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五官科论文 >

郑魁山热补针法治疗五官科疾病经验.doc 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发布时间:2016-11-27 18:50

  本文关键词:郑魁山热补针法治疗五官科疾病经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网友sbuufeh058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郑魁山热补针法治疗五官科疾病经验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郑魁山热补针法治疗五官科疾病经验关键词:名医经验;郑魁山;针刺;烧山火;热补针法;五官科疾病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3.040中图分类号:R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3-0113-02甘肃中医学院教授郑魁山是甘肃省名老中医,被誉为“西北针王”,其独特的“郑氏家传针法”历经四世传承,至郑魁山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针灸手法操作体系,其中热补法是对传统手法“烧山火”的简化。郑老临证尤善用热补针法治疗五官科疾病,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临床经验介绍如下。1 热补针法操作在传统针刺手法中,“烧山火”操作难度最大,许多针灸学者只闻其名,不见其实,甚至终生未见其效。郑老秉承家父真传秘旨,但深感其操作难度较大,不利后学学习,且临床应用范围较局限,故在融汇贯通传统针刺手法基础上,本着执简驭繁原则,在不失“烧山火”精髓和疗效的前提下,创立了热补法。该法用捻按,推着守气,使针下沉紧,产生热感。具体操作:进针时,术者左手食指或拇指紧按针穴(揣穴),右手将针刺入穴内,候其气至,得气后,左手加重压力,右手拇指向前连续捻按 3~5 次,候针下沉紧,连续重插轻提 3~5 次;拇指再向前连续捻按 3~5 次,针尖顶着产生感觉的部位守气,使针下继续沉紧,产生热感。留针 20~30min,缓慢将针拔出,急按针穴。2 临床应用2.1 面神经麻痹案例 1:患者,男,22 岁,工人,1993 年 5 月 12 日初诊。1993 年 5月 4 日早晨,患者起床时自觉左侧面部发紧,下午左眼不能闭合、流泪,嘴角斜向右侧,左侧牙齿不能嚼食物,左侧口腔存留食物,需用手指掏出,左嘴角闭不严,常流口水和露出食物。在某医务室诊断为“面神经麻痹”,治疗效果不显。刻诊:左眼上下眼睑不能闭合,露睛 1 cm,左侧面肌松弛下垂,不能皱眉,左侧抬头纹及鼻唇沟消失,嘴角向右侧歪斜,鼓腮左侧漏气,流口水,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数。中医辨证系风寒侵袭,经络闭阻。采用祛风散寒、疏经活络法治之。治疗:取风池、合谷,用热补针法,使其出汗,不留针;地仓透颊车、四白透睛明、下关、阳白,用热补针法,留针 10 min,每日 1 次。治疗 1次后,眼睑能闭合。治疗 7 次后,口眼歪斜明显好转,改针地仓透颊车、下关、巨?、合谷,用平补平泻法,留针 10 min。至同年 5 月 24 日,治疗11 次时,症状消失,检查恢复正常而停诊。同年 9 月 1 日随访,情况良好。按:本案系面部伤风受凉引起的一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中医学“口”、“口僻”、“口眼歪斜”范畴,多因气血虚弱,营卫失调,风寒侵袭经络所致。用热补针法留针 10~20 min,可祛风散寒、活血通络。郑老强调,对久治不愈或体弱气虚者,宜配会阳、长强、足三里,用补法或加灸,以益气振阳、养血祛风。后期应针足三里、内庭、太冲等远隔穴位,以防发生面神经痉挛。2.2 视神经萎缩案例 2:患者,女,32 岁,1993 年 11 月 3 日初诊。患者半月前左眼突然失明,并伴有头痛、腰酸、全身疲乏无力。查:右眼视力 1.2。左眼前手动,左眼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右眼眼底正常,左眼视乳头水肿,黄斑正常。舌苔薄白,脉浮稍数。西医诊断:左眼视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中医诊断:青盲,辨证系肝肾阴虚、精血不能上营于目,治以补肾益肝、养血明目之法。