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dimer的分析性能评价及其在APTE诊断中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6-11-23 19:58

  本文关键词:INNOVANCE测定血浆D-dimer的分析性能评价及其在APTE诊断中的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石河子大学》 2015年

INNOVANCE测定血浆D-dimer的分析性能评价及其在APTE诊断中的探讨

白著晓  

【摘要】:目的:对INNOVANCE测定血浆D-二聚体(D-dimer,DD)的分析性能进行评价,并探讨其在呼吸内科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APT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的文件及相关文献,对INNOVANCE在Sysmex CA1500凝血分析仪上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精密度、携带污染率、准确度、分析测量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上限及参考值进行评价。以一套Sysmex CA1500检测系统为目标系统,以mini-VIDAS和另一相同Sysmex CA1500检测系统为比对系统,对目标系统和比对系统检测血浆D-二聚体结果进行比对及偏倚评估。2.病例采集自2012年8月到2014年11月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呼吸内科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评估,连续筛选出疑诊APTE住院患者,以CTPA检查作为PTE诊断标准,并结合患者病史,将所有疑诊APTE患者分为初发APTE的患者(诊断组)和排除APTE诊断的患者(对照组)。通过ROC曲线评价INNOVANCE测定血浆D-二聚体在诊断呼吸内科APTE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1.质控品和混合血浆的批内与室内精密度结果均符合厂家声明的要求。携带污染率符合要求。测定不同浓度赋值参考物质的准确度实验,平均偏倚-0.80%~1.28%。验证的分析测量范围0.20~4.34mg/L FEU。临床可报告范围上限70.4 mg/L FEU。40例表面健康人群90th百分位数为0.53mg/L FEU。与mini-VIDAS检测系统比对,相关系数r=0.905,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值处的相对偏倚21.37%。与另一相同Sysmex CA1500检测系统比对,相关系数r=0.996,临界值处的预期偏倚-4.82%。Sysmex CA1500检测系统能准确检测INNOVANCE配套质控品和校准品的D-二聚体,而检测mini-VIDAS配套的质控品和校准品D-二聚体的偏倚不在允许范围。同样,mini-VIDAS检测系统也只能准确检测相配套的质控品和校准品。2.⑴符合入选标准共112例,诊断组(初发APTE患者)46例,对照组(排除APTE诊断的患者)66例,两组间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47和0.538。⑵诊断组患者病例分析结果:①主要症状:呼吸困难占67.4%(31/46)、胸闷占47.8%(22/46)、咳嗽占39.1%(18/46)、胸痛占15.2%(7/46)、晕厥占13.0%(6/46)等。其中,占4.3%(2/46)具有典型的“肺梗死三联征”。②主要危险因素:老年87.6%(40/46)、高血压50.0%(23/46)、冠心病39.1%(18/46)、糖尿病26.1%(12/46)和吸烟23.9%(11/46)等。③肺动脉血管栓塞部位:双侧肺动脉血管栓塞占58.7%(27/46)、单侧肺动脉血管栓塞占41.3%(19/46)。④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占22.7%(10/44),其中,8例为左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为双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⑶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诊断组不同Wells评分以及不同危险度分层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83和0.288。⑷诊断组和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比较,诊断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⑸D-二聚体诊断APTE的最佳cut-off值为3.32mg/L FEU,ROC曲线下面积0.87,约登指数为0.6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13%和80.30%,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4.53和0.14,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90%和91.40%。D-二聚体排除APTE的最佳临界值为0.60mg/L FEU,此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0%和28.79%,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1.40和0.0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9.50%和100.00%。结论:1.INNOVANCE在Sysmex CA1500凝血分析仪上定量测定血浆D-二聚体的各项分析性能指标能够满足临床的需求。不同检测系统的血浆D-二聚体测定结果存在差异,同一实验室血浆D-二聚体检测应在相同检测系统上完成。2.INNOVANCE测定血浆D-二聚体浓度水平的高低在呼吸内科临床评估(Wells评分法)的APTE高度可疑和低度可疑患者之间以及在APTE危险分层中意义不大,但在临床评估的疑诊患者中,血浆高浓度D-二聚体水平对初发APTE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3.结合临床对患者的评估,3.32mg/L FEU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作为呼吸内科患者诊断APTE的危急值报告界限,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0.60mg/L FEU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是排除呼吸内科APTE患者较理想的临界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63.5;R446.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高梅;张浩珊;郑磊;李强;;Innovance D-dimer试剂在血栓形成早期的筛查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11期

2 苏薇;邱玲;;D-Dimer PLUS测定血浆D-二聚体浓度性能评价[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3 杨军,王毅,黄津,罗涛,姚智;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检测在骨创伤致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J];微循环学杂志;2005年02期

4 戴汝平;重视肺动脉栓塞的影像学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年05期

5 赵蒙;玄超;夏瑞琴;伦立民;;血浆D-二聚体对疑似肺栓塞患者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年2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云;;下肢深静脉血栓滤器置入术围手术期护理[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2 李颖;张双红;激扬;;16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07年02期

3 吴雅峰;杨媛华;王辰;;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血栓直接征象的超声评价[J];北京医学;2007年11期

4 郭云辉;;肺栓塞10例临床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侍冬成;吴蔚;赵钢;徐卿;许兵;封启明;;D-二聚体峰值变化与下肢骨折、骨盆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关系研究[J];重庆医学;2011年13期

6 高东梅,孙志霞,宋军,金颖,赵辉,伊莲花;肺动脉栓塞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4年01期

7 洪勇;徐婉君;彭剑峰;;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08年02期

8 卢星如;王刚;郭顺林;王文辉;包海荣;;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技术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年02期

