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暗罗素对青蒿素抗性和氯喹抗性鼠疟的抗疟活性以及与传统抗疟药配伍的可行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8-10 17:42
  目的:1、建立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考察其抗性指数;2、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继续考察复方蒿甲醚和暗罗素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和氯喹抗性鼠疟的疗效差异;3、探讨暗罗素抗鼠疟特点以及配伍青蒿素类抗疟药治疗鼠疟的疗效差异。方法:在前期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株培育的基础上,继续以四天抑制给药法每代逐步增加给药剂量,并通过尾静脉取血涂片镜检转阴率,测定最新得到的耐药虫株的ED50,并计算抗性指数。以伯氏疟原虫常规鼠疟为模型设置复方蒿甲醚、蒿甲醚、青蒿素、本芴醇、暗罗素五种药物的等效剂量组,分别考察复方蒿甲醚和暗罗素在1倍、1.5倍、2倍、2.5倍和3倍等效剂量下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的疗效差异;考察暗罗素配伍复方蒿甲醚与单独使用暗罗素及复方蒿甲醚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的疗效差异;考察复方蒿甲醚、蒿甲醚、本芴醇及其配伍暗罗素后对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鼠疟的疗效差异。抗疟药效实验采用四天抑制给药法,采血镜检给药后24小时原虫血症密度、转阴率及28天治愈率。结果:1、伯氏疟原虫常规株经青蒿素逐量递增给药法连续培养到第53代,其中对50代进行抗性考察,ED50...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课题基金来源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1.引言
2.实验研究
    2.1 材料
        2.1.1 伯氏疟原虫株来源
        2.1.2 实验动物来源
        2.1.3 主要器材、试剂与仪器
        2.1.4 实验药物
    2.2 方法及技术路线
        2.2.1 伯氏疟原虫株的保存
            2.2.1.1 液氮冻存保存溶液配制
            2.2.1.2 伯氏疟原虫常规株的复苏、传代及保存
            2.2.1.3 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的复苏、保存、抗性维持及抗性检测
            2.2.1.4 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株培育及保存:
        2.2.2 实验药物的配制
            2.2.2.1 磷酸氯喹的配制
            2.2.2.2 青蒿素的配制
            2.2.2.3 复方蒿甲醚的配制
            2.2.2.4 蒿甲醚的配制
            2.2.2.5 本芴醇的配制
            2.2.2.6 暗罗素的配置
        2.2.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2.2.4 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抗性研究
            2.2.4.1 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的建立及评定标准
            2.2.4.2 分组及给药
            2.2.4.3 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株抗性测定方法
            2.2.4.4 检测方法与检测指标
        2.2.5 不同梯度剂量复方蒿甲醚和暗罗素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疗效对比实验研究
            2.2.5.1 实验对象
            2.2.5.2 实验设计依据
            2.2.5.3 实验药物剂量设置
            2.2.5.4 伯氏疟原虫鼠疟模型的建立
            2.2.5.5 实验药物配制
            2.2.5.6 抗疟疗效评价标准
            2.2.5.7 分组及给药
            2.2.5.8 检测方法及检测指标
            2.2.5.9 统计学分析
        2.2.6 暗罗素配合其它青蒿素类抗疟药对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鼠疟的疗效实验
            2.2.6.1 实验对象
            2.2.6.2 实验依据
            2.2.6.3 实验药物剂量设置
            2.2.6.4 伯氏疟原虫鼠疟模型建立
            2.2.6.5 实验药物配制
            2.2.6.6 抗疟疗效评价标准
            2.2.6.7 分组及给药
            2.2.6.8 检测方法及检测指标
            2.2.6.9 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 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株第50代虫株抗性系数考察
    3.2 不同梯度剂量复方蒿甲醚和暗罗素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疗效实验结果
    3.3 复方蒿甲醚、蒿甲醚、本芴醇及其配合暗罗素对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鼠疟的疗效实验结果
4.讨论
    4.1 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株第50代抗性系数及抗性强度探讨
    4.2 暗罗素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
        4.2.1 中医对陵水暗罗的认识与利用
        4.2.2 陵水暗罗抗疟有效成分研究
        4.2.3 暗罗素的提取以及人工合成方法讨论
    4.3 梯度剂量复方蒿甲醚及其配合暗罗素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治疗的研究..
        4.3.1 复方蒿甲醚、蒿甲醚、本芴醇及青蒿素抗疟药物的特点及应用现状
        4.3.2 复方蒿甲醚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疗效比较的讨论
        4.3.3 暗罗素单用及其配合复方蒿甲醚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疗效比较的讨论
    4.4 青蒿素类抗疟药单用及其配合暗罗素对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鼠疟药效研究
        4.4.1 疟原虫氯喹作用机制与耐药机制的研究
        4.4.2 复方蒿甲醚、蒿甲醚、本芴醇对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鼠疟疗效比较研究
        4.4.3 复方蒿甲醚、蒿甲醚、本芴醇配合暗罗素与其单用对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鼠疟疗效比较研究
5.结论
6.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实验附图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本文编号:3840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840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3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