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量性和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6 16:21
【摘要】:中医研究生培养作为我国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祖国传统医学的振兴以及医学卫生事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扩招的大背景下,中医研究生的数量日益俱增,但规模的扩张和数量的增多绝不能以质量的下滑为代价。中医研究生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提高培养质量。中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涵了不同层次和维度的影响因素。只有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持续的过程控制和不断的改革,才能保证和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本论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明确了中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概念及其内涵。通过梳理、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从理论层面提炼出影响中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九个潜在变量。选取中医研究生的视角,以全国七所中医高等院校的中医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量性研究与质性研究对中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细致分析。一方面,首先通过对调查问卷中的各个测验项目做逐一的描述性分析及相关的统计检验,以深入了解中医研究生群体对培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和评价。再借由回归分析,利用统计软件SPSS18.0对发放的调查问卷进行量性分析,对影响中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九个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的高低进行了排序,对当前中医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关键维度进行了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构建了以教学、科研和管理三大关键维度为主体,包涵理论课程、临床实践、传统文化、导师指导、科研课题、学术氛围、招生考核、学位论文八个影响因素、23个观测变量的中医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和理论假设。通过对该模型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论证了概念模型与理论假设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并对中医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现实模型的结果进行了评价,挖掘出三大关键维度之间的作用关系及对中医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程度最高的核心维度。同时,还深入探究了模型中多个变量对中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效应,最终得出量性研究的结论。 另一方面,借由扎根理论,进行以小组访谈为主要形式的质性研究,从被访者的角度——中医研究生的视角,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探究当前中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效果。对访谈资料进行反复地分析、比较和归纳,在充分了解和理解中医研究生群体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态度、想法和观点的基础上,通过逐级编码将现象概念化,最终提炼出反映研究现象的核心类属概念及其意义关系,以期在真实、生动的原始资料基础上深入了解现象背后的原因,寻求原始资料中具有关联性的因素,最终实现了对中医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逐层归纳以及各因素之间复杂关系的梳理。通过深入发掘,提炼出中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十个影响因素(个人因素作为一个补充因素,被受访研究生补充提及),并对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三个)和直接影响因素(四个)做了细致的区分。此外还对它们各自不同的影响程度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不同作用方式进行了探讨,最后得出质性研究的结论。 本论文通过整合量性和质性研究,使得研究的量化数据分析与质性描述资料的结果相互补充,这样既克服了量性研究的预设性理论模式对采用资料和所得结论范围的“程式化”局限,同时也尽可能避免了质性研究样本的代表性和普遍的应用性存在的不足,从而扩大了研究的广度和范围,也使得最终的研究成果更真实、全面和丰富。本论文的研究结论,进一步明晰了中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构成及其不同的作用关系和结构路径,从研究生群体需求的角度明确了目前中医研究生培养质量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探寻了解决的途径,从而为中医高等院校和研究生管理部门对中医研究生教育的有效探索提供全新的探究视角、科学的理论依据以及真实的数据支持和原始资料佐证。这有助于我们明晰把握中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质,进一步丰富中医研究生教育理论;也有助于我们挖掘和开辟提高中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新路径,实现中医研究生教育的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本研究期望可以弥补目前中医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领域里量性研究的不足,以及质性研究的空白。同时也为本人今后对此方向的进一步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4
本文编号:2716272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双林,钟艳,崔一梅,孙信丽;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系统初探[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Z1期
2 张颖;辛东亮;;当前我国博士生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基于5所研究型大学的调查[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年01期
3 蔡绍辉,任先达,雷兵;制约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张乐天;;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及思考[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05期
5 袁本涛;赵伟;王孙禺;;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6 李同升 ,赵荣 ,曹明明 ,李林华;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2年02期
7 冯平;王晓平;范淑燕;张龙;;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调查的统计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9年03期
8 肖化移;罗尧成;;从主体投入角度看博士教育质量及评价[J];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9 邱庚香;刘政;龚姚腾;;浅议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及其影响因素[J];高教论坛;2006年03期
10 谢维和;;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中的结构问题[J];高教探索;200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国栋;我国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16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716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