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策略与围手术期优化
本文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策略与围手术期优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围手术期手术及麻醉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行THA的患者63例,其中,21例为AS患者,42例为非AS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美国麻醉学会分级(ASA)、基础疾病、气道评估、术前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肺功能检查、插管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入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围手术期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AS组ASAⅠ级患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非AS组(9.5%比33.3%,P=0.041),超敏C反应蛋白[(17.0±14.8)mg/L比(4.3±7.1)mg/L,P0.001]、血小板[(275.0±71.3)×109/L比(237.7±68.0)×109/L,P=0.048]和中性粒细胞水平[(4.7±1.7)×109/L比(3.9±1.4)×109/L,P=0.044]明显高于非AS组,术前肺功能检查异常比率也明显高于非AS组患者(42.9%比16.7%,P=0.024)。AS组Mallampati分级Ⅲ及以上(28.6%比7.1%,P=0.022),颈部活动受限(47.6%比2.4%,P0.001),琥珀酰胆碱诱导(14.3%比0,P=0.012),Cormack-Lehane分级Ⅱ(56.3%比15.4%,P=0.002)、Ⅲ级(18.8%比0,P=0.005)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非AS组;Cormack-Lehane分级Ⅰ级患者的比例明显低于非AS组(25.0%比84.6%,P0.001)。AS组患者采用普通喉镜、普通喉镜导芯辅助、可视喉镜、可视导芯工具和纤维支气管镜的比率分别为14%、38%、24%、10%和14%,非AS组患者的比率分别为57%、24%、12%、5%和2%。AS组使用自体血液回输(33.3%比11.9%,P=0.041)和术后24 h引流量300 ml(61.9%比31.0%,P=0.019)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非AS组,两组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及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变化和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S患者术前炎性指标较高,常合并肺功能障碍,困难气道多见,手术及麻醉风险高,在THA前需充分评估气道并优化围手术期手术及麻醉策略,以保证手术安全。
【作者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麻醉科;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全髋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管理 麻醉
【分类号】:R614
【正文快照】: 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北京1007302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河北沧州061001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麻醉科,北京1000374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北京100730Anesthesia Strategies and Perioperative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杰,孙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破坏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4年04期
2 Altenbernd J;Bitu S;Lemburg S;杨海涛;;6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椎体骨折的回顾性分析[J];放射学实践;2009年05期
3 高峰;陈宝信;;47例强直性脊柱炎康复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87年06期
4 雷莹辉;王沙南;;强直性脊柱炎的心脏病变[J];心血管病学进展;1989年04期
5 郭松涛,钱师慈,葛菊泉,钱铭辉;家族性强直性脊柱炎4例报告[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0年03期
6 朱绍亨,林永明;一个家族同患强直性脊柱炎4例报告[J];临床内科杂志;1995年03期
7 曹斌;陈汴生;李郑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诊疗体会[J];中医正骨;2006年05期
8 王春生;王坤正;杨佩;党晓谦;时志斌;;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形态及全髋置换术后的股骨假体分析[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07年02期
9 李前龙;王华军;李义凯;陈超;;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风险评估[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9年11期
10 刘欣;白人骁;李德达;朱波;吴疆;;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国骨伤;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艳红;陈静瑜;邹耀红;郑明峰;何毅军;王永功;;肺移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肺纤维化一例报道[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陈庆贺;高吉昌;张承敏;王仑;晁民;;强直性脊柱炎程序化治疗[A];第二届海峡两岸矫形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姬洪全;周方;田耘;张志山;;合并强直性脊柱炎的颈椎骨折的治疗[A];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包力;;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12例临床分析[A];首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西北学术会议暨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1年
5 毛栓锁;王腾远;荔文科;殷培朴;;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全国风湿病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强军;高万勤;李云东;穆立祥;付建斌;;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损害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X线鉴别诊断探讨[A];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八届全国心胸影像学术大会暨河南省第十二次放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白人骁;刘欣;李德达;朱波;吴疆;;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诊治[A];全国第七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刘欣;;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A];第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9 毛栓锁;工腾远;荔文科;殷培朴;;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附320例临床资料)[A];第11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刘彩龙;陈雷;;青壮年强直性脊柱炎性膝关节病的关节镜治疗[A];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30年庆典暨2011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衣晓峰;强直性脊柱炎治疗实现程序化[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湖南省儿童医院 梅海波;如何判断强直性脊柱炎?[N];大众卫生报;2002年
3 张献怀;强直性脊柱炎能治好吗?[N];健康时报;2004年
4 马晓琼;下背痛要想到强直性脊柱炎[N];中国石油报;2002年
5 衣晓峰;综合疗法“围剿”强直性脊柱炎[N];健康报;2005年
6 衣晓峰;正确分期:强直性脊柱炎治疗基础[N];中国医药报;2005年
7 刘道安;强直性脊柱炎诊治研究获新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5年
8 驻沪记者 魏峗;稳固髋关节[N];医药经济报;2011年
9 曾理;强直性脊柱炎矫形手术获成功[N];中国医药报;2004年
10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风湿病科 教授 谈一飞;腰背痛的“罪魁祸首”——强直性脊柱炎[N];家庭医生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管明强;强直性脊柱炎诊疗现状的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2 陈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方案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亚楠;强直性脊柱炎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16例短期随访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王兴山;全髋关节置换在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受累强直治疗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6年
3 施建胜;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全髋关节置技术[D];吉林大学;2004年
4 靳晓波;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病理特点及预后[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5 兰魁勇;强直性脊柱炎后凸截骨矫形角度的术前预测[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6 钱慧玲;甲氨喋呤液体松解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膝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陈迪坤;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8 李科;强直性脊柱炎THA术后髋关节功能及生存质量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马志杰;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青壮年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分析[D];遵义医学院;2014年
10 陈嘉裕;数字化术前规划及三维可视技术在强直性脊柱炎驼背矫正术中的应用[D];广州医学院;2009年
本文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策略与围手术期优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1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461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