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子宫颈癌宫旁组织转移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早期子宫颈癌宫旁组织转移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子宫颈肿瘤 宫旁组织转移 官颈间质浸润深度 脉管侵犯 盆腔淋巴结转移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子宫颈癌官旁组织转移率及其相关因素,为进一步探讨缩小早期子宫颈癌宫旁组织切除范围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于2009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收治的、FIGO分期为ⅠA2-ⅡA2期、并接受广泛性子官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的1000例早期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早期子宫颈癌患者宫旁组织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 结果:1000例子宫颈癌患者中,手术病理结果证实存在宫旁组织转移63例,宫旁组织转移阳性率为6.3%(63/10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P0.001)、血SCC-Ag水平(P=0.004)、妇科检查肿瘤大小(P=0.006)、B型超声检测肿瘤大小(P0.001)、CT检测肿瘤大小(P0.001)、MRI检测肿瘤大小(P=0.002)、病灶宫颈间质浸润深度(P0.001)、脉管侵犯(P0.001)、盆腔淋巴结转移(P0.001)、手术切缘(P0.001)、阴道累及(P0.001)和子宫体累及(P0.001)是宫旁组织转移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宫颈间质浸润深度、脉管侵犯、盆腔淋巴结转移是早期子宫颈癌宫旁组织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宫颈间质浸润深度、脉管侵犯、盆腔淋巴结转移是早期子宫颈癌患者宫旁组织转移的高危因素。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 宫旁组织转移 官颈间质浸润深度 脉管侵犯 盆腔淋巴结转移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7.33
【目录】:
- 致谢4-5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中英文对照表9-10
- 目录10-11
- 前言11-13
- 1 资料与方法13-15
- 2 结果15-23
- 3 讨论23-25
- 4 结论25-26
- 参考文献26-28
- 综述28-39
- 参考文献35-39
- 作者简历3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安伟;秦娟;;早期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的再思考[J];妇产与遗传(电子版);2012年04期
2 陈春林;黄蕾;苏桂栋;刘萍;陆琳;李维丽;黎相照;熊樱;孔欣;王莉伶;黄志霞;;宫颈周围立体环韧带内血管定性定量研究[J];妇产与遗传(电子版);2012年04期
3 陈春林;黄蕾;李维丽;;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发展史[J];妇产与遗传(电子版);2013年01期
4 申沛;朱前勇;王武亮;;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下泌尿功能障碍的病因研究进展[J];妇产与遗传(电子版);2013年04期
5 陈静;黄志宏;;镜下早期宫颈癌98例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2013年23期
6 王文文;李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2014年02期
7 闻强;方素华;;宫颈腺癌治疗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4年03期
8 林少丹;卢淮武;谢庆生;张媛媛;管媚媚;林仲秋;;早期宫颈癌宫旁转移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4年04期
9 张洁;薛华丹;李烁;张海波;周海龙;侯波;孙照勇;金征宇;;MRI对宫颈癌宫旁浸润的诊断价值[J];磁共振成像;2014年04期
10 Liam C Welsh;Alexandra Taylor;;Impact of pelvic radiotherapy on the female genital tract and fertility preservation measures[J];World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1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郑春花;转录因子FOXC2在宫颈癌发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Sheikh Haroon Shabbir Uddin Aziz uddin;初始化疗、初始手术治疗或者手术治疗联合术后放疗对于宫颈癌ⅠB期及ⅡA期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3 贺红英;子宫肿瘤及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近、远期疗效的临床医学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4 李维丽;RH/mRH/SNSRH术后膀胱功能动态变化的对比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5 张洁;3.0T MRI功能成像对宫颈癌病理学特征及术前分期的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6 唐嘉;基于CTA三维重建的ART术后残余子宫血供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7 贾佳;皮秒脉冲电场治疗宫颈癌动物模型的机制及有效性安全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8 刘眈;SIX1促进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转移[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9 张晶;miR-93靶向RAB11FIP1在宫颈癌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D];浙江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炜;RNAi沉默IGF-1R表达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和药物敏感性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2 林泳秀;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3 王建霞;腹腔镜下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后近期尿动力学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4 马静文;保留子宫的盆底重建手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效果的临床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3年
5 李娜;早期子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137例临床病理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6 卢薇;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的疗效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7 王安娜;MRI检查在宫颈癌分期中的价值[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8 李文军;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疗效的meta分析[D];中南大学;2013年
9 黄蕾;与SNSRH相关的骶子宫韧带精细解剖结构的定性定量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10 李雄;新辅助化疗对宫颈小细胞癌的疗效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35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635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