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清瘟败毒饮干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Ⅱ

发布时间:2020-03-18 03:21
【摘要】: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炎细胞在肺内大量积聚、过度表达和释放炎症介质等,使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导致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发生。特别是在SARS、H7N9等新型禽流感类传染病大肆侵袭期间,重期的应激性肺损伤是大多数患者死亡的原因。中医温病学辩证,SARS、H7N9等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属“疫”证,其发生发展规律与温病学专著《温热论》中热病的临床传变过程一致;ALI发生于危重阶段,属温病营血分证,热毒深入营血分,应根据“卫气营血”阶段的不同,早期应用清热解毒方药急挫热势;治疗应立足于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清瘟败毒饮具有大清气血热毒的作用,主治热毒充斥、气血两蟠证,为临床常用治疗传染性疾病(“疫”证)的方剂。ALI发病急骤,病程难控,临床尚缺乏快速有效地预防、治疗药物。清瘟败毒饮为临床有效治疗药物的发现提供了新思路。因此,本课题拟从清瘟败毒饮中寻找有效治疗药物。依据药效作用特点,拆方配伍,筛选最佳拆方;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析最佳拆方的“谱”“效”相关性,获得药效成分,以期寻找到ALI的有效治疗药物,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对清瘟败毒饮进行拆方配伍研究,筛选最佳拆方组对课题组前期优选出的清热方-清瘟败毒饮进行拆方配伍研究,综合分析不同拆方组干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药效学表现,以期优选出疗效良好的拆方进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结果显示:较模型组,C1、C2和C3组BALF中的PMNs及WBC数量显著降低(P0.05),以C3组效果最佳(P0.01);C1、C2与C3组的蛋白浓度显著降低(P0.05),以C2组最为显著(P0.01);C1、C2和C4组的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以C1组最佳(P0.01);各拆方组均能显著降低W/D值(P0.01),以C3组最为显著(P0.01)。可见,“清瘟败毒饮”的“清热泻火”-C1组、“情热凉血”-C2组和'清热燥湿”-C3组均能够显著改善LPS所致ALI大鼠的病理状态。文献查阅发现,C3组药材-黄芩和黄连的相关研究较为成熟,故课题组选择了疗效良好的C1和C2组拆方进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而本课题则主要进行C1-“清热泻火”组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第二部分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析,获得功效成分对“清热泻火”组的不同提取物进行干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药效学实验,并同时进行其HPLC特征图谱的建立。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析拆方组的不同提取物平行药理指标与对应HPLC图谱信息的多元相关性,找到该拆方组干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功效成分组。结果显示,峰X4、X6、X9、X14、X16、X17影响ALI大鼠BALF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累积药效贡献率达88.76%,推测其为“功效成分组”;峰X3、X7、X8、X10、X13、X19、X20影响ALI大鼠BALF中蛋白浓度降低的累积药效贡献率达84%,推测其为“功效成分组”;峰X3、X7、X8、X10、X11、X18、X19、X21影响ALI大鼠肺湿干比值降低的累积药效贡献率达85%,推测其为“功效成分组”,有待进一步药效验证。第三部分功效成分的LC-MS/MS分析、分离和结构鉴定找到干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功效成分组中各成分所对应的HPLC图谱信息,进行LC-MS/MS分析,初步确定各功效成分的化学结构。为进一步确认各功效成分化学结构,经各功效成分单体的分离制备,欲通过核磁共振等分析技术确认其结构。根据LC-MS总离子流图以及二级离子碎片图,结合标准品比对及相关文献查阅,共解析出18个化合物。其中干预ALI大鼠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功效成分”峰X4、X6、X9、X14、X16、X17依次为去乙酰基车前草酸、鸡屎藤次苷甲酯、Jasminoside B、Jasminoside E、异芒果苷和芦丁。通过HPLC和TLC法定位分离功效成分,得到了芦丁、京尼平-1-β-龙胆双糖苷、京尼平苷、槲皮素、β-谷甾醇、鸡屎藤次苷甲酯和西红花苷-Ⅰ,共7个单体化合物。HPLC图谱显示:峰X6为鸡屎藤次苷甲酯,峰X10为京尼平-1-β-龙胆双糖苷,峰X13为京尼平苷,峰X17为芦丁,峰X19为西红花苷-Ⅰ,与LC-MS/MS分析推测结果一致;并进一步确认了干预ALI大鼠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功效成分X6和X17分为鸡屎藤次苷甲酯和芦丁。综上所述,谱-效分析得出清瘟败毒饮清热泻火组干预ALI大鼠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功效成分为鸡屎藤次苷甲酯和芦丁,与文献报道相符,其药效有待进一步验证;而功效成分X6、X9、X14和X16的结构有待鉴定。可见本论文为临床治疗ALI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同时也证实了本论文谱-效分析所得结果的可靠性。
【图文】:

