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医卫管理论文 >

国家能动性与公共卫生治理规范的本土化——以泰国参与东南亚公共卫生治理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29 13:53
  公共卫生治理规范在东南亚的本土化充分体现了国际规范的核心特征和地区特色,有效推动了东南亚地区公共卫生治理能力的提升。同时,这也说明地区内国家能动性是影响规范本土化的重要变量,公共卫生治理是国家能动性与规范本土化双向建构的结果。以泰国为案例,一方面,泰国在促使本地区接受国际规范核心特征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地区敏感性和特色,为公共卫生规范在东南亚的本土化找到了一条有效的实施路径,提供了思想基础、智力支持和遵约保障;另一方面,泰国也在推动规范本土化的过程中获得了规范性权力和地区领导力,在地区内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权力形态。泰国参与东南亚地区公共卫生治理的实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中小国家治理经验对于地区的重要性,也为优化东南亚公共卫生治理提供了探索路径。 

【文章来源】:东南亚研究. 2020,(02)CSSCI

【文章页数】:18 页

【部分图文】:

国家能动性与公共卫生治理规范的本土化——以泰国参与东南亚公共卫生治理为例


国家能动性与国际规范、地区规范以及国内规范的互动关系

模型图,双向建构,能动性,国家


那么,国家能动性作为贯穿规范扩散全过程的核心变量,是如何与规范本土化进行互动的呢?本文认为,规范本土化与国家能动性之间不是单向影响关系,而是一个持续的双向建构过程(23)(如图2所示)。其中“持续”和“双向建构”非常关键,因为这二者都强调“进程视角”,是具有自我存在和发展的动态过程。规范本土化是对国家能动性进行规制和赋能的过程,而反过来国家能动性的发挥是对规范本土化进行推动或制约的过程。具体来说,规范本土化结合了国际规范的核心特征和地区特色,而国家能动性相应地分为标准性实践和创造性实践。国际规范对发挥国家能动性的标准性实践过程产生标准化的指导、规制和约束作用,而地区特色是对发挥国家能动性的创造性实践过程进行同质化的基础,反过来创造性实践过程又对国际规范进行了异质化的重新解释和改造。规范本土化与国家能动性的双向建构过程改变了规范扩散传统的“自上而下”路径,在地区内形成了既充分结合地区传统特色,又囊括国际规范核心特征的“自下而上”的规范扩散路径,有效推动了区域治理。因此,下文将聚焦于国际公共卫生规范扩散到东南亚地区后的动态变化,并试图把泰国的地区公共卫生治理作为案例,通过阐述规范本土化与国家能动性的双向建构关系来探讨公共卫生治理规范在东南亚的扩散进程,以及这种互动对改善东南亚地区卫生治理的作用,希望能借此弥补既有研究的缺憾,并为优化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路径探索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变自己 塑造世界: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共同进化[J]. 魏玲.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20(02)
[2]抗“非”:防治、开放与合作——东南亚“非典”疫情及其应对[J]. 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课题组.  东南亚纵横. 2003(06)
[3]东南亚地区卫生人力前进的道路[J]. Jayaw ick ram arajah PT,丁可.  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 2002(04)

硕士论文
[1]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的非政府组织[D]. 曹敏.外交学院 2013



本文编号:33094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33094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1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