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全国创伤外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创伤急救与多发伤学术会会议通知
本文关键词:第七届全国创伤外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创伤急救与多发伤学术会会议通知
更多相关文章: 创伤外科 多发伤 创伤急救 学术研讨会 交流与发展 乌鲁木齐市 新成果 新进展 学术会议 经验交流
【摘要】:正为了促进创伤外科学术交流与发展,展示创伤外科近年来的新进展、新成果,加强此专业领域内全国同仁之间的经验交流,由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创伤急救与多发伤学组、《创伤外科杂志》编辑部主办,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协办的第七届全国创伤外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创伤急救与多发伤学术会议定于2012年8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会议期间将邀请创伤外科界知名专家教授到会作专题报告。现将征集论文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关键词】: 创伤外科 多发伤 创伤急救 学术研讨会 交流与发展 乌鲁木齐市 新成果 新进展 学术会议 经验交流
【分类号】:+
【正文快照】: 为了促进创伤外科学术交流与发展,展示创伤外科近年来的新进展、新成果,加强此专业领域内全国同仁之间的经验交流,由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创伤急救与多发伤学组、《创伤外科杂志》编辑部主办,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协办的第七届全国创伤外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创伤急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七届全国创伤外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创伤急救与多发伤学术会》会议通知[J];创伤外科杂志;2011年04期
2 ;《第七届全国创伤外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创伤急救与多发伤学术会》会议通知[J];免疫学杂志;2011年10期
3 ;《第六届全国创伤外科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9年09期
4 ;《第六届全国创伤外科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J];创伤外科杂志;2009年04期
5 ;《第六届全国创伤外科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9年04期
6 ;《第六届全国创伤外科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年16期
7 ;《第六届全国创伤外科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J];创伤外科杂志;2009年05期
8 ;《第六届全国创伤外科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J];创伤外科杂志;2009年06期
9 ;《第六届全国创伤外科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J];创伤外科杂志;2010年01期
10 ;《第六届全国创伤外科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J];创伤外科杂志;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祥军;李占飞;裘法祖;;急诊外科开展多发伤救治的理论与实践[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第三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刘红英;;交通事故致多发伤的急救护理体会[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金鸿宾;;多发伤和多发骨折之处理[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交流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文集[C];2000年
4 罗希芝;;33例多发伤患者的早期救治[A];河南省急诊护理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5 罗希芝;;33例多发伤患者的早期救治[A];河南省肿瘤护理职业安全与临床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7年
6 邱晨;;54例院前急救多发伤应对分析与策略探讨[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白祥军;李占飞;杨帆;易成腊;;从多发伤救治谈中国建立创伤中心分级救治的可能性[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8 王毅鑫;苏文利;孙仲伦;朱文献;吴坚;;一体化急救模式在危重型多发伤救治中的运用(附185例报告)[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9 朱仁春;;65例严重多发伤早期救治[A];第五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常州市医学会急诊危重病及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9年
10 李永领;朱烈烈;张荣;林露阳;陈大庆;;以颅脑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血清NSE和MBP的检测及意义[A];2009年浙江省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敏;乘风破浪正当时[N];常州日报;2005年
2 柳叶;四种创伤急救常识[N];保健时报;2004年
3 柳叶;四种创伤急救常识[N];保健时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王薇薇 整理 特约策划 武秀昆;探索急救新模式 提升创伤救治水平[N];健康报;2007年
5 韦清方;李子垭煤业公司普及创伤急救知识[N];中国矿业报;2004年
6 马艳红;完善卫生应急体系 急诊医学重任在肩[N];中国医药报;2007年
7 彭芸;安全运动最时尚[N];中国妇女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邓晓洪;一天也没一个病人[N];成都日报;2005年
9 胡德荣;我国创伤外科医师人手不足[N];健康报;2007年
10 李阳和邋通讯员 向刚尔;盛志勇 勇领风骚战烧伤[N];健康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育杰;脊柱脊髓型严重多发伤大鼠急性期血流动力学及治疗过程中心血管反应性变化及其机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2 兰秀夫;骨科老年患者手术损害控制的临床应用与初步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3 王华龙;坐骨神经损伤后近端不同比例吻合修复效果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刘国栋;地震伤情数据库研究及汶川地震转运伤员伤情特点分析[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5 杨帆;物理负压促进创面愈合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孙鸿斌;Ca~(2+)对周围神经损伤后运动神经元作用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陈长春;脊髓火器伤和打击伤早期病理生理变化的对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洪;某综合性医院急诊多发伤调查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2 罗汝斌;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04年
3 李思齐;多发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α、β的表达及其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徐正宽;多发伤患者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5 张燕;小学生意外伤害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6 张正富;胸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7 宋海涛;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D];吉林大学;2009年
8 程继伟;新型手持式创伤评分—急救系统的研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9 吴军卫;伴发直肠肛管损伤的开放性骨盆骨折的治疗[D];山东大学;2009年
10 潘勇;高压氧对多发伤兔早期干预的实验研究[D];遵义医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986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986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