空白,给药,含量变化,模型


空白逦模型逦Cl逦C2逦C3逦C4逦阳性逡逑注:与空白组比较,##尸<邋0.01,与模型组比较,<0.05,逡逑图3.3大鼠BALF中TNF-a含量变化逡逑3.4各组大鼠肺W/D值逡逑表3.4显示,空白组大鼠肺W/D值较小,而模型组较空白组W/D值显著变逡逑大(P<邋0.01),表示造模成功;较模型组,给药组各组W/D值均显著降低(P<逡逑0.01),以C3组最为显者。逡逑表3.4各组大鼠肺W/D值(5±s,n=10)逡逑No.逦W/D邋(g.g-丨)逡逑空白逦4.51±0.06逡逑模型逦4.85±0.09##逡逑Cl逦4.61±0.06**逡逑C2逦4.59±0.05**逡逑C3逦4.57士邋0.09**逡逑C4逦4.67±0.07**逡逑阳性逦4.52±0.1**逦逡逑注:与空白组比较,##尸<0.01,与模型组比较,,**尸<0.01。逡逑39逡逑

急性肺损伤,大鼠,空白


清瘟败毒饮干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药效物质基础研宄n逡逑A3逦4.48±0.0563**逡逑A4逦4.399±0.0493**逡逑A5逦4.448±0.0464**逡逑A6逦4.472士邋0.0613**逡逑阳性逦4.356土0.0469**逡逑注:与模型组比较**尸<0.01;与空白组比较##尸<0.邋01。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28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儒年;;红斑狼疮[J];健康生活;2017年09期

2 李英谊;贺嘉;贺力坤;;复方清瘟败毒饮的临床应用[J];现代中医药;2009年05期

3 孙智;孟英芳;;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62例[J];四川中医;2007年05期

4 曾维亮;清瘟败毒饮新用[J];新中医;2000年04期

5 王瑞年;清瘟败毒饮救治急重症举隅[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1996年04期

6 罗兰花;清瘟败毒饮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0例[J];广东医学;1985年04期

7 吴成;杨喜雅;;清瘟败毒饮的现代研究与临床运用概况[J];黑龙江中医药;1987年04期

8 雷玉林;;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狐(或虫)病11例[J];河南中医;1988年06期

9 李贵满,周贵春;清瘟败毒饮加味治疗小儿腺病毒肺炎对照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8年06期

10 张怀钦;;清瘟败毒饮治疗乙型脑炎78例[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益昀;石占成;石英秀;王艳茹;刘新记;;加减清瘟败毒饮治疗28例非典的临床体会[A];中医药防治SARS学术交流专辑[C];2003年

2 刘旭梅;;清瘟败毒饮在急性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A];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血液病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郑启仲;;经方治疗急症好[A];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 马建国;清瘟败毒饮皮肤科新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楠;清瘟败毒饮干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Ⅱ[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孙忆婷;清瘟败毒饮加减方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陈琳;清瘟败毒饮加味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林佩儒;清瘟败毒饮现代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张长志;清瘟败毒饮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肺的保护作用[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王晓琳;清瘟败毒饮对脓毒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细胞因子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陈丽华;清瘟败毒饮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观察及其部分作用机理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李巧林;清瘟败毒饮对脓毒症的疗效观察及细胞因子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刘鑫;中西医结合方案对脓毒症的早期疗效及血乳酸、胱抑素C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10 武凌艳;清瘟合剂的制剂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88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588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8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