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健肾颗粒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与初步药效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5 03:09
【摘要】:健肾颗粒是由山茱萸、地黄、黄芪等十一味中药组成的临床协定方,适用于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治疗。为了提高本品的疗效与安全,并二次开发成国家新药,本课题进行了健肾颗粒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研究,初步稳定性试验及药效学评价。以干膏得率和莫诺苷、马钱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以溶剂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变量,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试验方案,优化健肾颗粒的药材提取工艺。优化后的药材提取提取工艺为:以药材总重8倍量的水为提取溶剂,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以制粒状态以及颗粒成型率、溶化性为考察指标,优化颗粒的成型工艺。优化后的颗粒成型工艺为:干膏粉与糊精、淀粉的比例为2:1:1,润湿剂乙醇浓度为85%。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山茱萸、地黄、黄芪、丹参、当归、川芎、白术、大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莫诺苷、马钱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学。结果显示,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莫诺苷、马钱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分别在0.035~0.702μg、0.117~2.340μg、0.011~0.220μg的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73%,99.28%,98.92%。含量测定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准确性良好。因此,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可用于健肾颗粒的质量控制。按成品包装,对健肾颗粒进行初步稳定性考察:加速试验在温度(40℃±2)℃、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长期试验在温度(25℃±2)℃、湿度(60±10)%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各考察项目均无明显变化,说明本品在6个月内质量稳定。利用5/6肾切除法构建大鼠CRF模型,术后两周检测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检验造模是否成功。将成功造模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尿毒清颗粒组(UCG)、健肾颗粒低剂量(JS-L)、中剂量(JS-M)、高剂量组(JS-H),另设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每组8只。给药方法:尿毒清组给予3.12mg/g/d混悬液灌胃,健肾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96、1.92、3.84mg/g/d混悬液灌胃,空白组、假手术组与损伤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每日给药1次,持续给药8周。给药期间,观察大鼠的生理状态,每周记录体重。通过眼底静脉采血收集血清,每两周检测大鼠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收集大鼠24小时尿液,检测给药第4、6、8周的24h尿蛋白(UPr),测定给药最后一周的尿量。检测结果表明健肾颗粒可降低CRF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与24h尿蛋白,从而保护残余肾功能,缓解肾衰症状,本品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北方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8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锋;李江英;张炜华;;和肝理脾颗粒的包合及制粒工艺研究[J];中国药房;2016年31期

2 管海玉;;丹参川芎嗪辅助治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肾血流灌注及CTGF、TGF-β1含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3 钟瑜萍;李海燕;宫仁豪;郑作亮;王美静;涂yNs,

本文编号:25992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5992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4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