9 何建国,程显声;重视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与早期溶栓治疗[J];当代医学;2000年11期

10 吴文辉,戴汝平;肺动脉栓塞诊断的现代策略[J];当代医学;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万勤;李云东;黄可;侯民聚;张朝文;;DSA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A];全国非血管性与血管性介入新技术学术研讨大会(第二届介入放射学新技术提高班、第二届河南省肿瘤介入诊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高万勤;李云东;黄可;侯民聚;张朝文;;DSA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A];第二届全国非血管性与血管性介入新技术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介入放射学新技术提高班论文汇编[C];2005年

3 曲涛;王斌;李镝;;放置下腔静脉滤器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综合性介入治疗评价[A];第二十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三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青;螺旋CT肺动脉与静脉联合造影在肺栓塞及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5年

2 方纬;肺栓塞的核素显像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红卫;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和早期诊断[D];暨南大学;2011年

2 古丽米热木·叶海亚;MSCTPA与核素肺V/Q显像诊断肺栓塞的对比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3 滕冬梅;不同疾病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探讨[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4 张婷婷;三种常用肺栓塞临床评分在西宁地区的临床应用价值[D];青海大学;2011年

5 胡茂清;家兔急性肺栓塞模型的建立及其影像表现与病理基础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6年

6 陈美玉;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性试验的系统评价[D];暨南大学;2006年

7 孙桂芳;肺动脉栓塞治疗前后MSCT表现对比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8 温春鸣;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急性肺栓塞严重性的评价[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9 赵艳娥;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诊断急性肺栓塞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10 顾玉江;MSCTA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栓塞的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长明;D-二聚体在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急性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2002年02期

2 黄洁明,钟冕,胡金伦;血浆D-二聚体在肺栓塞患者中的诊断意义[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3 郑红霞;马彩霞;王敬东;;肺血栓栓塞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J];实用医药杂志;2007年07期

4 翟振国;王辰;;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年14期

5 王国杰;张灼锦;;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2年14期

6 刘泽英,刘双,肖瑶,赵秀清,左大鹏;52例肺栓塞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变化[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0年03期

7 夏家惠,赵丽惠,申志红,朱士红,孔静,李长琼,马坚,周红坚,廖俊龙,马竹仙,袁云波,范秀英;D-二聚体在血栓性疾病中的检测结果分析[J];云南医药;2001年06期

8 袁加斌,刘仲前,庞健,张耀明,尹立雪;下肢手术后有症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医学科技;2001年01期

9 王毅,邓桂芳,吴玉芳,王淑云,刘长明;创伤患者凝血及血栓前状态实验诊断指标的变化[J];中国骨伤;2003年04期

10 万双林,赵凯,施培华,范顺武;骨科住院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J];浙江医学;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丽艳;曲灿华;黄扑;;自制D-二聚体质控品在临床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6年05期

2 薛春明;张慧洁;郜爱青;;D-二聚体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儿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年02期

3 罗莉;;D-二聚体检测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四川医学;2010年10期

4 邱月燕,杜雪莉;D一二聚体测定在临床中的应用(439例分析)[J];西藏医药杂志;1999年03期

5 梁健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D-二聚体实验室检测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年12期

6 唐建发,斯重阳;D-二聚体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意义[J];河北医药;2000年08期

7 李丽娜,王晓宁,熊红梅,杨术真;D-二聚体的检测与临床意义[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1年01期

8 庞少存;血清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J];医学综述;2001年12期

9 于晓阳,马福广;骨折病人130例D-二聚体阳性浅析[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钟清,黄江;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血浆D二聚体检测[J];中国基层医药;200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英虹;裴冰;;检测老年重症患者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彩霞;王伟;楼亚玲;;D二聚体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王文工;董卫国;张稳健;马杰;;两种检测D-二聚体方法的相关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范雅稚;;D-二聚体的检测在眼恶性肿瘤的诊断与病情监测中的临床意义[A];第十四届西北五省眼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5 "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组;;“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二届组稿会暨第五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6 王文工;董卫国;张稳健;马杰;;两种检测D-二聚体方法的相关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王文工;马杰;;两种检测D-二聚体的相关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朱慧敏;;106例产后母体D二聚体升高的临床观察[A];浙江省第二十届基层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韩瑞丽;王小娥;钟殿胜;程方圆;张霞;董丽霞;陈哲;;血浆D-二聚体正常的22例肺栓塞分析[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10 杨芳年;王友祥;;D-二聚体检测在血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宇;基于二聚体卟啉传感阵列的构建及检测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2 夏乾峰;二聚体突变引物定量PCR技术的研发及其临床应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3 陈俊;可溶性HLA-G二聚体在“人—鼠”异种移植物抗宿主病模型中的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李照民;NRG-1诱导ErbB异源二聚体间反式磷酸化及其对下游信号通路调控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钟晨;天然产物白藜芦醇二聚体的全合成及其衍生物的设计和活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冀利妃;二聚体阳离子体系的结构、稳定性和成键特性的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吴玉塘;D-二聚体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脉病变程度相关性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3 白著晓;INNOVANCE测定血浆D-dimer的分析性能评价及其在APTE诊断中的探讨[D];石河子大学;2015年

4 胡延伟;血浆D-二聚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过程中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张旭东;人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类似肽二聚体的生物学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6 张晋东;血清降钙素原、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7 李丹丹;血浆D-二聚体与年龄等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8 隋鑫;2000例D-二聚体升高患者临床意义探讨[D];吉林大学;2014年

9 谢波;D-二聚体候选参考物质研制及结果一致化相关问题探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10 赵伯翔;D-二聚体监测在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价值[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INNOVANCE测定血浆D-dimer的分析性能评价及其在APTE诊断中的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89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1889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5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