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不同的方法去除玷污层联合热注牙胶对冠渗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9-27 16:25
   目的:根管治疗完成后冠方渗漏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其影响比根尖渗漏更重要。冠封闭不严时,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沿着根充材料与根管壁间的缝隙进入根尖周组织而导致治疗失败。根管的清洁程度影响根充材料与根管壁的密闭性,其中玷污层是影响根管系统严密封闭的主要因素。去除玷污层的方法,国内外的研究较多,包括化学方法、超声方法和激光方法,但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完全去除玷污层,尤其是根尖1/3玷污层的去除一直是研究的焦点。尝试将各种方法联合起来应用去除玷污层的报道较少。本实验运用扫描电镜对五种不同的方法去除玷污层的效果进行比较,并联合高温热注牙胶充填使用染料渗透和透明牙技术对冠方封闭能力进行微渗漏检测,以便于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72颗新鲜拔除的单根管牙,在釉牙骨质界处切去牙冠,将牙根随机分成6组,每组12颗。所有牙根使用PROTAPER镍钛手用扩大器械采用冠向下法预备至30#06锥度,然后分别用次氯酸钠(NaCLO)+乙二胺四乙酸(EDTA)凝胶(B组)、超声波(C组)、脉冲Nd : YAG激光(D组)、超声+NaCLO+EDTA凝胶(E组)、超声+NaCLO+EDTA凝胶+脉冲Nd:YAG激光(F组)处理玷污层,一组做对照组(A组)对玷污层不处理。其中每组的2颗牙颊舌向纵剖开,扫描电镜下观察比较各组冠1/3、中1/3、尖1/3的根管清洁程度、玷污层的去除情况以及牙本质小管的开放程度;每组其余的10颗牙使用Obtura II高温热注牙胶进行根管充填,充填后的牙齿在37℃,100%湿度条件下保存48h,然后置于2%亚甲基蓝染色液中染色一周,通过系列脱钙、脱水制作透明牙,使用体视显微镜和根管显微镜照相,计算从根管口至染料渗入的最大深度,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 1、扫描电镜观察:对照组整个根管内壁有玷污层及大量碎屑,牙本质小管被堵塞;NaCLO+EDTA凝胶组与超声波组根管内壁清洁,玷污层消失,牙本质小管口开放,冠1/3、中1/3效果优于尖1/3;脉冲Nd:YAG激光组根管内壁牙本质小管封闭或半封闭,玷污层熔融消失;超声+NaCLO+EDTA凝胶组根管内壁清洁,玷污层消失,在冠1/3偶尔可见牙本质小管有过度腐蚀现象;超声+NaCLO+EDTA凝胶+激光组根管内壁光滑清洁,玷污层熔融,牙本质小管封闭,尖1/3的清洁程度明显优于其它各组。 2、冠渗漏检测:各实验组染色深度分别为2.15+0.38mm ,1.75+0.28mm,2.02+0.37mm,1.73+0.36mm,1.33+0.30mm,1.20+0.33mm,去除玷污层的各组冠方染色深度均小于对照组,但超声组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C、D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E、F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E组与F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 1、缺乏冠部封闭的根管充填,不能有效地组阻止冠渗漏的发生,所以根管治疗后应该尽快进行冠部的修复; 2、玷污层的存在影响了根管充填材料与根管壁的适合性,去除玷污层有利于减少冠方渗漏; 3、单一的方法不能完全去除玷污层,尤其是在根尖1/3,不同方法的联合使用可以更有效地去除玷污层。
【学位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R781.05
【部分图文】:

酒精,指甲油,染色线,牙颈部


刮除表面指甲油,将实验牙放人10%硝酸溶液中.每天更换硝酸以保证浓度,直到牙本质能被大头针刺人(约3-4d) 取出后流水冲洗24h,晾干后用80% 酒精,90%酒精和无水酒精梯度脱水分别为12、l、1 h,然后置于水杨酸甲酯中,约 2h后标本透明。(六)渗漏深度的测量体视显微镜下(16x)观察渗漏长度,通过显微镜标尺测量每个牙根四个侧面染色线的深度,从牙颈部的横断面起,最长的根管渗漏长度作为该牙的数据,每个牙测量 3 次,取平均值。(七)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13.0 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ANOVA),得出结论。结 果一、各组根管壁冠 1/3、中 1/3、尖 1/3 的形态学观察见实验附图 1-18

