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五官科论文 >

手法复位结合体位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23 07:34
  目的阐述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患者采取手法复位联合体位治疗的方法,并分析临床疗效。方法抽选于2019年1—12月该院接受治疗罹患HC-BPPV病症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纯采取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结合手法复位与体位治疗,观察且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评估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变化差异。结果该次观察组患者通过手法复位联合体位治疗效果更为确切,总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眩晕情况、生活质量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DHI评分(31.05±2.31)分、UCLA-DQ评分(32.24±4.03)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9、21.27,P<0.05),生理质量相应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BPPV患者通过手法复位与体位治疗相结合的方式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眩晕表现,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施用且推广。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药物治疗方法
        1.2.2 手法复位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评估比对
    2.2 治疗前后晕眩症状改善情况比对
    2.3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比对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药耳石方1联合手法复位治疗风痰上扰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 万浩鹏,陈晓勤,张瑞,王峰.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0(01)
[2]手法复位联合前庭康复练习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 邹团明,陈俊明,周晓娓,陈丹萍,刘秋玲,刘振,虞幼军.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9(11)
[3]尼麦角林联合手法复位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J]. 任成龙,刘春青,刘海成,郭琳.  北京医学. 2019(09)
[4]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研究进展[J]. 姜春燕,吴丽,陈伟,刘建仁.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9(04)
[5]SRM-IV眩晕诊疗系统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 王丹丹,姜文.  中医临床研究. 2019(23)
[6]复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中西医研究概况[J]. 边芳子,矫璐璐,闫占峰,刘巧平,刘思溟,郝鹏鹏,刘莉莉,张琳婧.  现代中医临床. 2019(02)
[7]手法复位联合天麻素及康复治疗对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J]. 李哲,孙萌,李奇洙,梁大帅,孟大为,暴继敏.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02)
[8]龙氏正骨推拿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症状的效果[J]. 孙建峰,谢锐填,庞树旺,吕晓宇.  广东医学. 2019(03)
[9]手法复位结合侧卧法治疗水平半规管耳石症[J]. 付蓉,赵晶,王璐,李昌,闫晓卿.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01)



本文编号:3725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3725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d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