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针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疗效及前庭肌源性诱发电位在诊疗中应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9 03:1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疗效及前庭肌源性诱发电位(VEMP)在诊疗中应用的研究。方法选取本院42例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VEMP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76.2%明显高于对照组57.1%(P<0.05)。治疗前两组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 VEMP)阈值和引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oVEMP阈值均下降、引出率均增加(P<0.05);治疗后观察组o VEMP阈值低于对照组,引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阈值和引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阈值下降、引出率增加(P<0.05);治疗后观察组阈值低于对照组,引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oVEMP和c VEMP联合检测全面客观评价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前庭传导通路功能;针刺联合糖皮质激素明显改善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疗效及前庭功能。 

【文章来源】: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22(03)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诊断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2.2 观察组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
    3.2 观察指标
    3.3 结果
        3.3.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3.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VEMP阈值和引出率比较:见表2。
        3.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VEMP阈值和引出率比较:见表3。
4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 孙媛,张海利.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9(02)
[2]建立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检测方法并探讨其临床意义[J]. 张朔,刘小璇,黄骁,樊东升.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47)
[3]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鼓室注射激素时机的前瞻性对照研究[J]. 钟时勋,左汶奇,章碧云,钱怡,雷艳.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8 (11)
[4]糖皮质激素三种不同给药途径治疗青少年突聋的疗效比较[J]. 王巍毅.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09)
[5]地塞米松穴位注射结合常规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研究[J]. 漆小丽,沈峰.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8 (05)
[6]通窍活血汤配合通气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临床研究[J]. 王丹凤.  亚太传统医药. 2017(20)
[7]巴曲酶与血管扩张剂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观察[J]. 李凯,包涵,张潘英,陈力,陈阳.  陕西医学杂志. 2017(05)
[8]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肝火上扰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J]. 胡莹,孙海波,王爱平.  辽宁中医杂志. 2016(05)
[9]突发性耳聋患者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特点[J]. 舒博,叶胜难,林有辉,林少莲,胡婕,林丁丁.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6(01)
[10]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J]. 王佩杰,罗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5(02)



本文编号:3463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3463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a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