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双叶心脏瓣膜的聚甲醛的血液相容性评价
本文选题:血液相容性 + 聚甲醛 ; 参考:《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4年02期
【摘要】:对316L不锈钢、聚甲醛(POM)以及低温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材料的血液相容性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作为心脏瓣膜瓣叶材料的可行性。通过样品表面水接触角的测量判断亲疏水性,利用血小板黏附实验、凝血酶时间测定以及溶血率实验评估其血液相容性。结果表明:POM具有疏水性、较低的溶血率,样品表面血小板的黏附数量和被激活程度均低于316L不锈钢并与LTIC相近。本研究指出了POM作为双叶心脏瓣膜瓣叶材料的潜在应用价值。
[Abstract]:The blood compatibility of 316L stainless steel, polyformaldehyde (POM) and low temperature isotropic pyrolytic carbon (LTIC) materials were studied. The hydrophobicity was determined by measuring the water contact angle on the surface of the sample. The blood compatibility was evaluated by platelet adhesion test, thrombin time measurement and hemolysis rate t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ydrophobicity, low hemolysis rate, adhesion number and activation degree of platelets on the surface of the sample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stainless steel (316L) and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LTIC. In this study,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value of POM as a double-leaf valve valve material was pointed out.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院医疗器械检定所;
【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资助(2006AA02A13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973134)
【分类号】:R318.0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晓伟;池一凡;牛兆倬;侯文明;孙忠东;孙勇;;不同类型生物材料的心脏瓣膜应用及安全性评价(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12期
2 陈宝林;王东安;;血液相容性抗凝血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其机制(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亮亮;周丰;游天雪;刘丽;黄楠;;新型人工机械心脏瓣膜疲劳磨损实验研究[J];功能材料;2014年01期
2 杨欢;张建辉;;人工心瓣含硅热解炭涂层残余应力分析[J];表面技术;2014年01期
3 李少华;李子全;刘劲松;杨继年;许奇;;中空玻璃微珠改性PP泡沫复合材料的发泡效果和力学性能[J];机械工程材料;2014年01期
4 张建辉;宋银超;;人工心瓣热解炭涂层的密度和孔隙结构研究[J];功能材料;2015年09期
5 武亮亮;张勇;周丰;游天雪;刘丽;黄楠;;基于ANSYS Workbench刚度分析的人工心脏瓣膜设计[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10期
6 张建辉;宋银超;;热解炭微观结构及其表征方法[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7 马平伟;乔友进;李刚;田伟臣;成明;;纳米碳聚氨酯复合材料在心血管领域研究应用现状及展望[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年06期
8 陈宝林;王东安;;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研究:抗凝血材料的设计(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34期
9 陈宝林;王东安;;心血管医疗装置的聚合物表面构建及生物相容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年34期
10 武亮亮;周丰;孙鸿;王进;刘丽;黄楠;;新型人工机械心脏瓣膜加速疲劳试验[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卢剑;生物材料磷酸胆碱改性聚氨酯的制备与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荣怀苹;碳纤维表面纳米结构的构筑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3 李金梅;新型聚碳酸亚丙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及降解行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吴丽;含碳碳双键磷铵两性离子修饰聚氨酯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少华;HGB和POE增强增韧PP泡沫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3 杨欢;人工心瓣热解炭涂层残余应力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汪浩;蔬菜复合纸面膜成型机系统研发[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5 钱志强;聚甲醛的增强、耐磨及增韧改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福林,徐志云,张宝仁,韩林,黄盛东;猪主动脉组织工程瓣膜制备的初步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姚祖武,梅举,黄盛东,邢建洲,龚德军,徐志云;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应力培养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3 杨立信;徐志云;黄盛东;刘延玲;张宝仁;;三种去细胞方法构建的猪主动脉瓣膜支架的性能比较[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4 计剑,孙永红,仝凤芹,邱永兴,封麟先;聚苯乙烯-g-(十八烷基聚氧乙烯)阻抗血小板粘附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7年11期
5 邓诚;董念国;史嘉玮;胡志伟;陈思;郭超;洪昊;;聚乙二醇载药缓释微球复合去细胞瓣制备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年01期
6 龙莉,吴春根,潘銮凤,齐晓岚,洪涛;心脏瓣膜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及细胞种植[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4年04期
7 周栋,汪钢,赵东锷,高百顺,俞世强;胶原膜、聚乙醇酸/聚乳酸共聚物在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材料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2期
8 陈宝林;王东安;封麟先;;细胞相容性组织工程材料的细胞效应(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45期
9 冯滨;刘迎龙;谢宁;朱晓东;晏明全;阮英卯;;人骨髓基质细胞定向培养为内皮细胞应用于心脏组织工程瓣膜[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02期
10 陈宝林;王东安;封麟先;;组织工程材料表面拓扑结构对其细胞相容性的影响(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1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长江,王进,黄楠,孙鸿,杨苹,冷永祥,陈俊英,万国江;等离子体表面接枝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血液相容性研究[J];功能材料;2003年04期
2 吴玉厚,张善锋,刘殿红,李言秋,周国利;血液相容性材料研究进展[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3 谭鸿,李洁华,谢兴益,郭敏,傅强,钟银屏;含氟聚醚聚氨酯与聚醚聚氨酯共混的表面结构及血液相容性的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4年04期
4 魏文,程为庄;血液相容性及表面改性的研究[J];高分子通报;2004年05期
5 王琴梅,滕伟,潘仕荣,张静夏;聚谷氨酸苄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膜的血液相容性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5年01期
6 浦鸣;计剑;李晓林;沈家骢;;水溶性梳状聚乙二醇构建的血液相容性涂层[J];高分子学报;2006年05期
7 欧阳晨曦;李沁;王维慈;周飞;徐卫林;李文斌;;小口径人工血管血液相容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06期
8 梅恒;胡豫;张治华;王华芳;郭涛;魏文宁;;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对家兔血液相容性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0年01期
9 习羽;贺春丽;杨桑;朱皓淼;黄小波;李利;周宁琳;章峻;沈健;;聚乙烯表面亲水化改性及其血液相容性改进[J];功能材料;2011年08期
10 伏鹏;刘成s,
本文编号:18046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804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