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3-08-04 20:40
  目的:通过比较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不愈合(OVCF-NU)的临床疗效,评估手法复位在OVCF-NU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客观依据。方法:自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按照纳入标准选取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OVCF-NU患者50例,按照就诊顺序,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手法复位联合PVP组(实验组)和单纯行PKP组(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伤椎高度、局部后凸Cobb角、骨水泥渗漏情况、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期间治疗费用、住院时间等指标,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5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为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32±1.33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住院时间、骨折部位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性(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平均缩短8.04±5.44min。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资料收集方法
        2.2 分组方法
        2.3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3.1 评价标准
        3.2 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一般资料分析
    2 临床观察指标分析
        2.1 VAS评分
        2.2 伤椎局部后凸Cobb角
        2.3 伤椎高度恢复情况
        2.4 骨水泥注射量
        2.5 手术时间
        2.6 骨水泥渗漏情况分析
        2.7 治疗费用
        2.8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中医手法复位在胸腰椎骨折中应用的历史与发展
    2 OVCF-NU的疾病特点及中医手法复位治疗的临床意义
    3 疼痛缓解机制及疗效分析
    4 手法复位对伤椎局部后凸Cobb角及椎体高度恢复的影响
    5 并发症分析
        5.1 骨水泥渗漏情况
        5.2 骨水泥移位
    6 实用性分析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8389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38389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c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