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与黏膜下挖除术在胃上皮下肿物治疗中的疗效研究

发布时间:2023-08-26 01:15
  研究背景和目的胃上皮下肿物(Gastric SubepithelialTumors,SETs)是一种常见的胃部肿物。患者通常无特异性表现,多在内镜检查时偶然发现。尽管胃上皮下肿物通常被认为是良性的,但研究表明即使直径较小的胃上皮下肿物也具有恶性倾向,主要为间质瘤等。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指南建议直径小于20mm且无症状的上皮下肿物可随访观察,而大于20mm或引起临床症状的上皮下肿物应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包括外科手术及内镜手术。外科手术曾是治疗胃上皮下肿物的标准方案,但相较于内镜手术,有创面大、手术费用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低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缺点。目前内镜手术切除胃上皮下肿物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术式,包括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内镜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TR)以及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等。有研究认为,内镜...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ESE与STER组中上皮下肿物的特点分析及上皮下肿物治疗中的疗效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1.3 仪器与操作方法
        2.1.4 统计学处理
    2.2 结果
        2.2.1 ESE与STER组中人口学特征分析
        2.2.2 胃上皮下肿物病变特点及病理诊断分析
        2.2.3 ESE与STER组中对上皮下肿物病变治疗中的疗效研究
    2.3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ESE与STER对起源于固有肌层的胃底部上皮下肿物的疗效研究
    3.1 对象和方法
    3.2 结果
        3.2.1 ESE与STER组中起源于固有肌层的胃底肿物患者人口学特征分析
        3.2.2 起源于固有肌层的胃底上皮下肿物病变特点分析
        3.2.3 ESE与STER组对起源于固有肌层的胃底上皮下肿物治疗疗效
    3.3 讨论与小结
    3.4 展望
参考文献
重复进镜提高右半结肠病变阳性诊断率的系统回顾及Meta分析
    参考文献
缩写词简表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843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3843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7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