治疗:取风池,用热补法,使热感传到眼底;肝俞、肾俞,用热补法,不留针;内睛明,用压针缓进法,留针 10 min。配瞳子?、球后、攒竹、鱼腰、太阳,用平补平泻法,留针 20 min。2 组穴位交替轮换使用。每日针 1 次。治疗 32 次后,头痛、腰酸消失,全身有力,亦不疲乏。视力检查示:右眼 1.2,左眼 0.1。左眼视乳头水肿消退,颜色稍浅,边缘清楚,动静脉迂曲,黄斑中心凹可见,光反射消失,周边未见异常。守前法治疗至 1994 年 1 月 23 日,共针 66 次,复查视力左眼 0.7,左眼视乳头边缘清楚,颜色淡黄,视网膜动脉轻度狭窄,静脉正常。左中心视野生理盲点扩大,2/1000 白,绝对性环状暗点,1/1000 白。至 1994 年 2 月 25 日,治疗 90 次时,左眼视力恢复到 1.0,停诊。同年 6 月 15 日随访情况良好。按:本案是由视神经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视神经退行性病变,属中医学“青盲”、“视瞻有色”范畴,多因失血过多,外感风邪,饮食劳倦,忧思郁结,气血不能上荣于目所致。对此,郑老临证针风池用过眼热针法,使热感传到眼底,内睛明用压针缓进法,瞳子?、攒竹、球后用平补平泻法,以通络明目。每日 1 次,12 次为 1 个疗程,每疗程后休息 3~5 d。值得注意的是,该法对病程短、乳头苍白、症状轻者疗效好,病程长、乳头苍白、症状重者疗效差。2.3 眩晕案例 3:患者,女,37 岁,教师,1994 年 10 月 1 日初诊。患者 3 d前做噩梦,出冷汗,感觉头晕,不能站立,视物模糊,呕吐苦水,耳鸣,听力减退,烦躁气急,失眠,纳差,月经过多。经某医院诊断为“梅尼埃病”及神经官能症。今日因病情加剧而就诊。查舌苔白腻,脉弦细。中医辨证系肝阴不足,血虚生风,上扰清窍。治以平肝熄风、养血安神之法。治疗:取风池、百会、听宫、神庭、合谷、内关、丰隆,用热补法,留针 10~20 min。治疗 1 次后,头晕、呕吐基本消失。去内关,加印堂、神门,每日 1 次。治疗 3 次后,睡眠好转,共针 8 次而痊愈。1995 年 1 月20 日随访未复发。按:本案是由内耳迷路水肿,半规管平衡功能失调引起,属中医学“眩晕”范畴,多因正气不足,痰饮上泛所致。其发作突然,症状剧烈,呈旋转性眩晕,多伴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出汗,严重者可伴神志昏迷,一般数小时至数日反复发作。本案取风池、百会、神庭、听宫、内关、合谷、丰隆,针以热补法温阳化湿、升清降浊。心慌不能入睡,故配印堂、神门以安神定志;若神志昏迷,可配人中以开窍醒神;若耳聋、耳鸣,配耳门、听会以清泻肝胆、利窍聪耳;头胀痛、眼球震颤,可配太阳、攒竹以祛风止痛;兼恶心呕吐、厌食,配中脘、三阴交以平肝和胃。 2.4链霉素中毒性耳聋案例 4:患者,男,58 岁,1993 年 3 月 19 日初诊。患者 1993 年 1 月上旬开始感冒,中旬去外地参会,因室内无取暖设备,自觉全身发冷恶寒,感冒加重,曾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下旬返回,在某医务室继续用青霉素、链霉素,并口服土霉素。1993 年 2 月 5 日早晨因参加追悼会,心情沉重,天气寒冷,受凉后出一身冷汗,自觉全身酸痛,支持不住,回单位后,鼻塞严重,呼吸困难,下午突然听力减退。1993 年 2 月 7 日,经某院内科治疗,效果不显。1993 年 2 月 12 日,去某医院五官科就医,经口服土霉素、黄连上清丸、***滴鼻、注射大青叶注射液后,舌干口渴异常。1993年 2 月 17 日转入某医院,诊断为“神经性耳咽管阻塞”,经注射青霉素治疗 10 d,未见好转。1993 年 3 月 11 日曾用导管疏通右耳咽管,当

12>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系统无法检测到您的Adobe Flash Player版本
建议您在线安装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 在线安装


  本文关键词:郑魁山热补针法治疗五官科疾病经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61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961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2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