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涎腺腺样囊性癌中BNIP3的表达与低氧自噬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特征

发布时间:2016-10-29 11:51

  本文关键词:涎腺腺样囊性癌中BNIP3的表达与低氧自噬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大学》 2015年

涎腺腺样囊性癌中BNIP3的表达与低氧自噬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特征

吴海威  

【摘要】:研究背景:腺样囊性癌(ACC)是好发于涎腺组织(包括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以及小涎腺)并且来源于闰管储备细胞的恶性肿瘤。腺样囊性癌具有三种病理类型,包括筛状型、管状型以及实体型,但临床上进行病理分型较难,因为一般肿瘤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病理类型。一般来说,实体型腺样囊性癌的患者预后较差。腺样囊性癌生长缓慢,一般没有局部淋巴转移等特点,但容易复发并存在远处转移的风险,同时腺样囊性癌细胞倾向于侵犯周围神经,是其独特的生物学行为。因此,腺样囊性癌被看作为头颈部涎腺肿瘤中具有相当破坏性和侵袭性的肿瘤。我们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细胞自噬与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细胞自噬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清除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破损衰老细胞器、错误折叠蛋白质等,从而使细胞获得稳态环境;同时以这些代谢废物为底物产生大量小分子物质,氨基酸、脂肪酸等,从而为细胞循环利用一些合成底物并提供能量。自噬的发生与细胞的营养条件密切相关,而低氧的存在大大限制了细胞的营养来源。低氧可以有效诱导自噬现象的产生。作为肿瘤细胞应对低氧环境的重要参与因子,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调节的信号通路在低氧诱导的自噬中起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有研究表明,BNIP3可能是HIF-1α调节的低氧自噬通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阶段关于低氧诱导自噬相关基因及分子在腺样囊性癌中的研究相对薄弱,BNIP3在腺样囊性癌低氧自噬通路中的作用仍然值得进一步探索。此外,BNIP3的表达与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仍然未知。研究目的:探讨BNIP3在ACC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BNIP3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是否有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探索腺样囊性癌中BNIP3与低氧自噬的关系。实验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腺样囊性癌组织中BNIP3、HIF-1α、LC3的表达,分析BNIP3、HIF-1α、LC3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是否有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体外培养ACC-M细胞株并采用二氯化钴诱导低氧环境,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低氧状态下细胞内BNIP3、HIF-1α、LC3的表达。实验结果:(1)BNIP3在肿瘤中呈阳性表达,在正常头颈部唾液腺细胞中呈阴性表达,BNIP3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p=0.001)显著相关。HIF-1α主要在肿瘤中呈阳性表达,在正常头颈部唾液腺细胞中呈阴性表达,HIF-1α的表达与TNM分期(P=0.023)和组织学分级(P=0.024)显著相关。LC3可以在正常涎腺细胞和肿瘤细胞中表达,LC3表达与TNM分期(P=0.019)显著相关。(2) BNIP3阴性表达组的总体生存率比在BNIP3阳性表达组生存率更高(P=0.011)。HIF-1 α表达阳性或者阴性的患者的总体存活率没有显着的差别。(3) BNIP3表达与HIF-1 α的表达相关(P=0.011)。与此相反,BNIP3表达与LC3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167)(4)低氧诱导状态下ACC-M细胞中HIF-1α在细胞核内表达,BNIP3和LC3在细胞浆内表达。研究结论:本实验显示BNIP3可能在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对肿瘤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为腺样囊性癌未来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对于腺样囊性癌中低氧自噬的作用仍然有待探索。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9.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桂丽;面颊部腺样囊性癌1例报告[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0年06期

2 史克骏;腺样囊性癌30例报告[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06期

3 杨峰,余小青;舌腺样囊性癌1例[J];中国肿瘤临床;2001年03期

4 朱永斌;难治性中央型腺样囊性癌:病例报道[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2年01期

5 文光和,黄晓斌,陈钢;2例腭裂术后引发腺样囊性癌[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3年02期

6 乔建功;腺样囊性癌误诊病例分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乔彬;陶谦;;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机制的研究[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8 黄艳;农晓琳;;腺样囊性癌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2010年04期

9 高志宏;;颌下腺腺样囊性癌15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15期

10 王毓芳;;支气管原发腺样囊性癌2例[J];中国民康医学;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玲;步荣发;王东胜;鄂玲玲;朱国雄;;腺样囊性癌对神经节突起生长诱向作用的实验研究[A];第八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李克莉;;腺样囊性癌治疗方法的探讨[A];中华口腔医学会成立大会暨第六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3 李雷激;骆文龙;苏莉莎;曾卫东;;以硬质肿块为表现的耳鼻咽喉腺样囊性癌(附9例报告)[A];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臧光祥;孙宏晨;苏涛;苗雷英;穆亚冰;刘超;刘树泰;张泽兵;王瑜;刘金钟;;以端粒酶为切入点的腺样囊性癌转基因治疗实验研究[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口腔病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李铁军;张永信;Wen J;Cowan DF;Hart J;肖书渊;;伴或不伴腺样囊性癌形态学特点的食道基底样鳞状细胞癌[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口腔病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王东;;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抗腺样囊性癌免疫预防裸鼠移植瘤发生并抑制其生长的实验研究[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张毅博;张婷;戴春富;;根治性手术治疗26例外耳道腺样囊性癌临床分析[A];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8 苏时祯;张宏英;王岗玲;翁恒;王新航;李红艳;潘建光;;纤支镜介入治疗气管及隆突腺样囊性癌1例[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9 黄薇;施焕中;;胸膜腺样囊性癌一例报道[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10 臧光祥;孙宏晨;苏涛;苗雷英;穆亚冰;刘超;刘树泰;张泽兵;王瑜;刘金钟;;以端粒酶为切入点的腺样囊性癌转基因治疗实验研究[A];第三次全国涎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清;RECK基因在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甲基化状态及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陈占伟;HIF-1α/BNIP3信号通路调节的低氧诱导自噬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中的作用[D];山东大学;2015年

3 罗小龙;腺样囊性癌沿神经播散机理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4 邵喆;基于体外共培养模型的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周晓冬;腺样囊性癌多药耐药机制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6 郭峰;神经生长因子对腺样囊性癌神经侵袭作用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7 顾玲;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临床病理观察及相关分泌蛋白的初步分离[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8 刘宏;脂氧合酶抑制剂NDGA抑制腺样囊性癌生长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9 刘慧;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作用[D];武汉大学;2013年

10 陈正岗;沉默Id-1基因对腺样囊性癌生物学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海威;涎腺腺样囊性癌中BNIP3的表达与低氧自噬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特征[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庆诗;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抑制剂强力霉素腺样囊性癌侵袭行为的关系[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3 王东;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抗腺样囊性癌免疫预防裸鼠移植瘤发生并抑制其生长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4 宋晓萌;神经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的腺样囊性癌细胞增殖的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5 何华伟;黏着斑激酶对高转移性腺样囊性癌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俞峰;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腺样囊性癌远处转移及预后的关系[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7 陈琦;腺样囊性癌复发、侵袭、转移特性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8 褚金曼;细胞周期及血管生成相关蛋白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9 倪成亮;重组人腺病毒介导p53基因治疗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体外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10 任洁琼;MMP-9、CD147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涎腺腺样囊性癌中BNIP3的表达与低氧自噬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7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157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0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