酒精,指甲油,染色线,牙颈部


刮除表面指甲油,将实验牙放人10%硝酸溶液中.每天更换硝酸以保证浓度,直到牙本质能被大头针刺人(约3-4d) 取出后流水冲洗24h,晾干后用80% 酒精,90%酒精和无水酒精梯度脱水分别为12、l、1 h,然后置于水杨酸甲酯中,约 2h后标本透明。(六)渗漏深度的测量体视显微镜下(16x)观察渗漏长度,通过显微镜标尺测量每个牙根四个侧面染色线的深度,从牙颈部的横断面起,最长的根管渗漏长度作为该牙的数据,每个牙测量 3 次,取平均值。(七)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13.0 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ANOVA),得出结论。结 果一、各组根管壁冠 1/3、中 1/3、尖 1/3 的形态学观察见实验附图 1-18

不同的方法去除玷污层联合热注牙胶对冠渗漏的影响


组:尖1/3根管壁500X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湘艳;;EDTA凝胶在根管预备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5期

2 马燕;;Glyde凝胶联合次氯酸钠根管清理的疗效观察[J];口腔医学;2011年08期

3 陆明辉;李颂;;玷污层对根尖倒充填后微渗漏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4 李为;徐燕;;3种根管预备法去除根管玷污层的电镜观察[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5 林文平;彭伟;穆玉;陈乃玲;高玉峰;;Carisolv处理根管后对冠方微渗漏影响的实验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1年07期

6 冯瑶;董波;孔宇;;比较三种不同器械预备塑化再治疗根管的清理能力[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年03期

7 雷慧云;陈蕾;;纤维桩核微渗漏的影响因素[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1年05期

8 杨谷宇;梁景平;;牙周和牙髓组织间细菌感染的相互影响[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1年05期

9 陈学群;刘冰;杨甜甜;徐若竹;滕芸霞;;不同组合冲洗剂对纤维桩粘接的远期效果影响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1年08期

10 赵连玖;李宇光;;应用不同黏结系统对楔状缺损修复后牙本质敏感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秀丽;吴丽更;;不同温度和作用时间对次氯酸钠清除根管玷污层的影响[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张健;葛久禹;;微波对化学法根管预备中的玷污层的影响[A];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李莎莎;秦晓红;何佳;;玷污层及不同根管封闭剂对根管充填后根尖微渗漏的影响[A];2007年第七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杨贤东;董岩;牛卫东;;不同性状EDTA对根管壁结构影响的比较研究[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刘斌;陈薇敏;;超声窝洞预备的电镜观察[A];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李航;张晨峥;宋亚玲;;两种机用镍钛器械根管清理能力的比较研究[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欧阳勇;廖志清;杨剑珍;;自酸蚀牙本质粘结界面纳米渗漏及微观结构观察[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包旭东;岳林;;MTAD清除根管隐蔽部位感染物效果的研究[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邵丽娜;詹福良;仇丽鸿;;Carisolv对根管微渗漏的影响[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赵晓一;张成飞;王世明;;Er:YAG激光根尖切除术扫描电镜研究[A];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袁欣;最好的牙医是患者自已[N];铜川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凌;纤维桩粘接固位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雁;不同的方法去除玷污层联合热注牙胶对冠渗漏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2 朱地;臭氧水溶液去除根管玷污层效果及其细胞毒性的实验研究[D];佳木斯大学;2010年

3 陆明辉;玷污层对根尖倒充填后微渗漏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4 梁伟腾;玷污层对大蒜素和氢氧化钙抗菌活性影响的体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任龙卿;E&Qplus根管充填系统封闭能力的体外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6 陈敏a\;不同根管冲洗液冲洗效果评价[D];中南大学;2008年

7 贺慧霞;脉冲Nd:YAG激光用于根管治疗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8 方芬;牙本质清洁剂对Dyract复合体封闭性影响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评价[D];武汉大学;2002年

9 张苏娜;五倍子水提取物去除根管壁玷污层的相关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10 张秀琴;机动镍钛根管预备器械清洁能力的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281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8281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a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