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肉毒毒素用于治疗旋转型痉挛性斜颈的表面肌电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botulinum toxin A (botulinum toxin A) in the treatment of spastic torticollis. Methods: 30 patients with spasmodic torticollis were selected. The spasmodic extensor muscles of severe spasms were collected by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before and two weeks after Botulinum toxin A injection. The mean power frequency (MPF),) mean myoelectric value (AEMG) of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ximum isometric contraction was evaluated by Tsui score.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MPF value of severe spastic muscl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reatment (P0.05), the AEMG value of severe spastic side muscl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reatment (P0.05), the Tsui sco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reatment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1).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was consistent with Tsui score. Conclusion: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can be used as an immediate, quantitative, accurate and objective metho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botulinum toxin A in the treatment of rotatory spasmodic torticollis.
【作者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分类号】:R741.0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谦;马静;王健;;疲劳负荷下颈部肌肉表面肌电活动的变化规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2 王健,方红光,Markku Kankaanpaa;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变化的慢性下背痛诊断和运动疗效评价[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5年04期
3 张海红;王健;杨镇;;最大随意收缩诱发肌肉疲劳的表面肌电信号变化[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6年05期
4 余洪俊;表面肌电图评价肌肉的功能状况[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23期
5 张海红;王健;;双侧屈伸肘运动中主动肌与拮抗肌的表面肌电图变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6 王健,刘加海;肌肉疲劳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研究与展望[J];中国体育科技;2003年02期
7 胡兴越,邵宇权,吕文,蒋红;不同稀释浓度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性斜颈的对照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年12期
8 郑洁皎;胡佑红;俞卓伟;;表面肌电图在神经肌肉功能评定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穆景颂;倪朝民;;下背痛表面肌电的应用研究[J];安徽医学;2010年03期
2 于红妍;王卫星;毛丽娟;;竞走运动中股直肌与股二头肌协调性对膝关节角度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3 丁立鹏;;女子气手枪持枪臂各肌肉工作的肌电学分析[J];搏击(体育论坛);2011年11期
4 周楠;房敏;朱清广;沈国权;姜淑云;程英武;刘鲲鹏;;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特性评价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03期
5 徐文静,彭如心,郭静璐;对股四头肌肌电图单谱指标与功率输出的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蔚二文;陈维毅;;表面肌电图在肌肉功能评估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07年01期
7 穆景颂;倪朝民;;吞咽与吞咽障碍的表面肌电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9年05期
8 曹俊;唐恩溢;杨旭东;蒲玉梅;卢明星;;下颌前突患者升支矢状劈开术前后咀嚼肌的肌电分析[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2年02期
9 吴剑聪;王俊杰;姚斌彬;鲁梦倩;王磊;耿楠;叶宜颖;于天源;;通过表面肌电信号分析拨法及揉法缓解肱二头肌运动性疲劳作用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年05期
10 陈艳琴;陈建军;艾炳蔚;;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踝关节功能障碍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颜婷婷;李建华;;脑卒中患者佩戴踝足矫形器前后下肢表面肌电信号变化特征的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潘惠娟;;表面肌电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A];第十七届中国内镜医师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马丽;侯文生;郑小林;彭承琳;许蓉;;握力水平与前臂肌肉sEMG信号复杂度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4 许蓉;侯文生;郑小林;彭承琳;马丽;;握力大小与前臂肌肉表面肌电频率特性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5 杨坚;张颖;;表面肌电图在神经肌肉病损功能评估中的应用[A];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康复医学论坛、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会议、北京康复医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康玲;王楚怀;;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腰肌表面肌电特征的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颈椎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王健;;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及其运动治疗进展[A];第七届全国康复医学工程与康复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吴剑聪;王俊杰;姚斌彬;鲁梦倩;王磊;耿楠;叶宜颖;于天源;;通过表面肌电信号分析拨法及揉法缓解肱二头肌运动性疲劳作用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专辑[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红旗;青年人优势提举技术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颜钦;基于SMA的仿生柔性鱼鳍三维运动机理与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黄宇琦;胸锁乳突肌筋膜痛的解剖学及其临床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4 