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五官科论文 >

荧光素血管造影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对比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发布时间:2022-12-07 01:09
  目的比较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诊断中的特点,分析两者对DR病变检出一致性。方法选取该医院眼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86例(166眼),进行FFA和OCTA检查,进一步将FFA检查后未见眼底改变的糖尿病患者26例(26眼)纳入实验组,另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无眼底疾病者15例(25眼)作为对照组,进行OCTA检查。获得两种检查图像以及两组OCTA旁中心凹300μm血流密度(FD-300)、旁中心凹浅层及深层视网膜、视盘周围区域血流密度等一系列参数。结果 FFA与OCTA诊断DR一致性一般(Kappa=0.514,P<0.001);FFA检出黄斑区拱环结构改变、黄斑水肿、视网膜微血管瘤、视网膜新生血管、无灌注区分别是74、59、138、112、115只眼,OCTA分别是81、52、125、103、101只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OCTA比较,FD-300、浅层旁中心凹血流密度、深层旁中心凹血流密度及视盘周围区域血流密度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FA与OCTA诊断糖尿病视...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FFA检查
        1.3.2 OCTA检查
        1.3.3 诊断标准
        1.3.4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FFA与OCTA关于DR诊断分析对比
    2.2 FFA和OCTA检出5种DR眼底改变图像和例数比较
    2.3 两组黄斑区和视盘周围区域血流参数对比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两种影像技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比较[J]. 潘艳杰,查俊华,杨云祥,何迎.  河南医学研究. 2019(20)
[2]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和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对比观察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一致性研究[J]. 李贵洲.  糖尿病新世界. 2018(23)
[3]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评估糖尿病患者早期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J]. 郑丹,庞东渤.  眼科新进展. 2018(06)
[4]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和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对比观察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J]. 刘青,艾明.  眼科新进展. 2017(01)
[5]糖尿病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分析[J]. 李滢,邱旭,焦健.  糖尿病新世界. 2016(16)
[6]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早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诊断中的应用[J]. 赫红丹,王洁,邴寒,金奎东,郭续媛.  黑龙江医学. 2015(08)
[7]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对筛检糖尿病眼底病变的临床价值[J]. 陈艳峰,原武红,师静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5(12)
[8]彩色眼底照相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判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期中的关联性研究[J]. 徐鼎,张小虎,孙哲,刘晴雨,王方.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3 (08)



本文编号:37119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37119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c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