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酮对海水浸泡腹部开放伤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本文关键词:黄体酮对海水浸泡腹部开放伤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摘要】:目的观察黄体酮对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大鼠胃黏膜炎性反应、黏膜组织破坏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腹部开放伤+灭菌注射用水皮下注射;B组: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灭菌注射用水皮下注射;C组: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黄体酮治疗。按16mg/kg剂量分别于浸泡后1、6、12h在皮下注射灭菌注射用水或黄体酮,16h后处死全部大鼠。计算各组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UI);光镜下观察胃黏膜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法测定胃黏膜炎症介质TNF-α、IL-6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胃黏膜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变化;TUNEL法检测胃黏膜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B组大鼠UI,胃黏膜TNF-α、IL-6水平及胃黏膜病理损伤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1)及C组(P0.05)。B组胃黏膜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23.8%±3.5%)与凋亡细胞百分比(26.4%±2.8%)明显高于A组(分别为10.2%±1.6%和8.5%±1.5%,P0.01),C组(分别为17.1%±2.3%和19.8%±2.4%)与B组比较则明显下降(P0.05)。结论黄体酮能够有效抑制海水浸泡腹部开放伤大鼠胃黏膜炎性反应,保护胃黏膜上皮组织结构,减少胃黏膜细胞凋亡的发生。
【作者单位】: 海军总医院消化内科;海军总医院肿瘤科;
【基金】:海军后勤部卫生部科研项目(AHJ10L002)~~
【分类号】:R83
【正文快照】: 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是现代海战中较为常见的伤型。海水具有高渗、高钠、低温的特点并含有多种细菌,海水进入受伤腹腔后机体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释放大量炎症介质,胃黏膜上皮细胞出现坏死,凋亡增加,导致胃屏障功能障碍[1]。本研究以大鼠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为模型,观察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培增,田辉荣,何强华,朱红胜,梁鹿章,刘君,李扬;创伤性休克海水浸泡患者31例治疗分析[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2 谢培增,田辉荣,汤卫球,赵东海,郑良成,唐新平,何强华,朱红胜,王松青,肖现;模拟大批量伤员海水浸泡的实验研究[J];人民军医;2004年08期
3 李辉,鹿尔驯,虞积耀,王育红,孙笑非,王大鹏,周正谋,关淑珍,马聪;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致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J];海军总医院学报;2000年02期
4 赖西南,王丽丽,陈蕾,陈志强,吴国萍,王大田,李兵仓,李曙光;海水浸泡肢体火器伤骨骼肌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创伤外科杂志;1999年01期
5 虞积耀,赖西南;海战伤合并海水浸泡伤的伤情特点及救治技术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年12期
6 李辉,鹿尔驯,虞积耀,孙笑非,王育红,王大鹏,马聪;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J];海军总医院学报;2001年03期
7 陆松敏!400042重庆市,贾后军!400042重庆市,万志红!400042重庆市,刘建仓!400042重庆市,李萍!400042重庆市,朱正坤!400042重庆市,郭素清!400042重庆市,杨鹤鸣!400042重庆市,陈惠孙!400042重庆市;海水浸泡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和一些生化代谢的影响[J];中华航海医学杂志;2000年03期
8 李辉,鹿尔驯,虞积耀,王育红,孙笑非,王大鹏,关淑珍,马聪;胸部开放伤海水浸泡致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0年10期
9 赖西南,王正国,樊亚文,王丽丽;生物陶瓷药物载体应用于海水浸泡爆炸伤的实验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2002年05期
10 徐传青,陈文钊,马君志,孙雷,白清林,张旭辉;异丙酚和异氟醚对胸部开放性海水浸泡后单肺通气氧合的影响[J];实用医药杂志;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素荣;姚明辉;;细胞因子GM-CSF、IL-3和GM-CSF/IL-3融合蛋白对辐射致Tf-1细胞凋亡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2 瞿宁厚;金旭红;何勇;郭英;刘昌乙;李晓勇;李程;王纯;;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对不同制动时相兔骨骼肌萎缩与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3 李德冠;吴红英;王月英;路璐;孟爱民;张俊伶;王勇;王彦;常建辉;;IRM-2等小鼠骨髓细胞辐射抗性的比较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七次、中国毒理学会免疫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突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畸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癌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薛丽香;金光辉;付士波;苏旭;;电离辐射对EL-4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二次中青年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9年
5 李善妮;瞿树林;;急性力竭运动对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A];湖南省生理科学学会2004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杨业鹏;陈冠英;周梅;管增伟;沈钦剑;沈磊;;辐射诱发细胞凋亡四种定量检测方法的比较[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三次全国中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7 杨龙;吴合军;从玉文;陈家佩;罗成基;;电离辐射诱导BET-2细胞凋亡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三次全国中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8 袁海平;柯湘;张萍;;运动性蛋白尿与肾细胞凋亡及氧自由基代谢关系的研究[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9 李德冠;吴红英;王勇;张俊伶;王月英;路璐;孟爱民;;小鼠骨髓辐射抗性比较研究[A];全国个人剂量监测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李德冠;吴红英;王月英;路璐;孟爱民;张俊伶;王勇;王彦;常建辉;;γ射线对IRM-2等小鼠骨髓细胞活力的影响[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年会21分会场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 明;舌苔原理研究有突破[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2 张莹 记者 柳刚 王士奇 刘德钱;着眼使命任务服务战斗力建设[N];解放军报;2008年
3 常林阁 特约记者 戴岳;第406医院构建现代海战战伤救治新模式[N];解放军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波;糖皮质激素对ALL细胞Bim、Puma表达的影响及HA14-1诱导ALL细胞凋亡的途径[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2 李坚;血管内皮细胞在放射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茶多酚放射防护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3 胡晓红;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致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和早期干预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4 鞠金涛;游泳训练对水浸束缚应激大鼠免疫功能及胃肠粘膜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5 刘玉龙;急性放射损伤医学应急救治的一些关键生物技术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闫风琴;RNA干扰对p21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7 田野;早期放射性脑损伤发病机理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8 闫红涛;乙醇对血管内皮细胞及家兔血液流变学等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崔彦;微重力环境下肝脏应激反应及超微结构变化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10 路斌;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caspase抑制剂对caspase活性的影响和对细胞凋亡抑制作用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萌;活体细胞凋亡核素检测技术的实验研究[D];北京大学;2005年
2 薛景;SHG44细胞辐射抗性与Akt相关性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陈雪梅;大鼠脑外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脑红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王长生;海水浸泡肢体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对骨外膜的影响的初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5 刘敏;开放骨缺损海水浸泡感染后人工骨修复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6 陆丹;海水浸泡开放性犬颅脑爆震伤影像学变化及机制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7 卢青军;海水浸泡火器伤合并失血性休克伤情特点及温度、渗透压对其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8 詹刚;海水浸泡烧冲复合伤的伤情特点及早期救治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9 黄旭东;过度训练致肾脏细胞凋亡、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及东莨菪碱干预作用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10 闫红;复合战伤合并海水浸泡对血管内皮细胞止血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140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140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