。应用“挑出法”剔除子宫肌瘤156枚,占肌瘤剔除总数的21.63%。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应用多途径超声动态监测,有效减少肌瘤残留,判断肌瘤的剔除途径和方式,可以预防穿刺孔的损伤,并且降低术中损伤子宫内膜的风险,及时发现血肿病灶,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挑出法”是剔除3型、4型小肌瘤的有效方法。目的:应用超声评估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子宫动脉血流灌注情况,评估肌瘤剔除部位创面愈合情况。方法: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于术后第2天、1月、3月、6月评估患者子宫血流信号情况,以及子宫创面的愈合情况,测量子宫血管的阻力指数(RI),脉动指数(PI),测量缝合部位子宫创面的大小变化情况,观察有无血肿形成。结果:58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患者中,术后2天、1月、3月、6月创面的平均大小为4.48cm、0.83cm、0.14cm、0cm,术后1月创面的大小占手术结束时创面大小的18.41%,术后3月占原来创面大小的3.23%,术后6月时,创面均恢复为正常子宫肌层,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天RI的值为0.72,1月RI的值为0.71,变化不明显(P0.05);术后3月RI的值为0.87,与术后1月比较,升高显著(P0.05),术后6月子宫血管RI的值为0.85,较术后3月变化不明显(P0.05)。术后2天PI的值为1.48,术后1月PI的值为1.50,变化不明显(P0.05);术后3月PI的值为2.28,与术后1月比较,升高显著(P0.05)。术后6月子宫血管PI的值为2.24,较术后3月变化不明显(P0.05)。创面形成血肿的患者1例,术后1月血肿被完全吸收。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子宫血流的恢复需3月时间,术后6月,子宫创面完全恢复。子宫肌瘤术后再次妊娠的患者可选择在术后6个月后再次妊娠,从而降低子宫破裂的风险,减少产科不良事件的发生。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37.33
【图文】:
的上下界及左右界,单级电钩切开肌瘤表面浆肌层达肌瘤表面暴露出颜色较白和质地较硬的肌瘤,应用带线的1/2弧,胖圆针,2.8cm针挑出并完整剔除肌瘤。(见图2)。图2. 挑出法 剔除肌壁间肌瘤A、B.胖圆针将肌瘤勾住;C.缝线穿入肌瘤将肌瘤拉起;D.肌瘤完全被剥除
结果第二章 结果第一穿刺孔下方有无粘连,有腹部手术史患者29例,手术途径剖宫产9例,子宫肌瘤剔除术3例果,29例既往有手术史患者肚脐,活动受限者2例,肠管活动的受如肚脐上缘切口、肚脐与剑突连刺。其余140例无手术史患者第一
图4.术前阴道超声及腹部超声评估肌瘤的特征中,多途径超声引导剔除肌瘤,减少肌瘤残留69例子宫肌瘤患者中,腹腔镜下先切除肉眼可见的肌瘤,再行超声检查肌瘤切除干净,122例患者存在残余肌瘤,其中7例患者残余肌瘤较小剔除,115例在超声引导下继续剔除,101例患者术后行超声检查未见仍残余小肌瘤(如图5)。169例患者共切除肌瘤721枚,腹腔镜下首先的肌瘤共431枚,再行超声探查肉眼不能识别的肌壁间肌瘤,并引导剔瘤282枚,其中198枚为阴道超声引导切除,54枚为腹腔内超声引导切肠超声引导切除肌瘤(见表3)。169 例患者LAP(-)169 例患者
本文编号:2796916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37.33
【图文】:
的上下界及左右界,单级电钩切开肌瘤表面浆肌层达肌瘤表面暴露出颜色较白和质地较硬的肌瘤,应用带线的1/2弧,胖圆针,2.8cm针挑出并完整剔除肌瘤。(见图2)。图2. 挑出法 剔除肌壁间肌瘤A、B.胖圆针将肌瘤勾住;C.缝线穿入肌瘤将肌瘤拉起;D.肌瘤完全被剥除
结果第二章 结果第一穿刺孔下方有无粘连,有腹部手术史患者29例,手术途径剖宫产9例,子宫肌瘤剔除术3例果,29例既往有手术史患者肚脐,活动受限者2例,肠管活动的受如肚脐上缘切口、肚脐与剑突连刺。其余140例无手术史患者第一
图4.术前阴道超声及腹部超声评估肌瘤的特征中,多途径超声引导剔除肌瘤,减少肌瘤残留69例子宫肌瘤患者中,腹腔镜下先切除肉眼可见的肌瘤,再行超声检查肌瘤切除干净,122例患者存在残余肌瘤,其中7例患者残余肌瘤较小剔除,115例在超声引导下继续剔除,101例患者术后行超声检查未见仍残余小肌瘤(如图5)。169例患者共切除肌瘤721枚,腹腔镜下首先的肌瘤共431枚,再行超声探查肉眼不能识别的肌壁间肌瘤,并引导剔瘤282枚,其中198枚为阴道超声引导切除,54枚为腹腔内超声引导切肠超声引导切除肌瘤(见表3)。169 例患者LAP(-)169 例患者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洪莉;李俊男;漆洪波;秦兴发;;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中期子宫破裂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年12期
2 王佳佳;徐时方;;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5年03期
3 潘凌云;顾红;况秀清;温文;袁巧玲;;阴道超声在腹腔镜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年01期
4 万择秋;任月芳;吴丽芳;;腹腔镜联合手指触诊法剔除多发性子宫肌瘤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13年05期
5 常立功;阚艳敏;马琳;;腹腔镜超声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1年07期
本文编号:2796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79691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