陈伟婷;基于熵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提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李强;表面肌电信号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检测[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章永华;柔性仿生波动鳍推进理论与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7 王宏棣;体育馆用木质地板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8 李芳宇;基于主客观信息反馈的运动健身服务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董海军;我国优秀女子投掷选手最后用力过程肌肉用力特征及技术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10 刘敏;中国优秀手枪射击运动员持枪臂表面肌电特征及其训练监测系统的应用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圆圆;对高水平赛艇运动员拉桨技术的神经-肌肉支配特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郇靖;脑卒中患者躯干肌背伸功能障碍的评价与治疗[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张永玲;屈伸交替法低频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肩肘功能重建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钟林;反悬腰背运动的表面肌电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唐凯;昆虫电荷特性测量与探测系统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6 邢方印;基于小波分析的针刺缓解腓肠肌群疲劳的评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徐龙雨;网球一发发球动作肌肉用力情况与动力链关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詹柱享;补气通络胶囊结合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卢蕾;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区分上肢动作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10 龚剑秋;单侧症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双侧多裂肌的病理生理改变[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立羽,王志中,张海虹;基于混沌、分形理论的表面肌电信号非线性分析[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0年02期
2 崔玉鹏,洪峰;表面肌电图在人体运动研究中的应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王国祥,刘殿玉;等速运动中肌氧含量及其表面肌电图中位频率的变化特点[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蔡立羽,王志中,张海虹;表面肌电信号的复杂度特征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0年02期
5 王健,杨红春,刘加海;疲劳相关表面肌电信号特征的非疲劳特异性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4年01期
6 张海红;王健;杨镇;;最大随意收缩诱发肌肉疲劳的表面肌电信号变化[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6年05期
7 杨健群,姚素英,李洁,徐永忠,马治家;肌电在手控操纵作业工作负荷评价中的应用[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7年06期
8 胡兴越,邵宇权,王谨,蒋红;肌电引导局部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颈部肌张力障碍交叉对照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9年04期
9 罗小兵,马建;肌电图在运动性肌肉疲劳研究中的应用现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10 方红光,王健;不同负荷方式引起的腰部肌肉表面肌电信号变化特征[J];生物物理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加海;基于sEMG信号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的肌肉功能状态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叶伟;静态运动负荷诱发肌肉疲劳过程中SEMG信号变化的生理机制[D];浙江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文娟;乐惠飞;杨毓梅;;A型肉毒毒素治疗半面痉挛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海军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2 张义质,郑思琳,陈红;A型肉毒毒素治疗儿童肛直肠疾病护理[J];四川医学;2005年08期
3 金巧芳;;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568例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7年09期
4 穆景颂;倪朝民;;表面肌电图在脑卒中康复评定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2009年01期
5 Andrew J.Haig,Jeffrey B.Gelblum,James J.Rechtien,Andrew J.Gitter,李险峰,孙相如;表面肌电图在神经和肌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1998年02期
6 蔚二文;陈维毅;;表面肌电图在肌肉功能评估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07年01期
7 吴洪;冉春风;;表面肌电图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39期
8 李巍巍;杨坚;张颖;乔蕾;;A型肉毒毒素在脑卒中后肌痉挛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2011年01期
9 汤琰;罗静;;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年19期
10 赵隆谦;;一起A型肉毒毒素中毒实验室诊断与临床救治[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梁炳寅;王惠芳;;表面肌电图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2 王庆凤;李静;;A型肉毒毒素在眼科的应用[A];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3 吴玉玲;林建强;吴立红;孙晓敏;;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A];2011年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康复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4 黄立男;陈宏伟;叶晓勤;季林红;谢雁鸣;;变换式经皮电刺激在机器人辅助上肢运动康复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康复医学工程与康复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范建中;;等速技术在临床康复中的应用[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马爱平;机械手能助中风患者康复[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余洪俊;表面肌电图用于竖脊肌和臀大肌功能评价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2 李青青;疲劳和步行的表面肌电图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3 韩婕;表面肌电图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4 黄立男;结合穴位电刺激的机器人辅助上肢康复方法和设备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483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248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